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唐·杜審言)
詩詞詩句古文賞析
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唐·杜審言)
五言律詩 押真韻
五言律詩 押真韻
題注:一作韋應物詩
獨有宦游人,偏驚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照綠蘋。
忽聞歌苦調,歸思欲沾巾。
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照綠蘋。
忽聞歌苦調,歸思欲沾巾。
評注
《瀛奎律髓》:
律詩初變,大率中四句言景,尾句乃以情繳之。起句為題目。審言于少陵為祖,至是始千變萬化云。起句喝咄響亮。
《升庵詩話》:妙在「獨有」、「忽聞」四虛字。
《增訂評注唐詩正聲》:郭云:四句俱說景,腰字俱驚眼。格不甚高,起獨有力。
《唐詩廣選》:劉孟會曰:起得悵恨。「云霞」二句,便自浩然。
《詩藪》:初唐五言律,杜審言《早春游望》、《秋宴臨津》、《登襄陽城》,陳子昂《次樂鄉》,沈佺期《宿七盤》,宋之問《扈從登封》,李嶠《侍宴甘露殿》,蘇颋《驪山應制》,孫逖《宿云門寺》,皆氣象冠裳,句格鴻麗。初學必從此入門,庶不落小家窠臼。
《唐詩鏡》:三、四如精金百煉。「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曙」、「春」一字句,古人琢意之妙,起結意勢沖盈。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敬曰:「獨」、「偏」、「忽」、「驚」、「聞」、「欲」等虛字,機括甚圓妙。
《唐詩評選》:意起筆起,意止筆止,真自蘇、李得來,不更問津建安。看他一結,卻有無限。《過秦論》「仁義不施而攻守之勢異也」結構如此,俗筆于此必數千百言。
《唐律消夏錄》:中四句說物候,偏是四句合寫,具見本領。「出海」、「渡江」,便想到故鄉矣。岑嘉州詩「春風觸處到,憶得故園時」即此意,但此一句深厚不覺耳。
《增訂唐詩摘鈔》:朱之荊云:物候新,暗點早春,喝起中二聯在一「驚」字。中二聯寫早春,中四字皆「驚」也。……「獨有」、「偏驚」、「忽聞」是機括。
《唐詩成法》:中四句合寫「物候」二字,顛倒變化,可學其法。「物候新」居家者不覺,獨宦游人偏要驚心。三、四寫物候到處皆新,五、六寫物候新得迅速,具文見意,不言「驚」,而「驚」在語中。結和陸丞,以「歸思」應「宦游」,以「欲沾巾」應「偏驚」。
《瀛奎律髓匯評》:紀昀:起句警拔,人手即撇過一層,擒題乃緊。知此自無通套之病,不但取調之響也。末收「和」字亦密。馮班:次聯做「游望」二字,無刻畫痕。
《近體秋陽》:「忽聞」字下得突綻,使末句精神透出。此詩起結老成警潔,中間調高思麗。
《唐宋詩舉要》:吳北江云:起句驚矯不群。高步瀛云:此等詩當玩其興象超妙處。
《詩境淺說》:此詩為游覽之體,實寫當時景物。而中四句「出」字、「渡」字、「催」字、「轉」字,用字之妙,可為詩眼。春光自江南而北,用「渡」字尤精確。
經典古詩詞及作者
- 和閻運使以詩見獎吏隱宜春郡詩(宋·祖無擇)
- 和閻都官九月十三日夜對月是夕某與子華圣俞(宋·劉敞)
- 和闐吟(清·鄂忻)
- 和闕干雪中韻(宋·李曾伯)
- 和阮亭《秋柳》詩原韻(清·冒襄)
- 和阮亭姑蘇懷古(清·鄧漢儀)
- 和阮亭綠雪詩(清·陸嘉淑)
- 和阮倅正名九仙(宋·黃朝散)
- 和阮環綠紅白梅(宋·汪夢雷)
- 和陽先生見贈(宋·鄒浩)
- 和陽字韻(宋·杜范)
- 和陽念三自武昌至京師(宋·張耒)
- 和陽明王公入楚韻(明·朱樸)
- 和陽秀才惠詩七絕(宋·杜范)
- 和陽納言聽鳴蟬篇(南北朝·顏之推)
- 和陽運干見招集句(宋·趙善括)
- 和陽道中即事(明·饒相)
- 和陽(南北朝·張正見)
- 和陰僉憲宗孟桃源夢詩四首(明·張寧)
- 和陰梁州雜怨詩(南北朝·鄧鏗)
- 和阻風潛江以詩禱神(宋·廖行之)
- 和際書記見寄(宋·胡仲弓)
- 和陸一先生近作原韻{錄二}(近現代·劉鳳梧)
- 和陸伯微韻二首(宋·包恢)
- 和陸伯微韻(宋·袁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