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的造詞
義造詞
常用組詞
◎ 義不容辭
為了道義、大局,不能推辭
◎ 義倉
舊時地方上儲存糧食以備荒年同濟公眾的糧倉
◎ 義齒
人工制造的牙齒,鑲的假牙
◎ 義地
舊時掩埋窮人的公共墓地
◎ 義憤
基于正義公理激發的憤怒或對非正義的事情引起的憤慨
滿腔義憤
◎ 義憤填膺
由正義而激發的憤怒充滿心胸。也作「義憤填胸」
◎ 義夫
講義氣的人
吾義夫也。——唐·李朝威《柳毅傳》
◎ 義和拳,義和團
于1900年試圖用暴力把外國侵略者驅逐出中國、并強迫本國基督教徒放棄基督教信仰的秘密會社的成員
◎ 義舉
為了公眾利益從事顯示崇高和大無畏精神的行動;疏財仗義的行為
◎ 義郎
對人家兒子的美稱
不嫁義郎體。——《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 義理
言辭、文章的含義和觀點
以義理咨訪。——清·劉開《問說》
◎ 義賣
高于市價出售捐獻物品,目的是為正義和公共利益事業籌款
◎ 義旗
義軍的旗幟;也借指義軍
◎ 義氣
因友誼而冒危險或作自我犧牲的勇氣、態度
◎ 義師
反抗殘暴或為正義而戰的軍隊
◎ 義士
(1)具有高尚的道德原則或有節操、情操的或有武士風度的人
嗟乎義士。——《漢書·李廣蘇建傳》
(2)支持正義、維護正義的人,支持公正的人
(3)有正義感的人,行為正當的或公正的人;有操行、明辨是非的人
◎ 義士民
義士與義民,有節操的士人和民眾
吾邑義士民。——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 義塾
舊時免收學費的私塾;亦見「義學」
◎ 義無反顧
(1)高度的正義感或責任心不容許回溯到以前的時間或地點
(2)從道義上講只能勇往直前,不能回顧、退縮
◎ 義務
(1)
(2)依照身分、地位或職業,由命令或習俗責成的工作、行為、服務或職務
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
(3)在道德或倫理上的一般強制的應盡責任
◎ 義務
不要報酬
義務勞動
◎ 義務兵役制
按法律公民有在一定年齡一定年限內服兵役義務的制度
◎ 義務教育
法律要求或保證的最低文化水平,通常未成年者應在立案的學校中上學到規定年限
◎ 義務勞動
出自自己的自由意志而進行的勞動
◎ 義俠
行義除暴之俠士
素日倪二雖是潑皮無賴,卻因人而使,頗頗的有義俠之名。——《紅樓夢》
◎ 義項
字典、詞典里按照意義于同一條目中列出的項目
◎ 義興
今江蘇宜興
義興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額虎,并皆暴犯百姓。——《世說新語·自新》
◎ 義形于色
正義之氣顯現于神色。也指義憤的心情顯露在臉上
◎ 義學
舊時一種免費學校,資金來源為地方公益金或私人籌資
◎ 義演
為正義或公益事業籌款而演出
◎ 義勇
為正義事業而勇敢斗爭的精神
義勇軍
◎ 義勇軍
按照自己的自由意志參加的部隊;特指中國抗日時期人民自動組織起來的一種抗日武裝力量
◎ 義蘊
含蓄的意義
技能及義蘊。——蔡元培《圖畫》
◎ 義戰
正義的戰爭
◎ 義正詞嚴
持論合理,言詞嚴正;道理正當,措詞嚴肅
◎ 義肢
殘疾人的假的上肢或下肢
◎ 義冢
舊時埋葬無主尸體的公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