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不的造詞

不造詞

常用組詞

不礙

無妨礙;沒關系
行,行,不礙!我是又冷又餓,一陣兒發暈,不要緊!——老舍《駱駝祥子》

不安

(1)不安寧的
世界局勢動蕩不安
(2)感到煩惱、不寧或不祥之兆的
坐立不安
(3)客套話。表達歉意和感激
老來麻煩您,真是不安

不安分

不守本分,不老實
這個人不安分

不白之冤

白:弄清楚。指遭受不明不白、無中生有的冤枉,不獲得昭雪的屈就
蒙受不白之冤

不搬陪

(1)不相稱
既做親也罷了,只是有些不搬陪些!——《金瓶梅詞話》
(2)現多作「不般配」

不卑不亢

不卑下也不高傲,態度言語有分寸
今天,他碰上了不怕他的人。他必須避免硬碰,而只想不卑不亢的多撈幾個錢。——老舍《四世同堂》

不備

(1)不完備,不詳實
(2)沒有準備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不悖

不相違背;不相抵觸
并行不悖

不比

不同于,有差異,不可相比
不想今年不比往年。——劉半農《擬擬曲》

不必

無須,不一定,沒有必要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唐·韓愈《師說》

不避

(1)不回避,藐視困難和艱險
不避艱險
(2)不讓,不亞于,不差于
今海內為一,土地人民之眾,不避湯禹。——漢·晁錯《論貴粟疏》

不變

(1)常用于詩或古文,可以意味不變的恒常性或穩定性
爾不變,余亦不變
(2)使…不發生不合心意的改變
現在的稅額不變
(3)使[某物]不再改變
使一切未解決的問題…十年不變,在此期間將共同努力尋求永久的和平解決的辦法

不便

(1)不方便,會引起麻煩和問題的
在場的人太多,不便與他細談
(2)不適宜,與日程或事先的安排不合
如果你沒有什么不便的話,我想把時間提早一點
(3)手頭緊、缺錢用
你如果一時手頭不便,我可以先墊上

不辨菽麥

(1)辨不清大豆和麥子。比喻愚昧沒有識別能力
周子有兄而無慧,不能辨菽麥,故不可立。——《左傳·成公十八年》
(2)形容愚昧,缺乏實際知識
世間也盡有不辨菽麥的人。——郭沫若《抱箭集·銀杏》

不才

(1)沒有才能
某雖不才,愿替馬幼常回。——《三國演義》
不才者得以自容,才者亦無以自見。——明·王鏊《震澤長語·國猷》
(2)不成才,無能力或一技之長
今有不才之才,父母怒之弗為改。——《韓非子·五蠹》
(3)喪失體面、榮譽的,帶來恥辱或使丟臉的
如此看來,倒怕將來難免不才之事。——《紅樓夢》

不才

沒有才能的人。對自己的謙稱
不才往常見人讀佛經,什么「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這種無理之口頭禪,常覺得頭昏腦悶。——《老殘游記》
至于不孚之病,則尤不才為甚。——明·宗臣《報劉一丈書》

不測

∶料想不到的事情,多指禍患;意外
禍且不測,敢望報乎?——明·馬中錫《中山狼傳》
今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戰國策·燕策》
臨不測之淵,以為固。——漢·賈誼《過秦論》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
以防不測;險遭不測;不可探測的

不曾

(1)沒有,從來就沒有
一生不曾見過這種人
(2)亦作「未曾」

不差

(1)全對,無差錯
后有問此二字者雖百十其試,而指之不差。——唐·白居易《與元九書》
(2)不錯,不壞
今年的麥收成想還不差。——葉圣陶《火災·曉行》

不差毫發

毫發:毫毛和頭發。一點兒也沒有差錯,也作絲毫無差
這種測量不差毫發

不差累黍

形容絲毫不差(累黍:微小數量)

不臣

舊指言行不符合臣子的規矩

不成

(1)
(2)不行,使不得,不可以
不成,那不成!不是這樣抬法。——曹禺《北京人》
(3)無甚成就
學書不成,去學劍。——《史記·項羽本紀》

不成

——作語氣詞用在句末,表示反問或揣度的語氣,常與「難道」、「莫非」等詞相呼應
老五不在這兒,莫非又下廠去了不成

不成話

(1)荒唐、可笑的
竟然做出這種事來,真不成話!
(2)亦稱「不像話」

不成器

謂不能成為有用的器物。后用以比喻不成材,沒出息
玉不琢,不成器。——《禮記·學記》
多聽得人說這廝不成器,如何卻在這里?——《水滸傳》

不成人

古稱肢體、器官等有缺陷的人,后用來比喻行為惡劣的人

不成體統

體統:指體制格局、規矩等。形容言語行動沒有規矩,不成樣子
此時官廳上亂烘烘的,鬧了個不成體統。——《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不逞

失意,不得志

不逞之徒

為非作歹,不能得手的人
如有不逞之徒,想趁機搗亂,就殺頭不赦。——丁玲《水》

不吃

(1)避免(如錯誤的、不合適的,令人討厭的或有害的事物)正常的吃素的人只是不吃魚、肉和禽類
(2)有意避開某事物;放過
不吃最后一道甜食
(3)不買帳
軟硬不吃

不癡不聾

借指故意不聞不問,裝聾作啞
不聰不明,不能為王,不癡不聾,不能為公

不齒

不愿意提到,表示極端鄙視
巫臣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唐·韓愈《師說》

不恥

不顧羞恥不以為有失體面;不以為恥
下第子不恥,遺才人恥之。——唐·賈島《送沈秀才下第東歸》

不恥下問

不把向學問、地位等不如自己的人請教當成可恥的事。形容謙虛、好學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論語·公冶長》

不啻

(1)不止;不只
工程所需,不啻萬金
視百年、百數十年以前不啻增二十倍焉。——清·洪亮吉《治平篇》
(2)如同
人民盼望解放軍,不啻大旱之望云霓
雖連城拱壁不啻也。——《聊齋志異·促織》
(3)不過
比諸大江,不啻小支而已。——[英]赫胥黎著、嚴復譯《天演論》

不出所料

事由變化,未出乎其所預料之處
「果然不出所料,」這樣的一念閃過校長先生的心頭。——葉圣陶《一篇宣言》

不辭

樂意去干,不辭讓或不推辭
不辭勞苦

不辭而別

(1)不向人告別就離開
他不想跟她去商議,他得走,想好了主意,給她個不辭而別。——老舍《駱駝祥子》
(2)不辭而別,匆匆離去,偷偷地離開,尤指未付款而離開

不辭勞苦

雖然勞累辛苦,也不推辭。多形容工作勤奮

不錯

(1)稍高于一般的,尚好;良好的,令人滿意的,過得去的,合格的
英文掌握得不錯,還懂得一點拉丁文
(2)表示肯定
不錯,是擦洗得夠干凈的
(3)正確

不打不相識

謂經過交手,相互了解,能更好地結交、相處
上次鬧了點誤會,還記在心里?不打不相識嘛。來,里面坐。——陸文夫《不平者》

不打價兒

不討價還價

不打緊

不要緊;無所謂
別人倒還不打緊,第一個著急的是我的母親,叮囑我不要再出去。——魯迅《朝花夕拾·范愛農》

不打自招

原義是罪犯不用動刑,就招認自己的罪行。現在常用來比喻無意中暴露出自己的缺點或錯誤
這不是小邵的理想,是他陸荃自己的理想,是他不打自招。——秦兆陽《女兒的信》

不大

范圍有限或影響有限
他新近獲得的財富對他們生活方式影響不大

不大

(1)表示程度不深
他不大喜歡發牢騷。——丁玲《團聚》
(2)表示次數不多,不甚頻繁
他最近不大來

不大對頭

有了問題,出了毛病,指有[身心、機能]失調的跡象
感到他的胃開始不大對頭了

不殆

不危險,不會失敗
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孫子·謀攻》

不待

不必,不用;不等
不待你來,他就走了

不單

(1)不止
超額完成任務的,不單是這個生產隊
(2)不但
人民解放軍不單是戰斗的隊伍,也是生產的隊伍

不丹

亞洲喜馬拉雅山東段王國。北與中國接壤,南與印度交界。面積47000平方公里。人口1442000(1990年)。首都廷布

不但

不僅,不只是——用在表示遞進關系的復句的前一分句,指出并承認某層意思,后一分句常有「而且」、「并且」、「也」、「還」、「又」等詞相呼應,表示有更進一層的意思
我們的家鄉不但風景優美,物產也很豐富

不當

不妥當,不適當
多有不當,望乞海涵

不當緊

(1)當dāng
(2)猶言不要緊,不重要
你說的啥話!我奶奶和他,—娘養的,親戚都要替他家臉紅!這不當緊。他給一下河沿的貧雇農丟人哩!——柳青《創業史》

不當事

(1)(當dàng)(2)不算作一件事。指輕視;不愛惜
從前是把糞土不當事永不施肥,而今也認真收拾糞土大量施肥了。——《解放日報》

不倒翁

(1)
(2)一種形狀像人而在造形和重量上制成一經觸動就搖崗然后恢復直立狀態的玩具
(3)比喻某些善于應付環境而能長期保持自己權位的人,有貶義

不到

(1)不足,少于…
不到四分鐘駛行了一公里
(2)未到;不出席或未出席
教師抱怨那個孩子不到學校上課
(3)不周到
我們是粗人,照顧不到,請多原諒

不道

(1)不料
不道國民黨政府卻在十二月十八日通電各地軍政當局文里,又加上他們「搗毀機關、阻斷交通…」的罪名。——魯迅《「友邦驚詫」論》
(2)無道
大逆不道

不到黃河心不死

(1)不達目的決不罷休
(2)明明不可為,偏偏要干,不聽他人勸阻,必至最后失敗絕望而后止

不到長城非好漢

比喻不能克服困難,達到目的,就不是英雄豪杰

不得

用在動詞后面,表示不可以或不能夠
吾不得而見之矣。——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不得不

(1)作為義務或必要做的
他們不得不去參加一次葬禮
(2)必須
要取得學位,你就不得不通過一定的考試

不得而知

無從知道

不得開交

見「不可開交」

不得了

非常嚴重的,會導致很嚴重的結果或后果的
成績不夸跑不了,缺點不找不得了

不得了

——表示程度,特別地
他高興得不得了
壞得不得了

不得人心

得不到群眾的支持擁護;得不到眾人的好評

不得要領

指沒有掌握事物的關鍵,沒抓住主要矛盾

不得已

無可奈何;不能不如此
不得已,變姓名,詭蹤跡。——宋·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不得志

謂志愿不能實現或欲望不能滿足
老五認為教民辦學校是自己不得志

不登大雅之堂

(1)進不了文雅高貴的場所。喻粗俗不文雅
而不登大雅之堂的亂彈——皮簧,居然登了大雅之堂。——瞿秋白《亂彈代序》
(2)亦作不登大雅
按照老看法,這類書至多只能指示童蒙,不登大雅。——朱自清《文心序》

不等

有差異,不相同,不一樣
數量不等
大小不等

不等號

表示兩個數或兩個代數式的不等關系的符號。基本的不等號有大于(>)、小于(<)和不等于(≠)三種

不等式

(1)用不等號表示出來的兩個量之間的不相等性(如用<、>和≠分別表示「小于」、「大于」和「不等于」)的表達式
2<3、4>1和a≠b均為不等式
(2)不等量,小于或者大于另一數量的數學量
同向不等式相加之和仍得同向不等式

不點兒

一點兒,沒有多少
要不了多少,不點兒就夠了
你不點兒,他不點兒,加起來就多了

不丁點兒

一點點兒,極言量或體積之小
我那頭豬喂了半年多了,還是不丁點兒
不丁點兒銀子,也想喝酒

不定

(1)副詞,表示不肯定,后面常有表示疑問的詞或肯定和否定相疊的詞組
一天他不定來多少次
我明天還不定去不去呢!
(2)不穩定
方向不定的風
心神不定

不定方程

含有兩個或兩個以上未知數的方程,一般具有無數個解,如2x+y=9

不動產

不能移動或一旦移動就受損失的財產,如房屋及屋內的水暖設施

不凍港

常年不冰凍的海港

不動聲色

不說話,也不表露感情的變化,形容沉著、鎮靜

不獨

連詞。不但
女人們卻不獨寬恕了她似的,臉上立刻改換了鄙薄的神氣。——魯迅《祝福》

不端

不正經,不正直、端莊
行為不端

不斷

(1)保持或繼續,常以沒有停頓、沒有終止和不間斷的方式
促進生產力的不斷發展
(2)沒干擾或阻礙的
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
(3)繼續但時有停頓的
他的不斷出現,引起了我們的警惕
(4)不絕,接連不斷
夏天這里洪水不斷
子孫滿堂,萬世不斷

不對

(1)有誤差或錯誤的
數字正確,但總數不對
(2)不正常的
臉色不對
(3)不和睦;合不來
他們幾個素來不對

不對茬兒

與實際不相符,不對頭
這事怎么不對茬兒呀

不對勁

(1)不正常,異常
秀蘭覺得不對勁兒,心中不安。她進了草棚屋,問媽:「啥事?」——柳青《創業史》
(2)不投契,不投合
她覺得有點不對勁,不敢再去糾纏他,又各自去整理行李去了。——郭沫若《行路難》

不對頭

(1)不合格的;有差錯的;不令人滿意的
看不出它有什么不對頭
(2)不符合;不合拍
元孩聽見他這些話,跟在區上開會那精神完全不對頭。——趙樹理《邪不壓正》

不二

(1)沒有兩樣,一致和相同的
君令不二
(2)專一,不變心
對革命堅貞不二

不二法門,不二門

佛教用語。指平等而無差異之至道,今用以稱獨一無二的門徑、方法
是法修行遍,方棲不二門。——姚合《寄不疑上人》
度世之不二法門,豈有過此!——梁啟超《論小說與群治之關系》

不二價

價一律,不賣兩種價錢

不乏

不缺少;很多
不乏其人
不乏先例

不乏其人

不缺少那樣的人。表示那樣的人不少

不法

(1)
(2)不守法、不守紀律
(3)不效法,不仿效
上胡不法先王之法。——《呂氏春秋·察今》

不法之徒

(1)歹徒或逃犯,流竄或犯有暴力行為罪行的亡命之徒
探礦人、經紀人、賭棍、不法之徒及其他各色各樣的人的涌流
(2)對抗或違反法律的人

不凡

不平凡,不一般
舉止不凡

不方便

辦事遇到阻礙,行動有妨礙

不防

(1)沒有料想到
冷不防
倘有不防的事如何得了
(2)沒有防備
乘其不防

不妨

(1)最好還是
你不妨現在就告訴他
(2)無任何害處
你不妨去碰碰運氣
(3)表示懷疑或不確定
我不妨說,傳導聲音的機械裝置是完善的

不費吹灰之力

形容很輕松地就能把事情辦成

不分彼此

形容關系很密切

不分青紅皂白

不分是非,不加辨別地
這幫歹徒在大街上不分青紅皂白地亂開槍

不服

(1)拒絕服從
不服指導
(2)認為裁決不公,拒絕承認
不服裁判
(3)拒絕承認
不服罪
不服老
(4)不同意,持不同意見
對大家的批評不服
(5)不適應
水土不服

不服

在訴訟或起訴過程中就法官的裁決或法官主管的某件事[向陪審團]在口頭或以書面聲明不接受

不服氣

不平;不心服
我說這是農民意識,他還不服氣。——杜鵬程《保衛延安》

不服水土

服:習慣;水土:指一地的飲水、氣候、環境等。不能適應某一地區的氣候、飲食等
遠客不服水土

不該

不應當,不應該
你不該浪費時間

不甘

不肯;非心所愿
不甘人下

不尷不尬

左右為難,不知如何處理才合適

不干不凈

(1)粗俗、下流、道德上不純的
里頭還有些不干不凈的話
(2)不清潔

不甘寂寞

不甘心被冷落,被遺忘

不甘心

不情愿。同「不甘」

不敢

(1)沒有膽量,沒有勇氣做某事
他不敢拒絕妻子的要求
(2)不要
有事同眾人好好商量嘛,可不敢一說話就瞪眼
(3)謙詞,不敢當
貴姓?不敢當,姓盛。——周立波《山鄉巨變》

不敢當

(當dāng)對他人給予自己的信任、贊許、接待等承當不起。多用作謙詞
富黃瓜從來沒見過三官對人這樣和氣,他覺得有些不敢當似的,于是也親熱的陪笑著。——吳組緗《山洪》

不趕趟

〈方〉∶趕不上
白玉山正正經經回答道∶「不行,得趕快,要不就不趕趟」。——周立波《暴風驟雨》

不敢越雷池一步

比喻不敢越出一定范圍
足下無過雷池一步也。——庾亮《報溫嶠書》

不恭

(1)對應尊敬或崇拜的某事物缺少適當的尊敬
言詞不恭
(2)有損禮儀或禮節的
卻之不恭
(3)不嚴肅、開玩笑似的
玩世不恭

不公

不公正,不合理
分配不公

不攻自破

不用攻擊,自己就破滅或站不住腳,比喻事物的荒謬
造天而逆人,宜不攻而自破矣。——宋·歐陽修《賀平貝州表》

不共戴天

不愿與仇人共生世間,比喻仇恨極深
此不共戴天之仇,兒誓不與俱生人世。——明·凌濛初《二刻拍案驚奇》
你我不共戴天
不共戴天之仇

不茍言笑

茍:隨便。不隨便說笑,形容人態度穩重、嚴肅
這位鄭伯才君,……向來是個講宋學的,方領矩步,不茍言笑。——清·梁啟超《新中國未來記》

不夠

馬馬虎虎,漫不經心地
對孩子們關心不夠

不夠

(1)供不應求的;不足需要的
經費不夠而推遲修建
(2)表明或表示缺乏技能或才能
他對人的心理的探討和他對人物的創造是不夠的

不顧而唾

頭也不回便啐唾沫。形容盛怒

不關痛癢

比喻沒有切身的關系或利害沖突,也指不涉及實質問題

不管

(1)不顧,不被相反的力量阻塞或阻止;無視不利的結果
不管身體好壞,他都工作到深夜
(2)連詞。表示在任何條件或情況下結果都不會改變,后面常有副詞「都」「總」「也」等跟他呼應
只看到他的一些缺點,認為這些缺點在他身上是不可饒恕的,而不管這些缺點在別人身上的情況如何

不管三七二十一

不問情由或不顧一切

不光

(1)[口]
(2)不但,不僅
(3)不止
來訪的不光是他一個人

不規矩

不端行為;不正派舉止;粗魯表現;品行不良

不軌

不守法的事。軌,車轍,引申為法度
時國王驕奢,不遵典憲;又多豪右,共為不軌。——《后漢書·張衡傳》

不過

(1)——用在形容詞性的詞組或雙音形容詞后面,表示程度很高
那就再好不過了
(2)——作連詞,表示轉折,只是
然亦不過增一倍而止矣。——清·洪亮吉《治平篇》
病人精神還不錯,不過胃口還不好
(3)副詞,指明范圍;只,僅僅
不過是個小孩子

不過意

過意不去
我聽見人說,就是中相公時,也不是你的文章,還是宗師看見你老,不過意,舍與你的。——《范進中舉》

不寒而栗

不冷而發抖。指恐懼心理引起的驚抖
是日皆報殺四百余人,郡中不寒而栗。——《漢書·義縱傳》
全身不寒而栗

不含糊

(1)
(2)不畏懼,不猶豫
人家南征北戰幾十年,向來是不含糊的
(3)出色
要說他的水平,那可真是不含糊

不好不壞

既不值得稱贊,也不值得責備的∶過得去的,中等的,不突出的
在機關里工作,做得不好不壞

不好看

(1)不體面、不光采的
雖然自古皆有死,這回死得不好看。——《二刻拍案驚奇》
(2)不優美的
在他的眼中她總是不好看的
(3)難堪

不好惹

(1)不是可以隨意處置的
別看他小,可也是不好惹的
(2)不容易對付
這對選手不好惹

不好意思

(1)表示礙于情面而只能怎樣或不便怎樣
不好意思推辭
(2)害羞;難為情
她被夸得不好意思

不和

(1)意見分歧
這兩人之間從未有任何不和
(2)
(3)不一致、不團結,缺乏和諧和一致的意見
制造不和
(4)以爭吵,摩擦和對立為特色的持久的不一致
由這種局勢而引起的爭論是激烈的,不和看來要表面化

不合時宜

(1)不符合當前的潮流,與當前的社會思想、習俗等不相投合
聞得他因不合時宜,權勢不容,竟投到這里來。——《紅樓夢》
憑君莫漫夸流俗,不合時宜未可師。——柳亞子《為何香凝先生題畫》
(2)亦稱「不入時宜」

不哼不哈

不說話,也指該說而不說

不懷好意

胸懷惡意,懷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不歡而散

說話不投機,大家不愉快地分手
我真要立刻跳起來,但已有別一個教員上前駁斥他了,鬧得不歡而散。——魯迅《兩地書》

不慌不忙

具有放松的特點;從容
大搖大擺地走著不慌不忙的步子

不遑

沒有時間;來不及
然而剛腸激發,不遑辭候,驚擾宮中,復忤賓客。——唐·李朝威《柳毅傳》

不惑

(1)遇事能明辨不疑
人以怒遷,公能自克;人以利回,公能不惑。——宋·曾鞏《故翰林侍讀學士錢公墓志銘》
(2)四十歲的代稱
四十而不惑

不及

(1)不如,比不上
不及50幾年前
(2)趕不上,來不及
躲避不及
后悔不及
(3)夠不上
(4)未被接近
作為對風采的描繪…,這部書是其他任何書都不及的

不即不離

佛教用語,不接近亦不遠離(指人際關系)

不及格

(1)
(2)不夠或達不到標準
(3)評定[一個學生]成績不能通過所要求的標準
教師只讓他的兩個最壞的學生不及格
(4)證明缺少知識或技巧而不能通過(一項試驗或課程)他的化學不及格

不及時

沒有趕上時候
如雨下得不及時,它們可能不會開花

不計

把…排除或不計算在內(如從考慮中)在決定乳脂生產的平均數時,最好把所有頭胎生的小母牛不計在內

不計

不計較;不考慮
不計成本
不計個人得失

不濟

(1)差,不好
幾個兄弟中他是最不濟的一個
第二天,不但眼睛窊陷下去,連精神也更不濟了。——魯迅《祝福》
(2)不成功
事又不濟,反為所笑!——《三國演義》

不計其數

數目甚多,無法計算或不甚記
船面上坐的人口,男男女女,不計其數。——《老殘游記》

不濟事

(1)不能成事;不頂用
封侯不濟事,要有錢才能辦事呀。——《老殘游記》
(2)∶病重無救
[鮑老]向著劉住兒說道:「你們老奶奶子不濟事兒咧。」——《兒女英雄傳》

不假思索

不花時間考慮或思索馬上作出反應,形容說話做事敏捷

不價

(1)〈方〉
(2)表示否定
不價,那不是你的書
(3)表示不這樣做
我才不價呢
今天下館子得你請客,不價,我不去
(4)也作「不家」

不減

不次于,不少于
其英雄本色不減當年

不檢點

(1)不受約束
絲絲道:「泣月南樓。」行者一時不檢點,順口招道:「拜佛西天。」——《西游記》
(2)行為不端,舉止不正派
他行為不檢點

不見

(1)不曾相見
老哥倆可有日子不見了
(2)[東西]見不著;丟失
一輛新自行車轉身就不見了

不見得

不太可能,不一定
他今晚不見得會來

不見棺材不落淚

比喻不到最后失敗決不罷休

不見經傳

(1)經傳:指典范的著作。經傳上沒有過這樣的記載。后指言論沒有書本根據,沒有來歷
(2)人或物沒有大名氣
此人名不見經傳

不見輿薪

看不見一車柴禾。比喻不下功夫去做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孟子·梁惠王上》

不結盟國家

指執行獨立自主、和平、中立和不結盟的政策,參加不結盟會議的國家

不結盟運動

1956年,鐵托、尼赫魯等在南斯拉夫發表聯合聲明,提出了不結盟的主張。1961年舉行了第一屆不結盟首腦會議。不結盟運動奉行獨立、自主、非集團的原則,目前已有100余個成員國

不介入

(1)不參與政治或不介入國際事務(如指一國政府)(2)拒絕介入或拒絕承擔義務;拒絕介入或拒絕承擔義務的情況

不介意

不把事情放在心上
對此我不介意

不僅

(1)不止這一個[項],還有類似的
這不僅是我一個人的看法
(2)用作關聯詞「不僅…而且(還會)」的第一成分
將不僅揭示出了邪惡的缺陷,還會帶來某些永恒的好處

不盡

(1)不完全
不盡合理
(2)沒有盡頭;不完
感恩不盡

不盡然

不完全這樣

不僅…而且

(1)除…外還
不僅字的拼法,而且連語法形式也變為常規化了
(2)∶不僅;除…外,并且
不僅身體好,而且技術好

不禁

抑制不住,不由得
不禁失笑
不禁鼓起掌來
不禁不由

不近人情

言行與人情世故有違背的
這個人辦事一向不近人情

不經意

不留意

不經之談

荒誕沒有根據的話(經:正常)這和尚瘋瘋癲癲說了些不經之談,也沒人理他。——《紅樓夢》

不景氣

不興旺

不脛而走

沒有小腿卻能跑。形容消息等傳播迅速

不究

不追查;不仔細推求
竊恐詞人不究立言初意,謬信《琵琶》王四之說,因謬成真。——李漁《閑情偶寄·詞曲》

不久

(1)很快,不需太多時間
水庫不久就能完工
(2)指相隔不長的時間
插完秧不久就下了一場雨
(3)離現在或過去某個時候不遠的將來
好在桂升沒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不久就要出來的,你放心好了

不咎既往

對以前的錯誤不再批評責備
以后惟有以寬大為念,不咎既往。——清·薛福成《咸豐季年三奸伏誅》

不拘

(1)不拘泥,不計較
不拘小節
(2)不受局限或限制
字數不拘
(3)不奪取或據為己有
不拘一世之利以為己私為。——《莊子·天地》

不拘

不論,不管
不拘什么任務,只要對人民有益的,我都愿意接受

不拘一格

不局限于一個規格、標準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材。——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不但體裁,風格,題材,表現手法可以鼓勵勇于創新,甚至連主題,也可以是不拘一格的。——秦牧《藝海拾貝·「果王」的美號》

不具

(1)不一一詳說(舊時書信結尾用詞)余容面敘,不具
(2)散失不完備
舊籍散亡,典章不具

不覺

(1)
(2)沒有發覺,沒有感覺到
一路景物極佳,也就不覺路途遙遠
(3)想不到,無意之間
天天作詩著文,天長日久不覺已是著述頗豐
(4)不禁,不由得
他們兩雙眼好像無意中碰在一起時,兩個都不覺紅了臉。——揚沫《青春之歌》

不絕如縷

象用一根細線連著,形容極其危急。現在也形容聲音細微而連綿不斷
或者人已經轉過山頭望不見了,歌聲還余音裊裊,不絕如縷。——《歌聲》

不刊

不可改易。古代的文書刻在竹簡上,錯了就削去,這叫「刊」
此地學不刊之說也。——[英]赫胥黎著、嚴復譯《天演論》

不堪

(1)不能勝任,不能承當
不堪此重任
(2)忍受不了
不堪母驅使。——《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不堪回首
不堪其苦
(3)不可能,不可
不堪入耳

不堪

(1)用于形容詞后面表示程度深
忙碌不堪
疲備不堪
(2)壞到極點
那飯菜都系不堪之物。——《紅樓夢》

不堪回首

不忍回頭再想過去的事。形容境遇和思想發生了巨大變化后對往昔的感慨

不堪入耳

形容言語十分粗野難聽
他覺得他不該轉述那些不堪入耳的粗話來加重她的不幸。——沙汀《淘金記》第十五章

不堪入目

指粗俗,使人看不下去
此數肴也,以先生視之,固不堪入目矣。——清·李汝珍《鏡花緣》

不堪設想

不能想象,多指事情發展到極壞的地步

不堪言狀

指無法用言語形容。狀,描述
然而我在南京住了幾時,官場上面的舉動,也見了許多,竟有不堪言狀的。——清·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不堪一擊

堪:承受。經不起打擊,打一下都受不了。形容很脆弱
在敗亡的時候,暴君們是多么的無力,他們的王國就成了不堪一擊的紙糊的東西。——巴金《給西方作家的公開信》

不堪造就

造就:培養使有成就。沒有培養前途
他不能相信她的本質就是不堪造就的。——老舍《四世同堂》

不刊之論

指不可磨滅和不可改動的言論

不看僧面看佛面

指看在第三者的情面上給予幫助或寬恕
務望娘舅不看僧面看佛面,只算看我母親的面吧。——清·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不亢不卑

為人處世既不傲慢又不自卑

不可

(1)不可能;不可以
兼與藥相粘,不可取。——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學不可以已。——《荀子·勸學》
(2)決不能,必須不
而勢力眾寡不可論。——《資治通鑒》
不可一概而論
(3)與「非」搭配,表示必須或一定
今天這個會很重要,我非去不可

不可多得

形容非常稀少,難得

不可告人

不能告訴別人,多用以形容邪惡的目的等

不可估量

難以估計

不可救藥

病重到已無法用藥醫治,比喻人或事物壞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惜其亂勢已成,不可救藥。——《宋史·欽宗紀贊》

不可開交

指無法擺脫
忙得不可開交

不可理喻

沒法用道理使他明白。形容蠻橫、固執、愚昧

不可名狀

不可用言語來形容(名:說出)

不可磨滅

指功績、印象永久存在而不會消失

不可企及

企及:希望趕上。指遠遠趕不上

不可勝數

形容數目極多,數不過來

不可收拾

形容事態嚴重到無法挽回的地步

不可思議

(1)指怪誕出乎常情
這樣一種不可思議的事情變化缺乏可能性
(2)對事物的情況、發展變化或言論無法想象
一件事既是又非,是不可思議的

不可同日而語

(1)不能放在同一時間談話。形容不能相比或相提并論
夫破人之破于人也,臣人之與臣于人也,豈可同日而言之哉?——《戰國策·趙策二》
(2)亦作「不可同年而語」
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絜大,比權量力,則不可同年而語矣。——漢·賈誼《過秦論》

不可言喻

無法用語言來說明,只可意會

不可言狀

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不可一世

形容人自以為高人一等,目空一切,今多含有諷刺的意味
圓圓的臉盤,兩目炯炯有光,于盎然春氣里,時時流露不可一世的精神。——《孽海花》

不可逾越

無法超過
門不容車,而不可逾越。——《左傳·襄公三十一年》

不可終日

一天也過不下去。形容內心極度不安或局勢極為緊迫

不克

不可能;未能攻克
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戰無不勝,攻無不克

不肯

——用于否定式助動詞表示拒絕
他不聽勸告,不肯在他的船上裝一臺輔助引擎

不快

(1)[心情]不愉快
(2)[身體]不舒服
(3)慢
(4)刀不鋒利

不愧

無愧于;名副其實
不愧為藝術大師

不愧不怍

光明正大,行為正派,問心無愧

不賴

不錯,好。方言
郭全海對自己的事總是隨隨便便的,常常覺得這個好,那個也不賴。——周立波《暴風驟雨·分馬》

不郎不秀

=不稂不莠。比喻不成材。(「郎」,元明時代指平民子弟,「秀」指官僚貴族子弟)

不稂不莠

稂,狼尾草。莠,狗尾草。既不象稂,也不象莠,比喻不成材或沒出息
第一要他自己學好才好,不然,不稂不莠的,反倒躭誤了人家的女孩兒,豈不可惜?——《紅樓夢》

不勞而獲

不要花費自己的勞力而取得占有權
他們在這里過著不勞而獲,窮奢極欲的生活

不了了之

了:完畢,結束。該辦的事情沒有辦完,放在一邊不管,聽其自然無限期地拖延下去,就算完事了
我們不能對此事不了了之

不冷不熱

(1)指溫度不高不低;冷熱適中
昆明四季如春,不冷不熱
饅頭不冷不熱正好吃
(2);比喻對人態度一般

不理

(1)置于不顧,不理睬
別不理他,要幫助他
(2)不理會,不在乎,不當一回事
我才不理這些閑話呢

不理睬

漠然而視;傲慢地或目空一切地忽視
這兩位中國的發言人…不理睬他們曾認識過的記者們

不理會

(1)不值得重視,不理
不理會一個同僚的粗野無禮
(2)不愿理會
不理會友好的表示
(3)排除在考慮之外
這個…黨傾向于完全不理會國有化

不力

(1)不盡全力;不用力
辦事不力
(2)效率和成效低
領導不力

不利

(1)延緩,阻礙或制造更多困難
對冷靜討論不利的氣氛
不利的商業氣候
不利的風向
對一個新企業預示不利的形勢
(2)具有失敗的特性
在對于政府極為不利的時候,進行一次必要的補選
(3)不幸
對我們來說,今年一直是個不利年頭
(4)
(5)與預期事項或希望相反的
認為當前購買耐用的消費品是個不利的時候
(6)對身心有害
對健康不利的氣候
(7)有害,有危害
此書在青少年中造成的影響是不利的
(8)不順利或不能取勝
出師不利
(9)刀刃不鋒利
刀刃不利

不良

(1)不利于心身健康的
不良傾向
(2)有害無益的
不良影響
(3)用心險惡的
存心不良
(4)效率很低的
房里供暖不良的一天

不料

沒想到地,沒有預先料到地
早上天氣還好好的,不料下午竟下起雹子來

不露鋒芒

(1)比喻才干不外露
能斷大事,不拘小節;有干將之器不露鋒芒,懷照物之明而能包納。——沈括《夢溪續筆談》
(2)亦稱「不露圭角」

不露聲色

不讓心里的打算從話音和臉色上流露出來
但他另有主張,在漢奸面前先不露聲色,暗中觀察觀察再說

不倫不類

(1)謂非其倫類,猶非驢非馬,不三不四
簇新的陳設,只是擺得不倫不類。——《兒女英雄傳》
不倫不類的比喻
他變得很愛喝酒,老跟些不倫不類的朋友胡混。——高云覽《小城春秋》
(2)亦稱「不三不四」
(3)不屬于一定階級、黨派或類型的人;難以名狀的人或事物;亦指無確定信仰的人,騎墻派

不論

不進行深入討論、考察或評論
是好人多還是壞人多,他就置之不論了

不論

(1)表示條件或情況不同而結果不變,下文多用「都、總」與它呼應
不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應該努力學習
(2)無論,不管
不論你走到那里,都別把我忘了

不落窠臼

比喻有獨創風格,不落俗套(多指文學藝術)

不落俗套

(1)以背離慣例或傳統為特征的
不落俗套的美術設計
(2)不因襲陳舊的格式
這個作品的結構也比較新穎,不落俗套

不毛

[指土地或地區]不宜種植物的;貧瘠的
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諸葛亮《出師表》
在與他們小屋鄰接的一圈不毛之地上,所獲收成十分可憐

不毛之地

貧脊荒涼不長莊稼的地方,廢棄的土地
南方不毛之地,瘴疫之鄉。——《三國演義》

不免

免不了;難免
這段公路太窄,往來車輛有時不免擁塞

不妙

不好,更為不好
今天全沒月光,我知道不妙。——魯迅《狂人日記》
「不出席」更加不妙

不敏

不聰明,不明事理
我雖不敏,請嘗試之。——《孟子·梁惠王上》

不明

(1)
(2)尚未清楚地辨明、確定或明確方位的
一場起源不明的火燒毀了州議會廳
(3)無明確方向的
雄心勃勃,但宗旨不明
(4)[意思]含混的,含糊的
情況不明

不明

(1)沒有理解或不懂得
不明事理
(2)不了解,未弄清
不明真象

不名一錢

形容極其貧窮,一個錢也沒有。名:占有
竟不名一錢,寄死人家。——《史記》

不名一文

沒有一文錢,極其貧困
他生活困難到了不名一文的地步

不謀而合

(1)沒有經過商量而見解一致
意見不謀而合
(2)亦稱「不謀而同」

不能

(1)不可能;不能夠
又北向,不能得日。——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不能理解
不能生育
不能實現
(2)〈方〉∶不允許,不可以
不能不談到
不能接受
不能相提并論
(3)〈方〉∶不至于

不能不

必然,一定會
反對工業意外事故的運動不能不產生后果

不能自拔

指自已無法從某種情況中解脫出來

不能自已

已:停止。多指不能控制自已的感情
臣雖至愚至陋,何能有知,徒以忠憤所激,不能自已。——宋·辛棄疾《美芹十論》

不念舊惡

不記住或不計較跟別人之間過去的嫌怨(見于《論語·公冶長》)

不怕

不畏懼;不害怕
馬克思主義是一種科學真理,它是不怕批評的

不怕

——連詞。猶言縱然,即使
比如童生進了學,不怕十幾歲,也稱為「老友」;若是不進學,就到八十歲,也還稱「小友」。——《儒林外史》

不配

條件不合,不相稱
我不配愛你

不配

(1)不相稱
這兩只花瓶有大小,放在一起不配
(2)不夠格
他想當演員,我看還不配!

不偏不倚

倚:偏向。不偏向任何一方表示公正或中止
一般說來,法官們都誠摯地、熱切地希望不偏不倚和公正
陪審員們仍然不偏不倚
女兒講她父親的事,其忠實和不偏不倚的程度令人吃驚

不平

(1)
(2)不公平
(3)不公平的事
(4)因不平的事而激動,憤怒或不滿
先生不平,具狀其囊狼憐惜之意。——明·馬中錫《中山狼傳》

不平則鳴

對不公平的事表示憤慨,提意見

不破不立

謂舊的不破除,新的就不能建立起來
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它們之間的斗爭是生死斗爭

不期

(1)
(2)沒有約定
不期而遇
(3)不料;想不到
哥哥的棍重,走將來,試手打他一下,不期就打殺了。——《西游記》

不期而會

(1)期:約定日期。沒有相約而意外地遇見
當初聚散,便喚作、無由再逢伊面。近日來,不期而會重歡宴。——柳永《秋夜月》
(2)——亦稱「不期而遇」
晚上九點鐘光景,吳公館里不期而會的來了些至親好友,慰問吳蓀甫在廠所受的驚嚇。——茅盾《子夜》

不期而遇

未經約定而意外相遇

不齊

在質或量方面、大小或程度上不一致的;多變的,可變的,不規則的,不均勻的
脈律不齊

不起眼

(1)不突出或不顯著的,不引人注目的
大紅的又犯了色,黃的又不起眼,黑的又過暗。——《紅樓夢》
(2)看上去似乎不重要
別看這活不起眼

不情之請

不合情理的要求,是對自己的請求的客氣說法

不求甚解

(1)原指讀書只求理解精,不著眼于一字一句的解釋,無貶義
好讀書,不求甚解。——晉·陶淵明《五柳先生傳》
(2)現多指學習不認真,不求深入理解;也指了解情況不深入

不屈不撓

(1)形容頑強斗爭,在敵人或困難面前不屈服,不低頭
那種不屈不撓的、要征服一切的心情
(2)不愿改變目的或意見
脾氣暴躁,態度嚴厲,在履行他認為是自己的職責時,是不屈不撓的這樣個人

不然

(1)不是這樣,并非如此
其實不然
(2)用在句子開頭,表示否定對方的話
不然,事情沒有那樣簡單
(3)否則,表轉折,不這樣做就會出現相反的結果或情況
我得早點去,不然就趕不上大車了
(4)否則
要去就別遲到,不然,就甭去了

不讓

(1)不遜讓;不推辭
當仁不讓
(2)不同意,不許
我想幫幫忙,他還不讓呢

不饒

不饒恕,要懲治
你要是對她不敬,我可不饒你

不仁

(1)不講仁德
不仁不義
(2)活動不靈,感覺喪失
肢體不仁
老的不行了,腦子都不仁了

不日

不幾天;不久(限用于未來)我不日到京,請準備住處

不容

(1)不許;不讓
不容置疑(不容許有什么懷疑)
(2)不容許存在;不接納(為世所不客)

不容分說

不許對方辯解

不如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后面所說的
天時不如地利。——《孟子·公孫丑下》
自以為不如。——《戰國策·齊策》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深入到老虎的洞穴中,就得不到老虎崽子。指不敢于冒險、不經歷艱難險阻,就不會取得成就

不若

即不如
不若與人。——《孟子·梁惠王下》
曾不若孀妻弱子。——《列子·湯問》

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1)(塞sāi,行xíng)(2)比喻只有破除舊的、錯誤的東西,才能建立新的、正確的東西
然則如之何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書,廬其居…其亦庶乎其可也。——韓愈《原道》

不三不四

(1)不正派
不三不四的人
(2)不倫不類,不像樣子的
自己生造的不三不四的詞句
(3)不嚴肅的或不實事求是的
說些不三不四的話

不上不下

(1)上也上不得,下也下不得,進退兩難之意
把妹子的終身誤得不上不下,也不是個長久之策
(2)亦作「不上不落」
(3)不好不壞
不上不下地生活下來

不慎

不小心

不甚了了

了了:明白。心里不太明白
我不甚了了,聽說是大約三百多銀子一年。——《二十年目睹之怪現象》

不省得

不明白

不省人事

(1)不明世事
小妹一時粗鹵,年幼不省人事。——《水滸全傳》
(2)昏迷失去知覺
他叔嫂二人,一發糊涂不省人事。——《紅樓夢》
被擊倒在地不省人事
完全不省人事地躺在那里無人照管

不勝

受不住,承擔不了。勝:承受,經得起
刑人如恐不勝。——《史記·項羽本紀》
驢不勝怒;蹄之。——唐·柳宗元《三戒》

不勝桮杓

禁不起多喝酒,即醉了。「桮」同「杯」。「杓」:酒器

不勝枚舉

無法一一全舉出來,形容為數極多
至于花型、式樣更是多到不勝枚舉
奇跡之多,簡直不勝枚舉

不識好歹

分不清好和壞
你們這班牛馬奴隸,真真不識好歹。——《文明小史》

不識抬舉

不知道對方對他器重或不接受對方優待
這和尚好不識抬舉,我這姐姐,哪些兒不好?——《西游記》

不識一丁

不識一個字。形容人不識字或文化水平低
他財產萬千,而目不識一丁

不時

(1)時時;經常不斷地
煉鋼工人不時察看爐火的顏色
(2)隨時
我有斗酒,藏之久矣,以待子不時之需。——宋·蘇軾《后赤壁賦》

不食煙火

(1)指不吃熟食。道家修煉主張絕粒卻谷,不吃世間煙火物
人都道他不食煙火,體氣欲仙。——《終有報》
(2)謂詩文立意高超,言詞清麗,不同凡俗
此詩不獨敏捷異常,且字字清新俊逸,饒有別致,似不食煙火者,大與平日不同。——《玉嬌梨》

不實之詞

浮夸的言辭
先生,那一段話并非是空洞浮夸不實之詞

不時之需

臨時或隨時可能會有的需求

不世

非凡,罕有

不是

(1)錯誤;過失
是吾不是處。——清·林覺民《與妻書》
(2)否定判斷
現在不是講話的時候

不是味兒

(1)味道不正
這個菜妙得不是味兒
他的民歌唱得不是味兒
(2)不對頭,不正常
他的行為,我越看越不是味兒
(3)心里感到不好受
聽了他的話,我心里感到不是味兒

不世之功

指極大的功勞
宗廟重新乾坤再造,真不世之功也。——清·洪昇《長生殿·改葬》

不世之業

世上沒有的大業績
清君側,肅宮廷,指揮若定,不世之業也。——清·梁啟超《譚嗣同傳》

不順眼

看不慣,看了心里不舒服
您心里有這點委屈別扭,就看什么也不順眼,是吧?——老舍《龍須溝》

不死不活

形容事物無生氣的狀態
火爐里不死不活的幾片硬煤,也終于燒盡了。——魯迅《彷徨·傷逝》

不速之客

未經邀請而自己來的客人,速:邀請
不速之客三人來。——《易需》

不隨和

有點固執,不大合群

不遂

失敗;不成功;不盡人意
出國心切,偷渡不遂

不疼不癢

比喻說話做事只是做樣子應景,不解決實際問題
不疼不癢的批評

不腆

不豐厚,不富足。古代用作謙詞
不腆敝邑,為從者之淹,居則具一日之積,行則備一夕之衛。——《左傳·僖公三十三年》

不同凡響

凡響,平凡的音樂。形容事物不同尋常(多指文藝作品)

不痛不癢

原義是毫無感受,現在常用來比喻做事深度不夠,猶不著邊際或措施不力,沒觸及要害,不解決問題

不為五斗米折腰

比喻為人清高,有骨氣。語出《晉書·陶潛傳》:「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

不瘟不火

指戲曲不沉悶乏味,也不急促。瘟,戲曲沉悶乏味;火,比喻緊急急促

不聞不問

置身事外,不想聞其事亦不問其事
最好的態度是不聞不問,不予理睬

不文不武

既不能文,又不能武。后用以諷刺人無能
不知官在朝,有益國家不?得無虱其間,不武亦不文。——唐·韓愈《瀧吏》

不問青紅皂白

見「不分清紅皂白」
扯開衣服,看了兩處,不問青紅皂白,舉起鞭子就打。——《老殘游記續集遺稿》

不務正業

務,從事。不干正當的工作。多指丟下本職工作,去搞別的事
生下個兒子,卻是很沒出息的,長大了,游手好閑,終日不務正業。——清·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不惜

(1)不顧惜
不惜工本
(2)舍得
為革命不惜犧牲自己的一切

不暇

沒有空閑,來不及
秦人不暇不哀。——唐·杜牧《阿房宮賦》

不下于

(1)不亞于;不次于;一樣好
這種輪胎不下于國際標準
(2)差不多有…;不比…少;多于
這頭豬的出肉量不下于二百斤

不相上下

程度相等,分不出上下
能力不相上下
收成與鄰近田地不相上下

不詳

(1)不詳細,不完善
言之不詳
(2)不清楚,有疑問或有疑點的
地址不詳

不祥之兆

不吉利的預兆
小弟初會時,以玉簪贈我,投下跌成兩段,原是不祥之兆。——清·袁于令《西樓記·邸聚》

不像話

(1)指言語行動不合情理
同志們這樣關心你,你還鬧情緒,真不像話!
(2)形容壞得沒法說
這種行為真不像話

不消說

猶言不必說。謂不言自明

不肖

(1)品行不好,沒有出息(多用于子孫)(不肖子孫)(2)謙辭。不才,不賢
臣等不肖,請辭去。——《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不孝

(1)不孝順
(2)舊時父母喪事中用于自稱

不肖子孫

不肖:不如先人。指不能繼承先輩事業和遺志或違背先輩事業或意志的沒有出息的子孫

不諧

不順利,不成功
馬謖見事不諧,教軍緊守寨門,只等外應。——《三國演義》

不屑

(1)認為不值得
輕之而不屑問焉。——清·劉開《問說》
(2)形容輕視
乞人不屑也。——《孟子·告子上》

不懈

(1)不倦的或不知疲倦的
不懈的努力
(2)不間斷的
堅持不懈
(3)速度、精力或步調不減弱的或不松懈的
正在進行一場緊張不懈的斗爭

不屑一顧

形容對某事物異常鄙視,認為不值得一看
對旅途中的蛇、蟲及其它危險不屑一顧

不屑置辯

認為不值得分辯
孔乙己看著問他的人,顯出不屑置辯的神氣。——魯迅《孔乙己》

不興

(1)不流行;不時興
(2)不許
不興這樣做
(3)不能(用于反問)你不興說得詳細些嗎?

不行

(1)不可以,強調非…不可
學外語不記單詞不行
(2)沒用,不會有用或有效
這個方法不行
(3)不成功,無用
這孩子一定不肯吃飯,要回去,說亦不行,哄亦不行,打亦不行
(4)——表示程度很深,猶言不得了
高興得不行
(5)不好
他畫畫不行
(6)指接近于死亡
老太太病得快不行了

不幸

(1)
(2)指死亡
然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清·洪亮吉《治平篇》
來時太夫人已不幸。——《漢書·李廣蘇建傳》
(3)指意外挫折或災禍
不幸呂師孟構惡于前。——宋·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則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復吾賦不幸之甚也。——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不修邊幅

指性情浪漫,行為隨便,不拘小節的人。今泛指不守禮俗,行動隨便,或自我為是,旁若無人者,亦指著裝打扮和外貌的修飾整理不注重

不朽

永不磨滅
不朽的功勛

不朽

存在于人類的記憶或記載中
人類愿望通過他的行動而不朽,這是建立金字塔的特征

不許

(1)不允許,不讓
不許說慌
(2)[口]∶不能——用于反問句,強調其否定性
何必一定要等我,你就不許自己去嗎?
(3)禁止;阻止某事的完成或進行
不許兒童在人行道上騎自行車

不恤


<古>
不顧了
不恤人言

不宣而戰

意為不宣布開戰,就突然發起進攻

不學無術

術:方法,辦法。沒有學問,也沒有本領
此時制臺正想振作有為。都說他的人是個好的,只可惜了一件,是犯了「不學無術」四個字的毛病。——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

不遜

不恭敬,沒有禮貌;驕橫
日本報紙上很斥責他的不遜。——魯迅《藤野先生》

不言而喻

(1)∶不待釋言已可曉悟
南北省份距離這么遙遠,風物景觀相差之大就不言而喻了
(2)意在言外的譬喻,已明白之意
事故發生的原因是不言而喻的
(3)自明的,無須解釋的
不言而喻的責任

不厭其煩

不嫌麻煩
有抑揚頓挫、低回往復的韻文,多讀也不厭其煩。——郭沫若《洪波曲》

不厭其詳

不嫌詳細。指越詳細越好

不要

(1)表示禁止和勸阻
不要逼我
(2)制止或阻止一個傾向或一個沖動
請他不要打斷別人講話

不要緊

(1)不嚴重,沒有妨礙
有點傷風,不要緊
(2)不重要,不成問題
路遠也不要緊,我們可以騎車
(3)表面上似乎沒有妨礙(下文有轉折)

不要臉

不顧面子,不知羞恥
不要臉的人

不夜城

形容城市繁華,夜晚燈火輝煌如同白晝

不一

(1)不一致,不相同
意見不一
(2)有差異,質量不同
質量不一
(3)舊時書信末尾用語,表示不一一詳說

不一定

謂不能確定或不見得
我的看法不一定對,僅供參考

不一而足

不一一列舉就足夠了。形容很多
賈環賈薔等愈鬧得不象事了,甚至偷典偷賣,不一而足。——《紅樓夢》

不宜

不適合,不適宜
這種土壤不宜種花生

不遺余力

把所有的力量都用出來,一點都不保留,形容盡心盡力
秦之攻我也,不遺余力矣,必以倦而歸也。——《戰國策·趙策三》

不已

不停止
操蛇之神聞之,懼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湯問》

不以為然

然:對,正確。不認為是對的。表示不同意。含有輕視意味
制臺一聽他說洋人不是,口雖不言,心下卻老大不以為然。——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

不義

不合乎道義;不正當
這慈祥的面孔正是掩飾罪惡和不義的虛偽的面孔啊!——巴金《電椅》

不意

沒有想到
敵出不意。——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不亦

副詞,表示委婉的反問,用在謂語的前面,句末有語氣詞同它配合
吾射不亦精乎?——宋·歐陽修《歸田錄》

不翼而飛

(1)形容運行或傳播迅速
原來是,「梁永生大鬧黃家鎮」的消息,不翼而飛,早在這運河兩岸的各個村莊傳開了。——郭澄清《大刀記》
(2)比喻東西突然消失
他還沒有明白過來是怎么回事,燒餅油條已經不翼而飛了。——老舍《四世同堂》

不亦樂乎

原意是「不也是很快樂的嗎?」現用來表示程度極深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

不義之財

不當得的財物或暴利
不義之財,非吾有也,不孝之子,非吾子也。——漢·劉向《列女傳·齊田稷母傳》

不用

用不著,不必
不用你管這事
你留步吧,不用下去了

不由

不能自主
揚州城下,進退不由。——宋·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不由自主

由不得自己作主,謂無法控制自己
我也不很記得了。但覺得自己身子不由自主,倒象有什么人,拉拉扯扯,要我殺人才好。——《紅樓夢》

不有

沒有
無所不有。——《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有五谷之實而不有其名。——明·李漁《閑情偶寄·種植部》

不虞

(1)
(2)意料不到
不虞之譽
(3)出乎意料的事
以備不虞
(4)不憂慮,不擔心
不虞匱乏

不與

不贊成
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與也。——明·馬中錫《中山狼傳》

不育

(1)不能產生后代;不生育;不養育
婦孕不育
(2)猶言夭折
生子以道、女玉嬰,皆不育,烏乎,可哀也。——惲敬《亡妻陳孺人權厝志》

不遇

(1)不得志;不被賞識
懷才不遇
(2)沒碰到
可又有一說不遇艱難,不顯好處

不遠萬里

不以萬里為遠。形容不怕長途跋涉
他不遠萬里,來到中國

不約而同

不約,言事前未嘗約好。不約而同,指事先沒有商量而彼此行動相同
她一講完,大家不約而同都鼓起掌來

不越雷池

形容不超越規定的范圍和界限

不孕

(1)指雜種之間的不孕,任何一方均能生育,但相互之間則不能
(2)病名。又名斷緒、絕產等。指女子婚后,夫妻同居三年以上,而未懷孕;或曾孕育過,又間隔三年以上而未再次懷孕

不再

(1)放棄;停止進行
不再反對…協議
(2)結束;停止;終止;放棄
我決定不再想你

不在

(1)指不位于或處于某處
小王不在
我姐姐早不在機房上班上
(2)婉稱人去世了
長征干部大部分都不在了

不在乎

(1)不放在心上
(2)排除在考慮之外
我只不過是個普通士兵——也許你不會在乎

不在話下

(1)毫無困難,很容易做到
他摩托車都會騎,自行車更不在話下
(2)指事物輕微,不值得說,或事屬當然,用不著說
反動者當然是無能為力,不在話下的
(3)也有不再往下細說的意思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不擔任某職務,就不去過問某職務范圍內的事
圣人云,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既在其位,必謀其政。——元·無名氏《臨潼斗寶》

不擇手段

(1)為了達到目的,什么手段都使得出來的
為目的而不擇手段,雖目的甚正,猶且不可
(2)沒有清規戒律或條條框框的
爭辯說在…政治中是可以不擇手段的

不怎么樣

一般化;不算好
心眼不錯,說出的話可不怎么樣
這主意真不怎么樣

不折不扣

一點不打折扣,表示完全的、十足的

不爭

(1)
(2)只因為
不爭我聽撥琵琶楚江頭,愁淚濕青衫袖。——元曲選《揚州夢》
(3)不在乎,不要緊
賣一桶與你不爭,只是被他們說得不好。——《水滸傳》
(4)連詞。如果
假使不爭折損了,深為可惜。——明·馮夢龍《醒世恒言》

不爭氣

(1)使人或令人失望的
不爭氣的兒子
(2)在需要發揮作用時,未起到作用
我這腿不爭氣,最后一圈跑不動了

不正之風

指以各種手段謀取私利和一切違反社會主義政治、道德準則的現象
糾正不正之風

不知不覺

(1)沒有意識到
不知不覺地犯了一個錯誤
(2)未注意或沒察覺到地
不知不覺地從青年變到老年

不知好歹

好壞不分,也特指誤把別人的好心當成惡意

不知輕重

形容冒失,幼稚

不知死活

(1)不知道人的下落
(2)形容冒失、魯莽

不知所措

不知該怎么對付,形容驚慌、窘迫

不知所以

不知事情的緣由,感到疑惑

不知所云

不知道說的是什么,指語言紊亂或空洞
臨表涕泣,不知所云。——諸葛亮《前出師表》

不知所終

不知道結局或下落
俱游五岳名山,竟不知所終。——《后漢書·逸民傳》

不知天高地厚

不了解事物的復雜性。亦形容冒失、幼稚或狂妄自大

不值

(1)
(2)價值達不到的
我看這輛車不值這么多錢
(3)做某種事情沒有多大意義或價值
這次他可不值,連白洋淀的螃蟹都沒有吃到就走了
(4)禁不起,很容易干某事
不值一打

不止

(1)
(2)不停止
痛哭不止
(3)表示超出一定數量或范圍

不只

不但
河水不只可供灌溉,且可用來發電

不置可否

既不說可以,也不說不可以,不表明態度

不至于

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地步

不自量

過高地估計自己
如此狂妄,太不自量

不足

(1)不充足,不夠,滿足不了需要
二十尚不足。——《樂府詩集·陌上桑》
最愛湖東行不足。——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2)缺少或沒有
信心不足
(3)少于,不到
不足一千
(4)不能;不可以
此中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5)不值得,不必

不足道

(1)不值得去說它
個人的得失是不足道的
(2)——毛澤東《紀念白求恩》

不足掛齒

不值得提起

不足取

不值得肯定、采納、贊揚

不足為憑

不能作為憑據

不足為奇

不值得驚奇

不足為訓

不能當作范例或法則

不足信

不值得信任

不…不…

(1)用在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詞或詞素的前面,表示否定(稍強調)不干不凈
不明不白
(2)用在同類而意思相對的詞或詞素的前面,表示「既不…也不…」
(3)表示適中,恰到好處
不多不少
(4)表示尷尬的中間狀態
不方不圓
不明不暗
(5)用在同類而意思相對的詞或詞素的前面,表示「如果不…就不…」
不見不散
不破不立

最近查詢漢字

按讀音檢索漢字

按部首檢索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