古意(唐·李頎)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古意(唐·李頎)
男兒事長征,少(一作生)小(一作作)幽燕客。
賭勝馬蹄下,由來輕七尺。
殺人莫敢前,須如猬毛磔。
黃云隴底白雪飛,未得報恩不能(一作得)歸。
遼東小婦年十五,慣彈琵琶解歌舞。
今(一作合)為羌笛出塞聲,使我三軍淚如雨。
賭勝馬蹄下,由來輕七尺。
殺人莫敢前,須如猬毛磔。
黃云隴底白雪飛,未得報恩不能(一作得)歸。
遼東小婦年十五,慣彈琵琶解歌舞。
今(一作合)為羌笛出塞聲,使我三軍淚如雨。
評注
《唐詩訓解》:
前為壯士生色,后為壯士短氣。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總為邊士思歸之辭,而自況之意,言外可思。吳山民曰:「未得報恩不得歸」,用兩「得」字更健。王世貞曰:音節短亮,而意自古。
《唐賢三昧集箋注》:古意蒼然可掬。妙在先作一墊(「未得報恩」句下)。
《唐賢清雅集》:奇氣逼人,下忽變作凄音苦調,妙極自然。
《唐詩鑒賞辭典》:1、古意:猶「擬古」。
2、輕七尺:猶輕生甘死。
3、解:擅長。
此詩題為「古意」,標明是一首擬古詩。開始六句,把一個在邊疆從軍的男兒描寫得神形畢肖,栩栩如生,活躍在讀者眼前。第一句「男兒」兩字先給讀者一個大丈夫的印象。第二句「少小幽燕客」,交代從事長征的男兒是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幽燕一帶人,為下面描寫他的剛勇獷悍張本。這兩句總領以下四句。他在馬蹄之下與伙伴們打賭比輸贏,從來就不把七尺之軀看得那么重,所以一上戰場就奮勇殺敵,殺得敵人不敢向前。「賭勝馬蹄下,由來輕七尺,殺人莫敢前」,這三句把男兒的氣概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樣一個男兒,誰都想見識見識吧!可是詩不可能如畫那樣,通體寫出,只能抓特征。于是抓住胡須來描繪。然而三綹五綹長須,不但年齡不符合,而且風度也太飄逸了,因此詩人塑造了短須的形象。「須如猬毛磔」五字,寫出須又短、又多、又硬的特征,那才顯出他勇猛剛烈的氣概和殺敵時須猬怒張的神氣,簡潔、鮮明而有力地突出了這一從軍塞上的男兒的形象。這里為了與詩情協調,詩人采用簡短的五言句和短促扎實的入聲韻,加強了詩歌的藝術效果。
接下去,詩人又用「黃云隴底白云飛」一句替詩的主人公布置了一幅背景。閉目一想,一個虬髯男兒,胯下是高頭戰馬,手中是雪亮單刀,背后是遼闊的原野,昏黃的云天,這氣象是何等的雄偉莽蒼。但這一句的妙處,還不僅如此。塞上多風沙,沙卷入云,所以云色是發黃的,而內地的云則是純白的。這一句中黃云白云表面似乎在寫景,實則兩兩對照,寓情于景,寫得極為精細。開首六句寫這男兒純是粗線條、硬作風,可是這遠征邊塞的男兒,難道竟無一些思鄉之念嗎?且看男兒在向前看一看那隴上黃云之后,也還不免回首一望故鄉。故鄉何在?但見一片白云,于是不能不引起思鄉之感。這一層意思,詩人以最精煉最含蓄的手法,表達在文字的空隙中,于無文字處見功夫。但如果接下去,寫思鄉念切,急于求歸,那又不象是這樣一個男兒的身份了,所以在這欲吐不吐、欲轉不轉之際,用「未得報恩不得歸」七個字一筆拉轉,說明這一男兒雖未免偶而思鄉,但因為還沒有報答國恩,所以也就堅決不想回去。這兩個「得」字,都發自男兒內心,連用在一句之中,更顯出他斬釘截鐵的決心,同時又有意無意地與上句的連用兩個「云」字相互映帶。前六句節奏短促,寫這兩句時,景中含有情韻,所以詩人在這里改用了七言句,又換了平聲韻中調門低、尾聲飄的五微韻。但由于第八句中意旨還是堅決的,所以插用兩個入聲的「得」字,使悠揚之中,還有凜烈的勁道。
一般想法,再寫下去,該是根據「未得報恩不得歸」而加以發揮了。然而,出乎意外,突然出現了一個年僅十五的「遼東小婦」,面貌身段不必寫,人們從她的妙齡和「慣彈琵琶能歌舞」,自可想象得出。隨著「遼東小婦」的出場,又給人們帶來了動人的「羌笛出塞聲」。前十句,有人物,有布景,有色彩,而沒有聲音;「今為羌笛出塞聲」這一句,少婦吹出了笛聲,于是乎全詩就有聲有色。「羌笛」是邊疆上的樂器,「出塞」又是邊疆上的樂調,與上文的「幽燕」、「遼東」貫串在一起。這笛聲是那樣的哀怨、悲涼,勾起征人思鄉的無限情思,聽了這一曲,不由「使我三軍淚如雨」了。這里,詩人實際上要寫這一個少年男兒的落淚,可是這樣一個硬漢,哪有一聽少婦羌笛就會激動的道理?所以詩人不從正面寫這個男兒的落淚,而寫三軍將士落淚,非但落,而且落得如雨一般多。在這樣盡人都受感動的情況下,這一男兒自不在例外,這就不用明點了。這種烘云托月的手法,含蓄而精煉,功力極深,常人不易做到。此外這四句采用了上聲的七麌韻,「五」、「舞」、「雨」三個字,收音都是向下咽的,因而收到了情韻并茂的藝術效果。
全詩十二句,奔騰頓挫而又飄揚含茹。首起六句,一氣貫注,到須如猬毛磔」一句頓住,「黃云隴底白云飛」一句忽然飄宕開去,「未得報恩不得歸」一句,又是一個頓挫。以下擲筆凌空,忽現遼東小婦,一連兩句似與上文全無干涉,「今為羌笛出塞聲」一句用「今」字點醒,「羌笛」、「出塞」又與上文的「幽燕」、「遼東」呼應。最后用「使我三軍淚如雨」一句總結,把首句的少年男兒包涵在內,挽住上面的突接,全首血脈豁然貫通。寥寥短章之中,能有這樣尺幅千里之勢,這在李頎以前的七言古詩中是沒有的。
(沈熙乾)
2、輕七尺:猶輕生甘死。
3、解:擅長。
此詩題為「古意」,標明是一首擬古詩。開始六句,把一個在邊疆從軍的男兒描寫得神形畢肖,栩栩如生,活躍在讀者眼前。第一句「男兒」兩字先給讀者一個大丈夫的印象。第二句「少小幽燕客」,交代從事長征的男兒是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的幽燕一帶人,為下面描寫他的剛勇獷悍張本。這兩句總領以下四句。他在馬蹄之下與伙伴們打賭比輸贏,從來就不把七尺之軀看得那么重,所以一上戰場就奮勇殺敵,殺得敵人不敢向前。「賭勝馬蹄下,由來輕七尺,殺人莫敢前」,這三句把男兒的氣概表現得淋漓盡致。這樣一個男兒,誰都想見識見識吧!可是詩不可能如畫那樣,通體寫出,只能抓特征。于是抓住胡須來描繪。然而三綹五綹長須,不但年齡不符合,而且風度也太飄逸了,因此詩人塑造了短須的形象。「須如猬毛磔」五字,寫出須又短、又多、又硬的特征,那才顯出他勇猛剛烈的氣概和殺敵時須猬怒張的神氣,簡潔、鮮明而有力地突出了這一從軍塞上的男兒的形象。這里為了與詩情協調,詩人采用簡短的五言句和短促扎實的入聲韻,加強了詩歌的藝術效果。
接下去,詩人又用「黃云隴底白云飛」一句替詩的主人公布置了一幅背景。閉目一想,一個虬髯男兒,胯下是高頭戰馬,手中是雪亮單刀,背后是遼闊的原野,昏黃的云天,這氣象是何等的雄偉莽蒼。但這一句的妙處,還不僅如此。塞上多風沙,沙卷入云,所以云色是發黃的,而內地的云則是純白的。這一句中黃云白云表面似乎在寫景,實則兩兩對照,寓情于景,寫得極為精細。開首六句寫這男兒純是粗線條、硬作風,可是這遠征邊塞的男兒,難道竟無一些思鄉之念嗎?且看男兒在向前看一看那隴上黃云之后,也還不免回首一望故鄉。故鄉何在?但見一片白云,于是不能不引起思鄉之感。這一層意思,詩人以最精煉最含蓄的手法,表達在文字的空隙中,于無文字處見功夫。但如果接下去,寫思鄉念切,急于求歸,那又不象是這樣一個男兒的身份了,所以在這欲吐不吐、欲轉不轉之際,用「未得報恩不得歸」七個字一筆拉轉,說明這一男兒雖未免偶而思鄉,但因為還沒有報答國恩,所以也就堅決不想回去。這兩個「得」字,都發自男兒內心,連用在一句之中,更顯出他斬釘截鐵的決心,同時又有意無意地與上句的連用兩個「云」字相互映帶。前六句節奏短促,寫這兩句時,景中含有情韻,所以詩人在這里改用了七言句,又換了平聲韻中調門低、尾聲飄的五微韻。但由于第八句中意旨還是堅決的,所以插用兩個入聲的「得」字,使悠揚之中,還有凜烈的勁道。
一般想法,再寫下去,該是根據「未得報恩不得歸」而加以發揮了。然而,出乎意外,突然出現了一個年僅十五的「遼東小婦」,面貌身段不必寫,人們從她的妙齡和「慣彈琵琶能歌舞」,自可想象得出。隨著「遼東小婦」的出場,又給人們帶來了動人的「羌笛出塞聲」。前十句,有人物,有布景,有色彩,而沒有聲音;「今為羌笛出塞聲」這一句,少婦吹出了笛聲,于是乎全詩就有聲有色。「羌笛」是邊疆上的樂器,「出塞」又是邊疆上的樂調,與上文的「幽燕」、「遼東」貫串在一起。這笛聲是那樣的哀怨、悲涼,勾起征人思鄉的無限情思,聽了這一曲,不由「使我三軍淚如雨」了。這里,詩人實際上要寫這一個少年男兒的落淚,可是這樣一個硬漢,哪有一聽少婦羌笛就會激動的道理?所以詩人不從正面寫這個男兒的落淚,而寫三軍將士落淚,非但落,而且落得如雨一般多。在這樣盡人都受感動的情況下,這一男兒自不在例外,這就不用明點了。這種烘云托月的手法,含蓄而精煉,功力極深,常人不易做到。此外這四句采用了上聲的七麌韻,「五」、「舞」、「雨」三個字,收音都是向下咽的,因而收到了情韻并茂的藝術效果。
全詩十二句,奔騰頓挫而又飄揚含茹。首起六句,一氣貫注,到須如猬毛磔」一句頓住,「黃云隴底白云飛」一句忽然飄宕開去,「未得報恩不得歸」一句,又是一個頓挫。以下擲筆凌空,忽現遼東小婦,一連兩句似與上文全無干涉,「今為羌笛出塞聲」一句用「今」字點醒,「羌笛」、「出塞」又與上文的「幽燕」、「遼東」呼應。最后用「使我三軍淚如雨」一句總結,把首句的少年男兒包涵在內,挽住上面的突接,全首血脈豁然貫通。寥寥短章之中,能有這樣尺幅千里之勢,這在李頎以前的七言古詩中是沒有的。
(沈熙乾)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渡安平(清·朱仕玠)
- 渡安平(清·陳輝)
- 渡小淮口大風和子與(明·王世貞)
- 渡峴江訪林熙吉(明·徐熥)
- 渡嶺(宋·華鎮)
- 渡岸橋詩(南北朝·陰鏗)
- 渡峽寄堯衢(明·佘翔)
- 渡峽江(明·沈明臣)
- 渡峽(明·黎民表)
- 渡巨流河(清·常紀)
- 渡建江偶成(明·陳繗)
- 渡彌陀港(清·卓肇昌)
- 渡彭蠡湖口望大孤山(清·周儀煒)
- 渡彭蠡湖(宋·徐俯)
- 渡彭蠡至星子灣(元末明初·徐賁)
- 渡彭蠡(清·程世繩)
- 渡徐州河(明·郭之奇)
- 渡揚子江作(清·石承藻)
- 渡揚子江和黃樹齋少司寇原韻(清·雷以諴)
- 渡揚子江望金山(清·周映清)
- 渡揚子江泊京口(元·周伯琦)
- 渡揚子江(唐·孟浩然)
- 渡揚子江(明·歐大任)
- 渡揚子江(明·王稱)
- 渡揚子江(清·六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