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明的造詞

明造詞

常用組詞

明白

(1)容易理解,清楚
道理講得十分明白
(2)聰明,懂道理
他是一個明白人

明白

(1)思想上掌握
我不明白你的意思
(2)徹底了解
明白事理

明白人

對知事明理者的通俗稱呼

明擺著

沒有不清楚或懷疑的地方
明擺著的問題

明辨是非

明確地分辨是與非。形容判斷力強

明察

明晰地看到;機警地發覺
明察秋毫

明察秋毫

明細觀察秋日獸類的毫毛。極言能敏銳辨別是非,觀察細微,不受蒙蔽
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孟子·梁惠王上》

明朝

〈方〉∶明天

明澈

清澈明亮

明處

(1)明亮的地方
(2)當眾;公開

明窗凈幾

窗子、案幾都明凈發亮,形容室內干凈衛生
打掃衛生要做到明窗凈幾,不留死角

明達

(1)通達
明達公正
(2)懂得;通曉
各種技藝,無不明達

明珰

用珠玉串成的妝飾品
明珰滿身。——唐·李朝威《柳毅傳》

明道

(1032—1033)宋仁宗年號
明道中。——宋·王安石《傷仲永》

明德

美德
明德茂親。——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

明燈

作為光明和鼓舞源泉的象征性標志
指路明燈

明斷

暗示公正的、頭腦清晰的、健全并睿智的判斷力
其中確有冤情,請包大人明斷

明兒

明天
明兒見

明礬

兩種無色或白色同晶型結晶狀的鋁的復合硫酸鹽之一種其化學式為KAL(SO4)2·12H2O,具有微酸甜收斂味道,主要作藥用,內服作為催吐劑,局部應用作為收斂劑和止血劑——亦稱「鉀礬」

明告

明確地告訴
有文人畫士孤癖之隱明告鬻梅者。——清·龔自珍《病梅館記》

明溝

(1)未被犁鏟起的長條泥土所填滿的壟溝
(2)露天下水道

明光瓦亮

[口]∶形容明亮,光亮
新建的教學樓明光瓦亮

明晃晃

光亮閃耀
明晃晃的刺刀

明火執仗

膽敢于夜間公然持火照明,攜帶器仗,入室搶劫。形容明目張膽地為非作歹,毫無顧忌

明鑒

(1)明亮的鏡子
(2)指能夠引以為戒的明顯的前例
(3)明察,洞察。舊時稱頌人有見識有眼力

明膠

(1)
(2)動物膠
(3)物理性質與明膠相似的任一物質(如瓊脂)
植物明膠
(4)用明膠做成的食用膠凍

明教

舊對別人言論書札的敬稱
寡人不肖,未嘗得聞明教。——《戰國策·魏策》

明潔

明亮,潔凈
明潔的月色

明凈

(1)看起來明亮而清楚
明凈的天空
(2)明朗和潔凈
明凈的櫥窗

明鏡

(1)明亮的鏡子,比喻完美的典范
謙恭禮節的明鏡
(2)明察;明鑒
今提五個首級首告,望相公老爺明鏡。——《古今小說》

明快

(1)明白流暢
明快的筆調
(2)爽朗活潑,辦事麻利果斷
我羨慕你思想明快,思路廣闊
(3)〈方〉∶光明燦爛,明亮
明快的效果

明來暗往

明里來,暗里往。形容關系暖昧,偷偷進行不正當的活動

明朗

(1)很容易理解;清楚明白
新形勢由模糊不清轉向清晰明朗
(2)未被遮蔽;無暗影
在一個明朗的日子里
(3)明顯;清晰
態度明朗

明了

(1)清楚地懂得
明了政策
(2)清楚地知道
你的意思我明了

明了

(1)清晰;明白
簡單明了
(2)自覺察覺到
一個對周圍事物如此明了的男孩子

明里

當眾
明里同意,暗里反對

明理,明理兒

(1)通情達理
這人明理
(2)淺顯的道理
這種明理誰都知道

明麗

明凈美麗
明麗的秋色

明亮

(1)
(2)發亮或發光
明亮的眼睛
(3)光線充足
明亮的房間
(4)含有閃耀強烈光亮
午夜的街道比中午更輝煌明亮

明倫堂

舊時孔廟的大殿
御容明倫堂。——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明碼

(1)公開通用的電碼
明碼電報
(2)舊時指標明的價格
明碼出售

明媒正娶

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公開正當儀式結婚。引喻為名正言順之事

明媚

(1)[景物]明麗嫵媚
明媚的景色
(2)[眼睛]明閃閃有魅力
(3)鮮妍悅目
鮮妍明媚。——明·袁宏道《滿井游記》

明滅

指時隱時現,忽明忽暗
星光明滅
明滅可見。——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云霞明滅或可睹。——唐·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明明

(1)顯然如此,確實
這話明明是她說的,還用爭?
(2)清楚,顯然
工業落后的問題,明明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明明白白

清清楚楚,明擺著的
明明白白的事實

明眸

閃亮,嫵媚的眼睛
明眸皓齒

明眸善睞

出自《洛神賦》。意思是明亮的眼珠善于左右顧盼。睞,看,向旁邊看

明目

(1)明亮,視力好的眼睛
(2)把眼睛睜亮,使其看得更清楚
明目張膽

明目張膽

直截了當地,不加掩飾地
任何人都無權明目張膽地使別人成為他意志的馴服工具

明年

今年的下一年
越明年。——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明年復攻趙。——《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明年陵降。——《漢書·李廣蘇建傳》

明盤

指買賣雙方在市場上公開議定的價格

明器

古代陪葬的器物

明槍暗箭

公然的攻擊或背后的陷害

明搶

公開地搶劫
明搶暗奪

明情

(1)了解情況
(2)〈方〉∶明明,明面上
這不明情騙我嗎?我真糊涂

明區

(1)∶鳥類和爬行類胚盤中部的透明區域,覆蓋著囊胚腔
(2)∶血小稿的發白的不折射的部分

明渠

挖在地面上的渠道

明確

(1)清晰明白
法院的判決是明確的和不可改變的
(2)指概念表達得很明了清楚,使讀者或聽者不用思索便懂
全文主旨明確

明確

使清晰、明白而肯定不移
明確了公民在法律程序上的權利

明人不作暗事

正直的人不干不可告人的勾當
你且喝一杯熱酒暖暖寒,明人不做暗事,叫你死而無怨。——《三俠五義》

明日

明天
明日復明日
明日去。——清·袁枚《黃生借書說》
明日徐公來。——《戰國策·齊策》
明日造朝。——唐·柳宗元《柳河東集》

明日黃花

指過了重陽賞菊日的菊花,比喻一旦事過境遷,則徒然感慨
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蘇軾《九日和王鞏》
節去蜂愁蝶不知,曉庭還繞折殘枝,自緣今日人心別,未別秋霜一夜衰。——唐·鄭谷《十日菊》

明銳

(1)明亮銳利
刀鋒明銳
(2)明澈,敏銳
目光明銳如炬

明若觀火

明晰得如同觀察火焰那樣。形容觀察問題明白真切
我視汝情,明若觀火。——《蔡傳》

明閃閃

明亮發光
明閃閃的大眼睛

明升暗降

表面提升,實際下降
反對派悄悄地把他明升暗降為董事長

明示

明確地說出;明確地指示;明白地表示
明示后學

明誓

見「盟誓」

明說

(1)直截了當地說出
不能明說,故以此信表達
(2)表示將某事公開,讓別人知道
我明說了吧,小許今天得跟我下鄉去

明堂,明唐

(1)〈方〉∶打曬糧食的場地;院子
(2)∶古代帝王宣明政教、舉行大典的地方
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樂府詩集·木蘭詩》

明天

今天的第二天;也泛指未來
相聚在明天
明天更美好

明瓦

用牡蠣殼、蚌殼等磨制成的半透明薄片,嵌在頂篷或窗戶上,用來采光

明瓦天棚

用蚌殼磨成半透明的薄片,叫明瓦。南方市鎮上比較大的店往往當街架個天棚,棚頂蓋上明瓦

明文

(1)密碼文或其單元的明語形式
密碼中的PA代表明文中的TH
(2)形成了書面文字的(指法令、規章等)

明晰

(1)清楚
音節明晰的發音
(2)明確,一目了然
這本書具有深刻、豐富的內容和明晰的構思

明細

明白,詳細
說了半天你還未聽明細嗎

明細賬

按明細分類賬戶登記的賬簿叫做明細分類賬,簡稱「明細賬」

明顯

(1)分明;清楚明白
明顯的優勢
(2)能夠很容易被覺察到;感官立即可覺察;可以充分觀察到
明顯的改變

明線

(1)指與其他導線分隔開,支承在地面以上的導線
(2)文學作品中故事發展所呈現的表面線索

明信片

(1)不用信封就可以直接投寄的載有信息的卡片
(2)(1)一種必須貼有膠粘郵票的卡片(2)在一面上有一種裝飾(如一幅畫)的這類卡片
(3)一種具有政府印制的郵票標記或官方的回信費已付標記的卡片

明星


有名的或技巧非常高的表演者;舊時也指交際場中有名的女子
電影明星
足球明星
全明星陣容
全明星隊
交際明星
明星熒熒,開妝鏡也。——唐·杜牧《阿房宮賦》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

指劉邦聽從張良計謀,在往南鄭途中將所經棧道焚毀,表示不再回關中,以消除項羽疑心;爾后繞道出兵,在陳倉擊破章邯軍,復歸咸陽之事。后以此比喻從正面迷惑對方,暗地進行突然襲擊
此是哥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計策。——《金瓶梅詞話》

明艷

鮮艷,明麗
光彩明艷

明于治亂

明曉國家治亂的道理
博聞彊志,明于治亂,嫻于辭令。——《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明喻

以兩件基本上不相同的事物作比喻的修辭手段。比喻的一種,明顯地用另外的事物來比擬某事物,表示兩者之間的相似關系。常用「如」、「像」、「似」、「好像」、「像…似的」、「如同」、「好比」等比喻詞。如:魯迅的雜文像匕首、投槍一樣,刺向敵人的心臟

明月

(1)明亮的月亮
明月幾時有
(2)指夜明珠

明月珰

用明月珠(夜光珠)串成的耳飾、即明珰
耳著明月珰。——《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明月珠

夜光珠。因珠光晶瑩似月光,故名

明哲

明智、通達事理
知之曰明哲。——《書·說明上》
而況于明哲乎。——唐·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明哲保身

原義是指明于事理的人善于自保,有褒義。現在則指為了保住個人利益回避原則斗爭的庸俗作風,有貶義

明爭暗斗

公開場合和暗地里都在爭斗不息,較量不止。喻矛盾之深

明睜大眼

明目張膽

明證

明擺著的證據

明正典刑

依照法典,公開處罰

明知

知道得很清楚
明知故問

明知故犯

分明知錯,卻故意違犯,猶言知禁犯禁,知法犯法
孩兒想起來,人家尚且替我們那般發急,我們自己倒明知故犯。——《文明小史》

明知故問

實際上自己知道,但卻有意問別人

明智

觀察敏銳而判斷正確;領悟恰當中肯之點和重要之點的能力
明智的態度
明智之舉

明珠

珍珠,比喻珍愛的人或美好珍貴的事物
掌上明珠

明珠投暗

一般寫作「明珠暗投」,舊時比喻懷才不遇,這里比喻好東西落到壞人手里

明燭天南

(雪)光照亮了南面的天空。燭:動詞,照耀
及既上,蒼山負雪,明燭天南。——清·姚鼐《登泰山記》

最近查詢漢字

按讀音檢索漢字

按部首檢索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