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兩字意思和解釋

基本字義解釋

(兩)liǎng ㄌㄧㄤˇ

◎ 數目,二。一般用于量詞和「個、半、千、萬、億」前:個黃鸝。本書。

◎ 雙方:可。邊。便(客套用語,彼此方便)。旁。側。袖清風。敗俱傷。

◎ 中國市制重量單位:十(一市斤。舊制為十六兩一市斤)。半斤八(喻彼此一樣,不相上下,含貶義)。

◎ 表示不定數目:下子。著兒(zhāor )。

英文翻譯

two, both, pair, couple; ounce

詳細字義解釋

liǎng

〈量詞〉

(1) (會意。從一,兩平分。兩亦聲。本義:二十四銖為一兩)

(2) 同本義16兩為1斤。今市制折合國際單位制0。05千克,十錢一兩,十兩一斤
兩,二十四銖為一兩。——《說文》
衡權…本起于黃鐘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銖,兩之為兩,二十四銖為兩,十六兩為斤。…兩者,兩黃鐘律之重也。——《漢書·律歷志上》

(3) 雙。用于鞋婁
一兩棕鞋八尺藤,廣陵行遍又金陵。——唐·戴叔倫《憶原上人》

(4) 匹(長四丈)
歸夫人魚軒,重錦三十兩。——《左傳·閔公二年》

(5) 通「輛」。車一乘
武王戎車三百兩。——《書·牧誓·序》
之子于歸,百兩御之。——《詩·召南·鵲巢》

詞性變化

liǎng

[數]

(1) 二
參天兩地而倚數。——《易·說卦》
以九兩系邦國之民。——《周禮·天官·大宰》。注:「兩,猶耦也。」
兩小兒辯斗。——《列子·湯問》
陳勝佐之,并殺兩尉。——《史記·陳涉世家》
途中兩狼。——《聊齋志異·狼三則》
兩軍人馬。——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兩騎來是誰。——唐· 白居易《賣炭翁》

(2) 又如:兩個人;兩扇門;兩夫妻;兩頭豬;兩沒(兩者一起死亡);兩肉(兩只牛);兩替(兩批);兩考(官吏的兩次考績);兩榜(明清以會試(考進士)為甲榜,鄉試(考舉人)為乙榜,由舉人考中進士,叫兩榜進士,簡稱「兩榜」)

(3) 雙方;常用于相對的兩個方面或成對的人或事物
則以法刑斷其兩足而黥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今兄弟遘惡,此勢不兩全。——《三國志·魏志》
兩兒齊哭。——《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4) 又
兩股戰戰。
兩鬢蒼蒼。——唐· 白居易《賣炭翁》

(5) 又如:勢不兩立;兩敗俱傷;兩相情愿;兩袒(袒露雙肩,女子兼適兩夫家);兩珥(指日、月兩旁的光暈);兩陣(亦兩陣。交戰的雙方所布列的陣勢);兩握(指雙拳);兩視(同時看兩件事物);兩雄(兩者一起強大);兩儀(指天地);兩交婚(兩家的兒女相互娶嫁為婚)

(6) 表示不定數,多與「一」或「三」前后連用,義為少量
兩三點雨山前。——宋· 辛棄疾《西江月》
竹外桃花三兩枝。——宋· 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撥弦三兩聲。——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7) 又如:兩三(幾個。表示少量);兩言(三言兩語)

liǎng

〈副詞〉

(1) 同時兼具兩方面,雙方,兩下里
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荀子·勸學》

(2) 又如:兩兼(兼具兩方面);兩禮(雙方免禮);兩譽(夸獎雙方);兩讓(雙方各自責讓)

兩? liǎng
〈動詞〉

(1) 等同;比并
御下,兩馬,掉鞅。——《左傳》

(2) 又如:兩大(兩者并大);兩帝(兩個天子并立);兩當(兩者相當)

造詞

兩敗俱傷 liǎngbài-jùshāng

爭斗的雙方都受到損失
倘若大人再要回護他三人,將來一定兩敗俱傷,于大人反為無益。——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

兩半 liǎngbàn

成為相等或幾乎相等的二分之一
把一個蘋果切成兩半

兩邊 liǎngbiān

(1)兩方面
兩邊討好
(2)兩方向
人群向兩邊散開

兩邊倒 liǎngbiāndǎo

形容搖崗不定,沒有堅定的立場和主張
這是個兩邊倒的人,不可相信

兩便 liǎngbiàn

對兩者都方便
你甭等我了,咱們兩便

兩曹 liǎngcáo

原告與被告。也作「兩造」

兩次 liǎngcì

兩回
無故缺席兩次

兩抵 liǎngdǐ

雙方互相抵消
收支兩抵

兩都 liǎngdū

(1)指東漢著名歷史學家和辭賦家班固著的《兩都賦》。兩都指西漢的西都長安、東都洛陽
衡乃擬班固《兩都》作《二京賦》
(2)——《后漢書·張衡傳》

兩個時候 liǎng gè shíhòu

兩個時辰,即四個小時

兩廣 Liǎng-Guǎng

指廣東和廣西

兩漢 Liǎng-Hàn

指西漢和東漢(1066—221B.C.)

兩湖 Liǎng-Hú

指湖北和湖南

兩虎相斗 liǎnghǔ-xiāngdòu

比喻兩雄相爭
今兩虎相斗,必有一傷。——《三國演義》

兩回事 liǎng huí shì

指彼此無關的兩種事物。也說「兩碼事」

兩極 liǎngjí

(1)地球的南極和北極
(2)電極的陰極和陽極或磁極的南極和北極
(3)比喻兩個極端或兩個對立面
兩極分化

更多造詞

康熙字典

【子集下】【入字部】兩

〔古文〕【唐韻】【正韻】良獎切【集韻】【韻會】里養切,良上聲。【說文】再也。【易·繫辭】兼三才而兩之。又【玉篇】匹耦也。【周禮·天官·大宰之職】以九兩繫邦國之民。【註】兩猶耦也,所以協耦萬民,聯繫不散,有九事也。又【韻會】匹也。【左傳·閔二年】重錦三十兩。【註】三十匹也。又車數曰兩。【後漢·吳祐傳】載之兼兩。【註】車有兩輪,故稱兩。又【玉篇】二十四銖爲兩。又【雞林類事】四十曰麻兩。又【史記·平準書】更鑄四銖錢,其文爲半兩。又【南史·齊和帝紀】百姓及朝士皆以方帛塡胸,名曰假兩。又【唐韻】【集韻】【韻會】力讓切【正韻】力仗切,良去聲【詩·召南】百兩御之。

說文解字

【卷七】【部】

二十四銖爲一兩。從一;,平分,亦聲。良奬切

同音字

最近查詢漢字

按讀音檢索漢字

按部首檢索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