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的造詞
鬼造詞
常用組詞
◎ 鬼把戲
把戲,比喻花招。指陰險的手段或暗中捉弄人的行為
他搞的一些鬼把戲被揭露出來了
◎ 鬼筆
生長在潮濕地方的一種真菌。菌蓋帶紅色,表面有粘液,味臭,不可食。有的地方叫「狗尿苔」
◎ 鬼吵鬼鬧
[西南方言]∶亂吵亂鬧
我拿件衣裳賠你好了,不要這樣鬼吵鬼鬧的!
◎ 鬼點子
壞主意
他這個人鬼點子真多
◎ 鬼風疙瘩
〈方〉∶蕁麻疹
◎ 鬼斧神工
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能的精巧,非人工所能為。也說「神工鬼斧」
黃山的怪峰奇石,形狀千變萬化,無怪乎人們要嘆為鬼斧神工了。
◎ 鬼勾當
骯臟交易
辦公室里正進行著某種鬼勾當
◎ 鬼怪
鬼魅妖怪。比喻惡人或小人
掃除一切妖魔鬼怪
◎ 鬼鬼祟祟
行事曖昧而不光明
他們這群人,又想吃人,又是鬼鬼祟祟,想法子遮掩,不敢直接下手,真要令我笑死。——《狂人日記》
◎ 鬼話
編造的不真實的謊話
鬼話連篇
◎ 鬼魂
人死后的魂魄(迷信)
◎ 鬼混
(1)糊里糊涂地混日子
鬼混了一輩子
和些不三不四的人鬼混
(2)與異性過不正當的生活
離開他的妻子與其他婦女一起鬼混
(3)蒙混
舊勢力的虛偽的中庸,說些鬼話來羼雜在科學里,調和一下,鬼混一下,這正是它的詭計。——《魯迅的精神》
◎ 鬼火
夜晚時在墓地或郊野出現的濃綠色磷光。世俗迷信,以為是鬼點的火
◎ 鬼機靈
[口]∶非常機靈(多含詼諧意)
◎ 鬼哭狼嚎
似鬼哭泣,如狼嚎叫。形容慘凄的哭聲或悲涼的場景
將士們懷著破釜沉舟的決心,英勇地沖向敵人,一場激戰,只殺得天昏地暗,鬼哭狼嚎
在黃洋界和八面山上,還用它擺過三十里竹釘陣,使多少白匪魂飛魄散,鬼哭狼嚎。——《井岡翠竹》
◎ 鬼佬
〈方〉∶對外國人的謔稱
母親又改嫁一個鬼佬,做軍火生意的
◎ 鬼臉
(1)怪異、詼諧的面貌
(2)故意做出來的滑稽的面部表情
他舌頭一伸,做個鬼臉
(3)用厚紙做成的假面具,是一種兒童玩具,多按照戲曲中的臉譜制作
◎ 鬼魅
泛指鬼怪之物
(畫)鬼魅最易。夫犬馬,人所知也,旦暮罄于前,不可類之,故難。鬼魅,無形者,不罄于前,故易之也。——《韓非子·外儲說左上》
◎ 鬼門關
迷信傳說中的陰陽交界的關口,比喻兇險的地方
泄灘青灘不算灘,崆嶺才是鬼門關。——《長江三峽》
◎ 鬼迷心竅
比喻一時糊涂
唉!我這個死腦筋,剛才真是鬼迷心竅了,連這個彎兒也轉不過來
◎ 鬼摸腦殼
〈方〉∶一時糊涂
剛才我是鬼摸腦殼了!竹妹,你只放心,往后我再不得這樣了
◎ 鬼魔
鬼怪;妖魔
◎ 鬼魔三道
[北方口語]∶形容狡猾、很不正派的樣子
二十七歲的三姨奶,見孔武珠那鬼魔三道的樣子,風風騷騷瞟他一眼,做個鬼臉
◎ 鬼使神差
(1)有鬼使喚,有神差遣。比喻人做事在不自覺之中投入
爭奈一個似鬼使神差,一個似失魂落魄。——《拍案驚奇》
(2)也作「神差鬼使」
總是王四窮兇極惡,天理必除,故神差鬼使,做出這樣勾當。——明·東魯古狂生《醉醒石》
◎ 鬼祟
偷偷摸摸;不光明正大;鬼物作祟
◎ 鬼胎
比喻不可告人的念頭;惡念
心懷鬼胎
◎ 鬼剃頭
斑禿的俗稱
◎ 鬼頭
(1)[口]
(2)頑皮可愛(多指兒童)
(3)指聰明惹人愛的小孩子
王家的兩個小鬼頭,長大了一定有出息
◎ 鬼頭鬼腦
形容人狡猾陰險或言行舉止躲躲閃閃
◎ 鬼屋
陶瓷做的一種房屋模型,古埃及人將它放在墳墓上作為鬼魂的住宅
◎ 鬼黠
狡猾;鬼靈精
◎ 鬼蜮
(1)害人的鬼和怪物
妖為鬼蜮必成災
為鬼為蜮,則不可得。——《詩·小雅·何人斯》
鬼蜮實難測,魑魅乃不若。——黃遵憲《逐客篇》
(2)比喻陰險的人。因鬼與蜮都是暗中害人之物(蜮:傳說中在水里暗中害人的怪物)
鬼蜮欲出籠,九天有霹霧。——《天安門詩八首》
身受鬼蜮陷害,斗爭不屈不撓。——《周總理辦公室的燈光》
◎ 鬼蜮伎倆
蜮是一種名叫短狐的蟲。指鬼蜮能害人。比喻作惡之人以陰險的手腕陷害他人
今天,群眾的覺悟提高了,已經識破了他們這種鬼蜮伎倆,因此,盡管他們花言巧語,蒙混視聽,還是無濟于事
◎ 鬼眨眼
指眨巴眼(多指光閃爍不定)
◎ 鬼主意
邪惡的想法或打算
◎ 鬼子
對侵略我國的外國人的憎稱;亦指害人的精怪,表深惡痛絕之意
洋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