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的造詞
獨造詞
常用組詞
◎ 獨霸
單獨霸占
獨霸東南亞的變通余地
◎ 獨霸一方
單獨在一個地方或一個方面稱霸。多含貶義
錢王生于亂世,獨霸一方,做了十四州之主。——《古今小說·臨安里錢婆留發跡》
◎ 獨白
(1)無人在場的自言自語
(2)戲劇、電影中角色獨自抒發感情或表達個人愿望的話
像第二場開始時的獨白那樣的段子
◎ 獨步
獨自行走,亦指超群出眾,獨一無二
獨步文壇
◎ 獨裁
(1)獨自裁斷權威或權力
(2)實行專制統治,獨攬大權
◎ 獨裁者
獨攬政權的人
◎ 獨唱
一個人演唱歌曲,常有伴秦
◎ 獨出心裁
原指詩文有獨到之處,后來指想出來的辦法獨特新奇
王弼注釋《周易》,撇了象占舊解,獨出心裁,暢言義理。——清·李汝珍《鏡花緣》
◎ 獨出一時
超群出眾,一代無二
◎ 獨處
獨居
我…愛群居,也愛獨處。——朱自清《荷塘月色》
◎ 獨創
獨自制造,也指獨特的創造
◎ 獨膽
指特別英勇,敢于單獨戰斗
發揚機動靈活、獨膽作戰的精神
◎ 獨膽英雄
膽氣過人的英雄
◎ 獨當一面
單獨承當一方面的工作或使命
他喜歡老老實實做事,苦一點也不要緊,卻怕獨當一面,要自做主張
◎ 獨到
(1)與眾不同
獨到之處
(2);獨特造詣
◎ 獨獨
唯獨、單單
◎ 獨斷
不商量,獨自做決定
◎ 獨斷獨行
(1)行事專斷,只按自己的意思辦。形容作風不民主
你在他手下辦事,只可以獨斷獨行,倘若都要請教過他再做,那是一百年也不會成功的。——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
(2)也說「獨斷專行」
◎ 獨夫
(1)獨王。獨夫民賊。殘暴無道、眾叛親離的統治者
獨夫受洪惟作威。——《書·泰誓》
今也天下之人怨惡其君,視之如寇仇,名之為獨夫,固其所也。——清·黃宗羲《原君》
(2)鰥夫
◎ 獨夫民賊
獨夫:人所共棄的統治者。民賊:殘害人民的人。指暴虐無道、禍國殃民的統治者
◎ 獨個
單個兒;自己一個人
他獨個住在一間屋子里
◎ 獨根,獨根兒
比喻一家或一個家族唯一的后代。也說「獨根苗」、「獨苗」
◎ 獨孤
——復姓
◎ 獨家
只由一家承當
健力寶獨家贊助
◎ 獨角
許多種大形的熱帶鰓角金龜中的任何一種,頭上有一個分岔向上彎曲的角
◎ 獨角戲
也作「獨腳戲」。只有一個角色的戲。比喻一個人做一般不是一個人能做的工作
唱獨角戲
◎ 獨居
長期的、獨身一人居留
在靠近極地積冰地帶的五個月獨居
◎ 獨具慧眼
能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東西,形容眼光敏銳,見解高超;能作出精細判斷的(如在質量方面)
◎ 獨具匠心
具有獨特的想法,形容在技術或藝術構思方面有創造性
◎ 獨具一格
單獨有一種特別的風格、格調
◎ 獨具只眼
指一個人的眼光敏銳,見解透徹獨到
這篇大文,除用戚施先生的話,贊為「獨具只眼」之外,是不能有第二句的。——魯迅《準月風談·后記》
◎ 獨絕
獨一無二,絕無僅有
天下獨絕。——吳均《與朱元思書》
◎ 獨攬
獨自把持
◎ 獨力
由自己單獨去辦
◎ 獨立
(1)單獨的站立
獨立寒秋。——毛澤東《沁園春·長沙》
(2)不依靠他人
獨立生活
(3)一個國家或一個政權不受別的國家或政權的控制而自主地存在
少年獨立(不依靠他人)國獨立(自主)。——清·梁啟超《飲冰室全集·文集》
(4)軍隊在編制上不隸屬于上一級單位,直接隸屬于更高一級單位
獨立營(不隸屬于團而直接隸屬于師的營)
(5)孤立無依
煢煢獨立
◎ 獨立王國
由某一個人或家族不受鉗制地控制或支配的或主要由其控制或支配的活動地區或領域。也指不服從上級領導,自成局面,自搞一套的單位或地區
◎ 獨立自主
(1)未被奴役,不受他人主宰
獨立自主的判斷
(2)不依靠外力或不受外界影響的
最初是買辦,然后是獨立自主的老板,然后又是買辦。——茅盾《子夜》
◎ 獨輪車
只有一個車輪的小車,多用手推著走
◎ 獨門獨戶
單獨一家
◎ 獨門兒
一人或一家獨有的某種技能或秘訣
◎ 獨苗
比喻獨生子或唯一的子孫
◎ 獨木不成林
一棵樹木不能成為森林,比喻單靠個人有限的力量不能辦大事
◎ 獨幕劇
整個劇只有一幕,沒有換幕這一程序,適宜于情節簡單緊湊的劇情
◎ 獨木難支
一根木頭支持不住大廈,比喻一個人的力量難以支撐全局
獨木難支大廈傾。——明·趙弼《蜀三忠傳》
◎ 獨木橋
(1)簡單的人行橋,常用一面砍平的一根圓木做成
(2)比喻困難危險的路程
◎ 獨木舟
(1)挖空大圓木制成的劃子或小船
(2)制造獨木舟的樹皮;亦指由樹皮制成的獨木舟
印第安人的獨木舟來來去去經過,沒有留下一點痕跡
◎ 獨女,獨女兒
唯一的女兒。也叫「獨生女」
◎ 獨辟蹊徑
獨自開辟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比喻獨創一種全新的與人迥異的風格、手法
◎ 獨善
修養個人美好的品德
◎ 獨擅
獨自據有;獨攬
獨擅此技
◎ 獨善其身
指修身養性,保全己身,不管世事。現也指只顧自己,不管集體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營天下。——《孟子·盡心》
卒不忍獨善其身。——清·林覺民《與妻書》
君子立言,非茍顯其理,將以啟天下之方悟者;立行,非獨善其身,將以訓天下之方動者。——《后漢書·丁鴻傳》
◎ 獨身
(1)適合結婚年齡但尚未結婚的人
他是獨身
(2)指不打算結婚成家的
獨身主義
(3)只身一人
獨身在外
但取父末獨身無親戚者二人易汝名。——清·方苞《獄中雜記》
◎ 獨生
(1)唯一生下的(子女)
獨生女
獨生子
(2)在親人、伙伴死后獨自生存
誓共存亡,義不獨生
◎ 獨生女
唯一的女孩
◎ 獨生子
唯一的男孩
◎ 獨樹一幟
獨自打起一面旗號。比喻與眾不同,自成一格
在更為人們熟悉的樂曲中奏鳴曲是沒有獨樹一幟的
◎ 獨特
獨一無二的,單獨具有的,與眾不同的
他一生的傳記要比大多數的自傳更獨特得多
◎ 獨體
自成體系
◎ 獨吞
把本該屬于大家的據為自己一人所有
◎ 獨舞
(1)即以最小的舞蹈單位——單獨的個人進行表演的舞蹈。其最擅長表現特定舞蹈形象內部和外界的各種特征及個性;可以是某種特定情感的直接外化,也可以是花鳥魚蟲、飛禽走獸。此外,獨舞最易發揮舞蹈者在表演與舞技上的獨家功夫和獨特風格
(2)單人表演的舞蹈或舞蹈片段
◎ 獨行
(1)一個人走路
踽踽獨行
(2)堅持按自己的主張做
獨行其是
◎ 獨行其是
不考慮別人的意見,只按自己的信念行事。形容獨斷獨行,自作主張
大概是不行的罷?美國還不能在世界上獨行其是,尤其在東方,他有兩個勁敵。——茅盾《子夜》七
◎ 獨秀
獨出一時,超群出眾
◎ 獨秀峰
在桂林市中心,孤峰一柱,拔地而起
◎ 獨眼龍
指因某種原因而瞎了一只眼的人(在很多情況下含譏諷意味)
◎ 獨一無二
只此一個,沒有相同的或與之相比的
我的婆婆,我起先當是天下獨一無二的;到這里來,見了干娘,恰是一對。——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
◎ 獨語
神志一般清醒而喃喃自語,見人語止。屬虛證。多由心氣虛,精不養神所致。見于癔病、老年性精神病等。也有人習慣獨語
◎ 獨院兒
單獨一家住的院子
◎ 獨占
獨自占有
獨占資本
◎ 獨占鰲頭
科舉時代稱中狀元,據說皇宮殿前石階上刻有巨鰲,只有狀元及第才可以踏上迎榜。后來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殿前獸獻升平策,獨點鰲頭第一名。——《元曲選·陳州糶米》
◎ 獨自
只有自己一個人
◎ 獨子
父母唯一的兒子
◎ 獨奏
通常指一個人用一種樂器演奏,有時也有其他樂器為其伴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