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的造詞
風造詞
常用組詞
◎ 風暴
(1)
(2)伴有雨雪的大風
(3)比喻動蕩或騷動的狀態;突然的或激烈的騷動
他的生活是一種情感風暴的經歷
◎ 風波
(1)風和波浪。比喻生活或命運中所遭遇的不幸或盛衰變遷
世路風波
惹出風波
(2)亂子;糾紛
風波迭起
◎ 風伯
神話傳說中稱主司刮風的天神
◎ 風采
美好的儀表舉止;神采
風采動人
◎ 風餐露宿
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艱苦
饑飯困眠全體懶,風餐露宿半生癡。——宋·范成大《元日》
◎ 風潮
風向與潮汐;一時的喧鬧沸揚之事
借某種勢力鬧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風潮
◎ 風車
(1)利用風力驅動的機械裝置
(2)一種玩具,由紙或塑膠制的葉片,松弛裝在桿的末端,能在風中旋轉
◎ 風塵
(1)比喻旅途的艱辛勞累
國步初返正,乾坤尚風塵。——杜甫《贈別賀蘭铦》
風塵仆仆
(2)比喻紛亂的社會或漂泊江湖的境況
風塵知己
(3)舊指娼妓生涯
淪落風塵
◎ 風塵仆仆
風塵;旅途中所受的辛苦。仆仆:疲勞的樣子。形容奔波勞苦的樣子
兩個口渴的旅客,在風塵仆仆的艱苦跋涉后偶然發現了這湖泊
◎ 風馳電掣
(1)像刮風、閃電那樣。形容非常迅速
一輛汽車從他面前風馳電掣般地駛過
(2)亦作「風馳電逝」、「風馳電赴」
◎ 風傳
輾轉流傳,也指傳聞,道聽途說
風傳未必可信
◎ 風吹草動
有風吹,草就動。喻指因輕微的動作而發生影響
萬一有些風吹草動,不要我管門起來,趕得出去,就是個死。——《二刻拍案驚奇》
◎ 風吹浪打
比喻遭受摧殘挫折
◎ 風吹雨打
(1)風雨襲擊
賬篷又一次經受了風吹雨打
(2)比喻外界的磨難和挫折
風吹雨打嚇不倒英雄漢
◎ 風刀霜劍
風、霜似刀劍一樣,比喻生活境遇艱難困苦
一年三百六十日,風刀霜劍嚴相逼。——《紅樓夢》
◎ 風道
(1)把氣流從一處送到另一處去的通道(如供加熱、冷卻或通風)
(2)礦山通風井
◎ 風笛
管樂器,笛子的一種
◎ 風調雨順
指風雨適時,與農事有利。形容年成好
風調雨順,五谷豐登
◎ 風動
空氣壓力使運動或作功
風動工具
◎ 風洞
一種洞式管道,其中有已知流速的空氣吹過,用以確定放在風道中的物體(如飛機的部件模型,或整機模型,或導彈模型)所受到的風壓作用
◎ 風斗
紙板或三合板制作、安在門窗上的通風換氣設備,主要用作冬季生火取暖時防止煤氣中毒
◎ 風度
美好的舉止、姿態或氣度
有風度的人
風度大方
◎ 風范
風度;氣派
學者風范
◎ 風風火火
〈方〉∶或指冒冒失失,或指匆匆忙忙
◎ 風風雨雨
(1)喻多年的艱難
風風雨雨割不斷情思
(2)眾多的非議;風傳閑話
街上那些人風風雨雨的說啥呢
(3)〈方〉∶比喻情緒忽高忽低
干活兒要有耐性,風風雨雨突擊一陣子可不成
(4)〈方〉∶形容來勢甚猛的流言蜚語
◎ 風格
(1)
(2)氣度;作風
(3)某一時期流行的一種藝術形式
具有19世紀后期建筑風格的房子
◎ 風骨
(1)頑強的風度、氣質
風骨奇偉。——《南史·宋武帝紀》
風骨可鑒
(2)寫字、作畫或作文的風格有個性、有力量
文章須自出機杼,成一家風骨。——《魏書·祖瑩傳》
◎ 風光
(1)風景;景物
江南三月好風光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宋·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毛澤東《沁園春·雪》
(2)名勝風景
(3)光耀,體面(含貶義)
◎ 風號雨泣
風聲像是怒號,雨聲像是哭泣。常常用來渲染悲壯的氣氛
或如風號雨泣,鳥悲獸駭,亡國之恨頓生。——清·黃宗羲《柳敬亭傳》
◎ 風和日麗
形容天氣晴朗溫和(多用于春天)
◎ 風和日暖
形容天氣暖和,微風和煦
陽春三月,風和日曖
◎ 風花雪月
原指封建文學里描寫自然景物的四種對象,后來轉喻堆砌詞藻,內容貧乏,反映沒落階級情調的詩文;也指男歡女愛或花天酒地不務正業的放蕩行為
每日三瓦兩舍,風花雪月。——《水滸傳》
◎ 風華
風采才華
風華絕代
◎ 風華正茂
外表或面色明亮而且通常反映出光明和歡快的內在精神
一群熱情的風華正茂的朋友.風采才華正盛
◎ 風化
(1)教育感化;風俗教育
盛揖攘之容,以風化天下。——《漢書·禮樂志》
至今民有骨肉爭訟,既傷風化,重使賢長吏,嗇夫、三老、孝弟受其恥。——《漢書·韓延壽傳》
(2)巖石或建筑物等因日曬雨淋而受到侵蝕
◎ 風鬟雨鬢
形容婦女頭發蓬松散亂,亦形容婦女頭發美麗好看
見大王愛女牧羊于野,風鬟雨鬢,所不忍視。——唐·李朝威《柳毅傳》
◎ 風紀
作風和紀律
軍容風紀
◎ 風紀扣
衣領上的搭鉤,掛上之后顯得嚴謹莊重
◎ 風景
供觀賞的自然風光、景物
風景秀麗
◎ 風景畫
表現自然景色(如田地、山丘、森林、水)的繪畫
◎ 風卷殘云
大風卷走了殘云。比喻一掃而光
叫一聲,「請!」一齊舉箸,卻如風卷殘云一般,早去了一半。——《儒林外史》
◎ 風口
(1)山嶺頂部的凹口
(2)進出空氣的一個穴孔
(3)遮蔽物的缺口刮風時比兩旁風大,叫「風口」
(4)鍋爐分層爐篦區間的風門或通氣口
◎ 風口浪尖
比喻最容易受到沖擊的地方,即危險最大的地方;激烈、尖銳的社會斗爭的前哨
◎ 風浪
(1)風和波浪
(2)比喻艱險的遭遇
久經風浪
◎ 風里來雨里去
形容生活、工作勤苦
俺們種一年地,風里來雨里去,落那么一擰擰,你們財主分這么一大堆
◎ 風力
(1)風的力量,即在任意風級上的某一定數(如5或7級)
(2)從風得到的機械力
風力發電機
(3)指文辭的風格與筆力
◎ 風涼話
打消別人積極性的嘲諷話
他不但不出力,還在旁邊說風涼話
◎ 風流
(1)風采特異,業績突出
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2)才華出眾,自成一派,不拘泥于禮教
是真名士自風流
(3)放蕩不羈
如此風流,竟以私奔方式完成一次不同凡響的婚禮
(4)具有色情特點或色情上得到滿足
風流小說
(5)風俗教化
風流篤厚,禁罔疏闊。——《漢書·刑法志》
(6)遺風,流風余韻
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宋·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7)風度;儀表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唐·杜甫《詠懷古跡》
(8)風韻,多指好儀態
[黛玉]身體面龐雖怯弱不勝,卻有一段自然的風流態度,便知他有不足之癥。——《紅樓夢》
◎ 風流才子
有才學而又灑脫不拘的人
◎ 風流人物
原義是指很有才學而又灑脫不拘的才子,今義是指英俊杰出對一個時代有影響有貢獻的人物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赤壁懷古》
◎ 風流倜儻
瀟灑而不拘禮法
◎ 風流韻事
(1)
(2)戀愛事件
對她諱莫如深的生活和風流韻事的巨大好奇心
(3)詩歌書畫的風流余韻之事
(4)情人之間的具有色情特點的事
沉醉在第一次風流韻事中的女孩
◎ 風馬牛不相及
完全不相干的;明確地不包含在某事物中的
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左傳·僖公四年》
一種與這次講道的其余部分的嚴肅性完全風馬牛不相及的感情色彩
◎ 風貌
(1)風采、特征與外貌
精神風貌
(2)風景概貌
四周風貌別拘一格
香山風貌秀麗
◎ 風靡
形容事物很風行,像風吹倒草木一樣
言出風靡,會行景從。——《三國志·賀邵傳》
◎ 風靡一時
形容事物、愛好、衣飾等在一個時期內極流行
◎ 風木之悲
(1)謂父母死,不得孝養的悲哀
不勝霜露風木之悲也
(2)亦作「風木含悲」
◎ 風派人物
指善于迅速改變自己立場或觀點的人
◎ 風平浪靜
無風無浪,平安無事
出口后,一路風平浪靜,依著歐亞航路進行。——《孽海花》
◎ 風起云涌
(1)狂風刮起,云層涌來,形容雄渾磅礴之勢
(2)規模宏大,興旺發達
◎ 風氣
(1)風尚習氣,社會上或某個集體中流行的愛好或習慣
(2)風度。一個表現自己的行為或風度
有產階級的教育和社會風氣
◎ 風琴
一種可產生持續樂音并用琴鍵演奏的大型樂器
◎ 風情
(1)風采
風情高雅
(2)意趣
(3)男女戀愛的情懷
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宋·柳永《雨霖鈴》
(4)風雅的情愫
(5)關于風力、風向的情況
(6)風土人情
歐陸風情
港澳風情
◎ 風趣
(1)使人回想起某一特殊時代、時期、地方、文化或文明的文藝作品的感染力
帶有一點日本風趣的…風景畫墻紙的集成
(2)幽默或詼諧的趣味
一個民族充滿著生命力、活力和性格的風趣
一個風趣橫生的人
◎ 風騷
(1)風指《詩經》里的《國風》,騷指屈原所作的《離騷》,后代用來泛稱文學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趙翼《論詩》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毛澤東《沁園春·雪》
(2)指婦女舉止輕佻放蕩
(3)形容女子秀麗、俊俏
體態風騷
◎ 風騷娘們
大膽風騷的女人
一個漂亮的風騷娘們
◎ 風沙
夾著沙土的風
◎ 風扇
(1)產生人工氣流的一種工具或裝置(如使一個寬的表面作飄蕩或回旋運動)
(2)用電驅動產生氣流的裝置
◎ 風尚
社會風貌與時尚
樹立新風尚
◎ 風聲
傳出來的消息
風聲很緊
走漏風聲
◎ 風聲鶴唳
鶴唳:鶴叫。《晉書·謝玄傳》記載,東晉時,秦主苻堅率眾攻晉,列陣淝水,謝玄等率精兵擊破秦軍,秦軍在敗逃途中極度驚慌疑懼或自相驚擾。「聞風聲鶴唳,皆以為王師已至」。形容非常慌張,到了自驚自擾的程度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 風濕病
以肌肉、關節或纖維組織的炎癥或疼痛為特征的疾病
◎ 風濕性關節炎
原因未明的一種全身性疾病,特征為關節結構的炎癥和腫脹、慢性進行性病程,并以一個或幾個關節完全強直、永久性病廢和喪失勞動力而告終
◎ 風蝕
地殼物質被天然作用(包括風化作用、溶解作用、磨蝕作用和搬運作用)所破壞并被帶走的地質作用;特指地面被破壞,同時物質顆粒(如土壤)被流水、冰川或風所帶走
◎ 風勢
(1)風的情勢;風力
到了傍晚,風勢越來越大了
(2)比喻事態發展的情勢
探探風勢再說
◎ 風霜
(1)在有冷空氣吹來的地區出現的一種氣霜
(2)比喻旅途上或生活中所經歷的艱難困苦
久經風霜
◎ 風水
(1)水腫病的一種。多由風邪侵襲,肺氣失于宣降、不能通調水道、水濕潴留體內所致
(2)舊指住宅基地、墳地等的自然形勢,如地脈、山水的方向等的體系
◎ 風水先生
用泥土占卜的人
◎ 風絲,風絲兒
很小的風
天氣熱得很,連一點風絲兒也沒有
◎ 風俗
特定區域、特定人群沿革下來的風氣、禮節、習慣等的總和
說書雖小技,然必句性情,習風俗。——清·黃宗羲《柳敬亭傳》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 風俗人情
特定地區、特定人群沿革下來的風尚、禮節、習慣等
◎ 風俗習慣
個人或集體的傳統風尚、禮節、習性
遵循他的祖先的風俗習慣
◎ 風速
(1)若空氣流動是風,則空氣運動的速率就是風速
(2)單位時間內空氣沿水平方向流動的距離
◎ 風癱
癱瘓的通稱:即癱瘓、麻痹,身體任何部位運動的或感覺的功能完全或部分喪失
◎ 風頭
∶風刮的方向
◎ 風頭
(1)比喻形勢的發展方向或與個人有利害關系的情勢
(2)輿論注意的中心,出頭露面,顯示個人的表現
出風頭
◎ 風土
指風俗習慣與地理環境等
◎ 風土人情
指一個地方的氣候、地勢、習俗、禮節、喜好等
我是初到此地,不懂這里的風土人情
◎ 風味
風格、特征與趣味、味道
風味小吃
一臺地方風味的文藝晚會
◎ 風味食品
按特殊方式制作的餐桌食品;常指按特殊烹飪風味制作的食品
用煮馬鈴薯做成的風味食品
◎ 風聞
傳聞得知
風聞老夫父母墳墓已壞削。——《漢書·南粵王趙佗傳》
風聞局長因受賄判刑了
◎ 風物
風景和物品。喻指大氣候
風物長宜放眼量
◎ 風險
危險;遭受損失、傷害、不利或毀滅的可能性
擔風險
◎ 風箱
(1)一種(如向沖天爐、高爐或鍛鐵爐風口)鼓風的容器
(2)給管風琴的管子或簧片在壓力下送風的貯風器
(3)產生空氣射流的機械裝置
◎ 風向
(1)風吹來的方向,尤指與航向有關的
(2)比喻時勢變化的趨向
奇怪的是有些作家喜歡伸起頭辨風向
◎ 風行
(1)盛行,普遍流行。通常是短時期的習慣、用法或式樣
風行一時
(2)形容迅速
雷厲風行
◎ 風行一時
(1)風行:流行。形容事物在一時間極為普遍
這種發型曾風行一時
(2)短暫的;很快消失的
◎ 風雅
(1)文雅。端莊的或高雅的,尤指外貌或舉止端莊的或高雅的
舉止風雅
(2)《詩經》有《國風》、《大雅》、《小雅》等部分,后世用風雅泛指詩文方面的事
◎ 風煙
風塵、煙霧;云氣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唐·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吳均《與朱元思書》
◎ 風言風語
私下議論或惡意中傷的話;無根據的傳聞
這事難免會惹起一些風言風語來,不必過分計較
◎ 風衣
遮風、擋雨、御寒的長衣
◎ 風油精
用薄荷腦、樟腦、桉葉油、柳酸甲脂等加液狀石臘、葉綠素、香精油制成帶綠色液狀的藥物。應用范圍很廣,對頭痛、風濕骨痛、牙痛、暈車暈船等有一定療效
◎ 風雨交加
比喻不利的事碰到一起
你看,這簡直是風雨交加,叫我怎么應付
◎ 風雨飄搖
(1)飄搖:本作「漂搖」,一作飄蕩。形容動蕩不安,形勢很不穩定
死生契闊心如鐵,風雨飄搖鬢欲絲。——宋·范成大《石湖詩集》
(2)危險的,有危險的
一家風雨飄搖的企業
◎ 風雨凄凄
凄風苦雨,倍覺凄涼
風雨凄凄,雞鳴喈喈。——《詩·鄭風·風雨》
◎ 風雨如晦
風吹雨落,天色昏暗。比喻社會黑暗,局勢動蕩
風雨如晦,雞鳴不已。——《詩·鄭風》
◎ 風雨如磐
(1)風雨交加,有如磐石下壓
(2)喻處境艱難或世道險惡
敵偽統治區的人民在風雨如磐中煎熬
◎ 風雨同舟
在狂風暴雨中同船共渡。比喻患難與共,同舟共濟
◎ 風雨無阻
風雨都阻擋不住,指事情一定如期進行
◎ 風雨衣
兼作遮擋風、雨兩用的外衣
◎ 風月
(1)本指清風明月
初秋涼夕,風月甚美。——《南史·褚彥回傳》
(2)男女情愛
如今長大了,漸知風月。——《紅樓夢》
◎ 風云變幻
比喻局勢的動蕩與變化
然而那么風云變幻的事,恐怕世界上是不多有的。——魯迅《三閑集》
◎ 風云人物
對時局發展起過關鍵作用、貢獻突出的著名人物
◎ 風云突變
比喻局勢突然發生巨大變化
◎ 風韻
(1)風度;韻致
風韻秀徹。——《晉書·桓石秀傳》
(2)——多指女子
天然一段風韻,全在眉梢;平生萬種情思,悉堆眼角。——《紅樓夢》
◎ 風災
因暴風、臺風或颶風過境而造成的災害
◎ 風箏
一種玩具,用一張輕質材料鋪粘在框架上,通常還帶一條起平衡作用的尾穗,以便在一根長線牽連下,飄揚空中
◎ 風燭殘年
風中之燭易滅。喻指老人的殘年,不久于世
只這風燭殘年,沒的倒是眼淚倒回去,望肚子里流。——《兒女英雄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