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后和陶詩(二十首) 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明·童冀)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后和陶詩(二十首) 庚子歲五月中從都還阻風于規林二首(明·童冀)  
(中州自序曰:"余往年嘗一和陶靖節詩,俯仰垂四十年,浮云世事,何所蔑有。及來河朔,觸事感懷,間用其韻,積日既久,辭無詮次,因袖而目之曰《后和陶詩》。然余前所和者,多因其事而寓己意;今所和者,第用其韻不復用其事云。"中州《前和陶詩》,蘇平仲書其后。《后詩》則洪武二十五年壬申,與獨庵少師同客于燕,少師用蠅頭小楷繼寫成卷,而題其后云:"中州先生才力老成,問學淹貫,二十年來奔走南北,雖涉歷世故,樂天知命,有合于靖節之志趣。其和詩如繭抽泉決,略不見其艱窘,矧有牽強者耶?"己丑歲之涂月,子晉得少師手書卷錄以示余,余錄其什之二云。)
我昔少年日,無事幸休居。
佩弦戒性緩,每師董安于。
迨茲桑榆景,始悟失東隅。
屢將孱弱軀,觸冒風波途。
嚴冬朔風急,夜絕高郵湖。
豈不幸利涉,為計良已疏。
古人戒垂堂,況我疾病余。
前途諒多險,欲悔將焉如。
   其二(明·童冀)
  押支韻
仲冬度長淮,滉蕩迷所知。
同行得佳侶,乃諧夙所期。
憶昨辭京國,與子適同時。
參差各首路,不謂會在茲。
舉觴更相屬,滿飲不須辭。
人生如浮萍,聚散安足疑。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