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文的造詞

文造詞

常用組詞

文案

(1)指官衙中掌管檔案、負責起草文書的幕友,亦指官署中的公文、書信等
(2)管理文案的人員

文本

同一文件的不同語言或不同措詞的本子
這個文件有中、英文兩個文本

文筆

(1)寫作的技巧;文章的風格
文筆流暢
(2)指文章

文筆流暢

文字通順,讀起來不費力
他的文筆流暢,構思敏捷,文字十分流利

文不對題

文章沒有依照題目去引申發揮,指回答問題不確切

文不加點

寫文章不用涂改就很快寫成。形容文思敏捷

文才

寫作才能

文采

(1)錯雜艷麗的色彩
(2)文辭;文藝方面的才華

文彩四溢

具有閃爍的或閃閃發光的性質,使人想到虹彩現象。形容作品典雅
兩本妙趣橫生、文彩四溢的小說

文昌魚

脊索動物,體長兩寸多,呈紡錘狀,半透明

文抄公

常指那些剽竊別人作品的人(具諷刺義)

文詞

(1)指文章詞語
(2)泛指文章
(3)文雅的詞句
拿你們知識分子的文詞來說,我叫做有靈魂的戰士

文從字順

行文用字妥帖通順

文典

指文獻典籍
他青年時期博覽文典

文電

電傳;電文

文定

指訂婚

文斗

以言詞、文章等非暴力的形式斗爭

文牘

(1)指公文書信等
(2)舊時也指官府中經管文牘的人

文牘主義

一種官僚主義作風。不下基層搞調查,而僅在辦公室簽發文件,想以此來解決實際問題

文法

(1)語法
(2)古時指法令條文
不拘文法

文販

賣文賺取錢財的人(含譏諷義)

文房

(1)書房。借指筆、墨、紙、硯
文房四寶
文房清玩
(2)官府掌管文書的地方

文房四寶

筆、墨、紙、硯四種文具的統稱
長老官揚已畢,就叫行者拿過文房四寶,寫了一篇疏文。——《金瓶梅》

文風

(1)使用語言文字的風格
文風瀟灑
(2)文化風尚
不知哪幾處文風最盛

文風不動

絲毫不動;紋絲兒不動
[寶玉]狠命往地下一摔,…偏生那玉堅硬非常,摔了一下,竟文風不動。——《紅樓夢》

文稿

指一篇文章的初稿或尚未最后確定的稿件

文告

布告;通告
不久將發表新的文告

文工團

從事文藝演出的團體

文官

非軍事官員

文過飾非

明知有過錯而故意隱瞞掩飾

文翰

(1)文章
惠文翰凡數十首。——《三國志·孫賁傳》
(2)指公文書信
元敬掌文翰,號稱職。——《新唐書·薛收傳》

文豪

杰出的大作家
一代文豪

文虎

用文句做謎面的謎語;有文飾的虎形器具

文化

(1)考古學上指同一歷史時期的遺跡、遺物的綜合體。同樣的工具、用具、制造技術等是同一種文化的特征
仰韶文化
(2)人類所創造的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
中國文化
(3)運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識
文化水平

文化宮

一種文化娛樂場所,一般規模較大并有較好設備,設有電影院、講演廳等

文化館

文化活動中心,作用是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并給群眾文娛活動提供場所

文火

烹調上指微弱的火

文集

匯集一個作家的詩文而成的書

文籍

文章典籍,泛指書籍

文件

(1)指公文書信等
(2)指有關政策、理論等方面的文章

文教

(1)文化和教育
文教工作
文教事業
(2);指禮樂法度
(3)文章教化
文教之宏敷

文經武緯

原指北京人所種的一種菊花。比喻文武兼備,縱橫馳騁
文經武緯,訓徒陟空。——唐·顏真卿《郭公廟碑銘》

文靜

文雅閑靜
性格文靜
文靜的姑娘

文句

(1)文章的詞句
(2)從一個句號到另一個句號之間的話;指非常勻稱的有幾個從句的句子
莊重的文句

文據

書面憑據

文科

科舉制時以經學考選文士之科,別于武舉而言。教學上指歷史、哲學、文學、語言、經濟等學科

文庫

指叢書(多用做叢書名)
《小學生文庫》

文儈

以舞文弄墨來投機鉆營的人

文理

(1)指文章內容和行文方面的條理
文理皆有可觀。——宋·王安石《傷仲永》
文理不通。
(2)花紋
文理有疏密。——宋·沈括《夢溪筆談·活板》
(3)禮儀

文律

(1)文章的音律或法則
(2)政令或法律

文脈

文章的線索

文盲

已成年的不認識字的人

文面

在流放、發配的犯人臉上刺上帶顏色的花紋或圖形,以防逃走

文名

因文章寫得好而獲得的名聲
他們倆很有文名

文明

(1)人類所創造的財富的總和,特指精神財富,如文學、藝術、教育、科學
物質文明
精神文明
(2)指人類社會發展到較高階段并具有較高文化的狀態
(3)舊指具有當時西方色彩的
文明戲
(4)光明,有文采
天下文明

文明棍,文明棍兒

舊指西式手杖

文明戲

中國早期話劇,本世紀初曾在上海一帶流行。演出時無正式劇本,可即興發揮

文墨

(1)指寫文章、著述等
家中文墨。——清·袁枚《祭妹文》
粗知文墨。
(2)溫文有禮的樣子

文痞

搬弄文字、混淆黑白的文人(貶義)

文憑

(1)
(2)古代官員赴任的憑據;委任狀官方文書
(3)畢業證書

文氣

文章的氣勢;文章的連貫性

文氣

〈方〉∶文靜

文契

舊時買賣房地產、借貸等所立的契約
古代的圣像和文契

文情

文采與感情
文情俱佳

文人

(1)指會寫文章的讀書人
文人畫士。——清·龔自珍《病梅館記》
有以文人。
文人畫士之禍。
本非文人。
文人墨客
(2);古稱先祖之有文德者

文人雅士

有學問和處事修養的孤高的人

文如其人

形容某人的文章的風格與其人的品性、脾氣類似

文弱

文雅而體弱
文弱書生

文山會海

公文堆成山,過多的會議使人仿佛陷入了會的海洋。比喻行政事務太多,窮于應付

文身

在人的皮膚上刺繪出有顏色的花紋或圖形
斷發文身

文士

讀書人;文人

文事

關于文化、教育的事務。即文教

文飾

(1)文辭上的修飾
(2)掩飾;文過飾非
范必曲為文飾,稱揚贊美。——《南史·孔范傳》
文飾之詞
(3)指禮節儀式

文書

(1)指公文、書信、契約等
手把文書口稱敕。——唐·白居易《賣炭翁》
文書下行直省。——清·方苞《獄中雜記》
(2)從事公文、書信工作的人員
(3)文字書籍

文殊院

寺廟名

文思

(1)指寫作的思路
(2)指帝王的功業和道德

文體

(1)文章的風格
古典文體
詞藻華麗的18世紀散文文體
(2)文章的體裁
(3)文娛和體育
文體活動

文恬武嬉

指文武官吏只知貪圖安逸、吃喝玩樂,不關心國家大事

文玩

供人玩賞用的器物
文玩展覽會

文武兼備

文才與武藝兼具于一身,能文能武。引申指外交中做好談與打兩手準備

文武全才

文韜武略都很精通,具有多方面的才干

文武雙全

能文又能武,這兩方面的造詣都很深

文物

歷代遺留下來的具有歷史、藝術價值的東西;指禮樂制度

文檄

古代用以征召,曉喻或聲討的文書
所有文檄。——清·黃宗羲《柳敬亭傳》

文戲

以唱工、做工為主的戲

文獻

有歷史意義或研究價值的書籍

文秀

文靜秀麗
她很嫻靜,一身文秀之氣

文選

(1)官名。即吏部文選司郎中。吏部文選司主管選肝文官,文選司郎中是文選司的長官
陸光祖為文選。——《明史》
(2)選灌的文章,常用作書名
《昭明文選》(我國現存最早的文學總集)

文學

(1)用語言文字形象化地反映客觀現實的藝術,包括小說、散文、戲劇、詩歌等
文學之趣味。——蔡元培《圖畫》
(2)學問
胸中又沒文學

文學作品

散文或詩歌或小說或戲劇等形式的作品;尤指形式或表達優美并表現具有永久或普遍興趣的作品

文雅

溫和有禮貌
談吐文雅
舉止文雅

文言

指在「五四」之前通行的以古漢語為規范的漢語書面語

文言文

用文言寫的文章

文妖

影響社會正統思想的文章或作家

文藝

(1)文學和藝術,有時指文學或表演藝術
文藝作品
文藝演出
(2)指寫作技巧
(3)經術
文藝日進

文藝復興

14世紀至16世紀歐洲的主要文化思潮,以復興希臘、羅馬的古典文化為號召,實際上宣揚人文主義,是資本主義文化思想的萌芽。也稱「文藝中興」
文藝中興時代之意大利。——蔡元培《圖畫》

文藝作品

文學或藝術作品

文友

對文學共同愛好的友人
他有很多文友

文娛

指看戲、看電影、唱歌、跳舞等娛樂活動

文苑

文人聚集的地方;文壇
晉世文苑,足儷鄴都。——《文心雕龍·才略》

文責

指作者對自己的詩文內容及其產生的影響所應負的責任
文責自負

文摘

(1)對文章、著作所作的簡要摘述
(2)指選出來的文章片段

文章

(1)原指文辭,現指篇幅不很長而獨立成篇的文字
你看了晨報上的那篇文章了么?
(2)泛指著作
為文章。——唐·柳宗元《柳河東集》
每為文章。
(3)比喻曲折隱蔽的含義
話里有文章
(4)事情;程序
照例文章總得做好

文職

文官的職務

文治

指在文化、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績
漢武帝文治武功古今第一人

文質彬彬

原指人的文采和實質配合適當。形容氣質溫文爾雅,行為舉止端正

文縐縐

形容人言談、舉止文雅

文梓

有斑文的梓木
長松文梓。——《墨子·公輸》

文字

(1)記錄語言的符號,如漢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統一中國后,在「瑯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后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說文解字敘》
(2)文章;作文
文字通順
(3)語言的書面形式,如漢文、俄文
(4)文書;公文
行文字
(5)密信
得此文字

文字改革

一個國家或民族對于其通用文字的改革,在我國主要指對于漢字的改革(有些少數民族也有文字改革問題)

文字學

文字學在古時候稱為小學。這個名稱一直用到清朝末年,章太炎認為「小學」不確切,建議改為「語言文字之學」。后來人們就把漢字研究叫做「文字學」。文字包括形、音、義,文字學也包括研究這三個方面,后來有了音韻學(研究字音),訓詁學(研究字義),文字學就專門研究字形了

文字獄

統治者從作者的詩文中摘取字句,羅織罪名而造成的冤獄

文宗

文章為世人所師法的人物
百代文宗,一人而已。——《晉書·陸機陸云傳論》
一代文宗

最近查詢漢字

按讀音檢索漢字

按部首檢索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