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雪公游千頂紀事十首(明·釋函可)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同雪公游千頂紀事十首(明·釋函可)
七言律詩 押灰韻
七言律詩 押灰韻
余出塞五年,始游千頂。時大雪初晴,由大安過祖越,入龍泉,與山中耆宿團圞二十日,蓋壬辰春二月也。十月復游甘泉,取道孤山,入龍泉,因有大寧之役,兩宿而去。癸巳春,顯律師邀入,駐蹕十馀日,遂繇向陽登山。過一月,大雪如初游。甲午春至香巖,緣諸老辟荒,空隱吾師與天然兄藏錫于此,故特一至,諸未及也。八月與木公同游,霜葉滿山如錦,前數游所不及。迨乙未七月,香巖新像成,送入山,然止香巖,諸未及也。八月赤公至,又偕入山,遇雨大安道上,殊草草,杖頭各一點耳。丙申四月,顯律師聞戒香巖,予隨入山,然止香巖,諸未及也。五月赤公偕天公入山,拉予同行,以馬疲,止向陽。計五年凡十登山,前后俱未有詩。去歲九月,雪公業與予約,以他阻。今歲八月乃堅志入山,并不令家人知。以廿三日繇沈出門,行百二十里,宿泖水,次過遼陽,宿駐蹕,次向陽,過七嶺,浣熱泉,宿祖越,因登仙人臺絕頂。予向以病不敢登高,然心甚壯,今得歷盡諸險,非獨前數游不及,即同木公游,依然一丘一壑之見耳。仙人臺直下即香巖,元大德雪庵大師所居,塔現存,塔銘則學士陳元景所作,鄂國公史弼所書,其篆額則昭文館學士李傅光也。千頂無舊碑,僅此可讀。次過石橋,從別道入龍泉,兩宿。雪公有詩,予不能和。次重游祖越,前后亦兩宿。太守張公使至,雪公分袂還沈。余移寓且過庵,適阿字侄從匡來,話及千頂,阿字游興詩情俱勃勃,因觸動習氣,作紀事詩十律似阿字,兼寄云公。然不過略紀一時情事,巖壑之趣,松石之寄,百未盡一愿。雪公作一游記,刻之仙人臺畔,毋使山靈笑人。
去歲菊花曾有約,今年不待菊花開。
予先渡水憑鞍立,爾自沖風帶帽來。
曠野逢人偏問姓,殘陽投寺且擎杯。
此是山行第一日,鐘聲佛火共徘徊。
予先渡水憑鞍立,爾自沖風帶帽來。
曠野逢人偏問姓,殘陽投寺且擎杯。
此是山行第一日,鐘聲佛火共徘徊。
其二(明·釋函可)
七言律詩 押刪韻
七言律詩 押刪韻
過橋即是遼陽郭,郭外行過淚已潸。
一郡嗷嗷鴻乍集,千年杳杳鶴無還。
才看老女孤墳草,又上前王駐蹕山。
我倦欲眠依舊土,嶙峋石壁任孤攀。
一郡嗷嗷鴻乍集,千年杳杳鶴無還。
才看老女孤墳草,又上前王駐蹕山。
我倦欲眠依舊土,嶙峋石壁任孤攀。
其三(明·釋函可)
七言律詩
七言律詩
望見疊峰剛八里,到來門徑各鮮新。
不因此地禪居壯,那識長邊古佛尊。
蓄瓜欲比蘋婆味,見樹還生桃子津。
夜半犬聲何足怪,山中魑魅亦親人。
不因此地禪居壯,那識長邊古佛尊。
蓄瓜欲比蘋婆味,見樹還生桃子津。
夜半犬聲何足怪,山中魑魅亦親人。
其四(明·釋函可)
七言律詩 押真韻
七言律詩 押真韻
經過七里泉聲熱,欲洗袈裟未有塵。
前者何曾是山水,從茲無所不精神。
松陰短短露雙塔,梵宇峨峨見一人。
卻喜凍桃初摘下,石坪分啖不辭頻。
前者何曾是山水,從茲無所不精神。
松陰短短露雙塔,梵宇峨峨見一人。
卻喜凍桃初摘下,石坪分啖不辭頻。
其五(明·釋函可)
七言律詩 押庚韻
七言律詩 押庚韻
夜來已飽深林氣,曉起仍添遠壑情。
暫撇龍泉鄰衲意,愛尋唐代舊鐘聲。
龕云尚吐將軍氣,巖石還鐫御史名。
百丈懸蘿千折后,門前峰涌萬波生。
暫撇龍泉鄰衲意,愛尋唐代舊鐘聲。
龕云尚吐將軍氣,巖石還鐫御史名。
百丈懸蘿千折后,門前峰涌萬波生。
其六(明·釋函可)
七言律詩 押刪韻
七言律詩 押刪韻
幾度登山不到頂,此回到頂畏登山。
九州細碎煙塵里,萬里虛無指點間。
云在極低那可踏,天雖至近竟難攀。
急須攜手下山去,縱對仙人無好顏。
九州細碎煙塵里,萬里虛無指點間。
云在極低那可踏,天雖至近竟難攀。
急須攜手下山去,縱對仙人無好顏。
其七(明·釋函可)
七言律詩 押支韻
七言律詩 押支韻
半日不離松霧里,牽藤穿穴各忘疲。
才披破衲瞻新像,旋洗重苔讀古碑。
幾處茆堂聞蟋蟀,千年石甕守熊羆。
僧頭似雪心無事,手煮黃薺進白糜。
才披破衲瞻新像,旋洗重苔讀古碑。
幾處茆堂聞蟋蟀,千年石甕守熊羆。
僧頭似雪心無事,手煮黃薺進白糜。
其八(明·釋函可)
七言律詩 押齊韻
七言律詩 押齊韻
不借仙人九節杖,石橋幾度又攀躋。
但隨虎跡過巖畔,漸聽龍吟隔澗西。
軟棗必須親手摘,老松不過與肩齊。
淹留兩日非關主,坐愛屏風近鳥啼。
但隨虎跡過巖畔,漸聽龍吟隔澗西。
軟棗必須親手摘,老松不過與肩齊。
淹留兩日非關主,坐愛屏風近鳥啼。
其九(明·釋函可)
七言律詩 押冬韻
七言律詩 押冬韻
流溪認得曾游處,更欲搜尋到別峰。
山鬼似嫌黃葉響,洞門都遣黑云封。
龍芽頗覺僧懷苦,羊肚何妨野味濃。
慚愧下賢賢太守,難辭林壑一重重。
山鬼似嫌黃葉響,洞門都遣黑云封。
龍芽頗覺僧懷苦,羊肚何妨野味濃。
慚愧下賢賢太守,難辭林壑一重重。
其十(明·釋函可)
七言律詩 押微韻
七言律詩 押微韻
半日浮生閒不得,況連十日遍山扉。
解開藥裹包黃栗,斫得藤條下翠薇。
入郭愈憐山水好,逢人多與性情違。
最嫌驄馬黃金勒,依舊騎驢獨自歸。
解開藥裹包黃栗,斫得藤條下翠薇。
入郭愈憐山水好,逢人多與性情違。
最嫌驄馬黃金勒,依舊騎驢獨自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