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途歸石門舊居(唐·李白)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下途歸石門舊居(唐·李白)
引用典故:七貴 五侯
吳山高,越水清,握手無言傷別情。
將欲辭君掛帆去,離魂不散煙郊樹。
此心郁悵誰能論,有愧叨承國士恩。
云物共傾三月酒,歲時同餞五侯門。
羨君素書嘗滿案,含丹照白霞色爛。
余嘗學道窮冥筌,夢中往往游仙山。
何當脫屣謝時去,壺中別有日月天。
俛仰人間易凋朽,鐘峰五云在軒牖。
惜別愁窺玉女窗,歸來笑把洪厓手。
隱居寺,隱居山,陶公鍊液棲其間。
靈神閉氣昔登攀,恬然但覺心緒閑。
數人不知幾甲子,昨夜(一作來)猶帶冰霜顏。
我離雖則歲物改,如今了然失所在。
別君莫道不盡歡,懸知樂客遙相待。
石門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
不知何處得雞豕,就中仍見繁桑麻。
翛然遠與世事間,裝鸞駕鶴又復遠。
何必長從七貴游,勞生徒聚萬金產。
挹君去,長相思,云游雨散從此辭。
欲知悵別心易苦,向暮春風楊柳絲。
將欲辭君掛帆去,離魂不散煙郊樹。
此心郁悵誰能論,有愧叨承國士恩。
云物共傾三月酒,歲時同餞五侯門。
羨君素書嘗滿案,含丹照白霞色爛。
余嘗學道窮冥筌,夢中往往游仙山。
何當脫屣謝時去,壺中別有日月天。
俛仰人間易凋朽,鐘峰五云在軒牖。
惜別愁窺玉女窗,歸來笑把洪厓手。
隱居寺,隱居山,陶公鍊液棲其間。
靈神閉氣昔登攀,恬然但覺心緒閑。
數人不知幾甲子,昨夜(一作來)猶帶冰霜顏。
我離雖則歲物改,如今了然失所在。
別君莫道不盡歡,懸知樂客遙相待。
石門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
不知何處得雞豕,就中仍見繁桑麻。
翛然遠與世事間,裝鸞駕鶴又復遠。
何必長從七貴游,勞生徒聚萬金產。
挹君去,長相思,云游雨散從此辭。
欲知悵別心易苦,向暮春風楊柳絲。
評注
《李杜詩通》:
留別詩,題似不全。
《老生常談》:篇中多用格句,太白詩(中)未可多得,最宜師法。「將欲辭君掛帆去」二語,是太白本色。「俯仰人間易凋朽」、亦突接硬轉法也。「我離雖則歲物改」四句,當玩其轉筆之捷,真能如風掃籜。再接「石門流水舊桃花」四句,益覺得氣味濃厚,文境寬綽有馀。將到結尾,又用「何必常從七貴游」二語一夾,可云到底不懈。選咕不登此種,美不勝收也。從此問津,覺武陵仙源尚在人世。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送桂陽令臧祖道(宋·彭汝礪)
- 送桂陽孝廉(唐·高適)
- 送桃巖成上人歸本寺(唐·嚴維)
- 送桃源尹知縣(明·曹義)
- 送桐廬縣博林秉愚還莆陽(明·林光)
- 送桐江明上人之都下(宋·釋道潛)
- 送桑子材歸縻塘(明·貝瓊)
- 送桑澤卿歸天臺(宋·李兼)
- 送桑澤還天臺(宋·王廉清)
- 送桓子之郢城禮(唐·孟浩然)
- 送桓竟陵詩(魏晉·卞裕)
- 送檜上人游浙(元·丁復)
- 送梁一江北上(明·楊慎)
- 送梁上舍必得大學解試(宋·李昴英)
- 送梁與可赴中山倉門(宋·蘇過)
- 送梁中砥入道從三茅許松溪(宋·張紹文)
- 送梁中砥歸句曲(元·馬臻)
- 送梁喬甫貳教括蒼(明·區越)
- 送梁書之年丈以大參提兵霸州(明·鄧云霄)
- 送梁井卿之廣平(明·區大相)
- 送梁交之徐州(宋·蘇轍)
- 送梁交供知莫州(宋·蘇轍)
- 送梁仁伯赴江陵丞三首(宋·趙蕃)
- 送梁以順使還(明·王漸逵)
- 送梁以順尹如皋(明·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