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字意思和解釋
亭
基本字義解釋
● 亭
◎ 有頂無墻,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園里;涼亭。牡丹亭。
◎ 建筑得比較簡單的小房子:書亭。郵亭。崗亭。
◎ 適中,均勻:亭勻。
◎ 正,當:亭午(正午,中午)。
英文翻譯
pavilion; erect
詳細字義解釋
◎ 亭
〈名詞〉
(1) (象形。戰國文字字形,其中「T」象矗立的亭柱。小篆以為從高省,丁聲。本義:古代設在路旁的公房,供旅客停宿)
(2) 同本義。后指驛亭
亭,人所安定也。亭有樓。——《說文》
漢家因秦十里一亭。亭,留也。——《一切經音義經》
亭,停也,亦人所停集也。——《釋名·釋宮釋》
為泗上亭長。——《漢書·高祖紀》
安陽城南有一亭,夜不可宿,宿輒殺人。——晉·干寶《搜神記》
何處是歸程?長亭更短亭。——李白《菩薩蠻》
(3) 如:亭郵(驛站);亭民(驛亭附近的居民);亭寺(驛亭。寺,辦公的官署);亭舍(驛亭的客舍);亭傳(客棧);亭置(郵亭驛站);亭驛
(4) 亭子。有頂無墻,供休息用的建筑物,多建筑在路旁或花園里
西蜀子云亭。——《三國志·諸葛亮傳》
常記溪亭日暮。——宋·李清照《如夢令》
亭東自足下皆云漫。——清·姚鼐《登泰山記》
亭西有岱祠。
(5) 又如:亭榭(亭閣臺榭);亭館(供人游憩歇宿的亭臺館舍);亭檻(亭子的欄桿;亭子);亭院(造有涼亭、樓閣等建筑物的庭園或花園);亭景(亭影);亭落(亭院;村落);亭彩(舊時辦喜事扎的亭樓、銘旌)
(6) 古代設在邊塞觀察敵情的崗亭
百步一亭,高垣丈四尺,厚四尺,為閨門兩扇。——《墨子》
亭卒上樓掃除,見死婦,大驚,走白亭長。——漢·應劭《風俗通》
(7) 又如:亭戍(古代邊境上的崗亭和營壘);亭吏(亭長);亭佐(亭長的副手);門亭(設于城門處的亭);亭卒(秦漢亭中的差役)
(8) 像亭子的小房子。
(9) 如:書亭;郵亭;亭場(賣鹽的地方);亭子間
(10) 山梨
枇杷橪柿,亭柰厚樸。——《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
(11) 秦漢時的基層行政單位
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長。十亭一鄉。——《漢書·百官公卿表上》
詞性變化
◎ 亭
〈動詞〉
(1) 養育。
(2) 如:亭育(養育,培育);亭毒(養育;化育)
(3) 停止。同「停」
其水亭居,冬夏不增減,皆以為潛行地下。——《漢書·西域傳上》
(4) 又如:亭當(完畢,妥當);亭居(水靜止的樣子)
◎ 亭
〈形容詞〉
(1) 適中,均衡。
(2) 如:亭勻(均勻,妥貼)
(3) 直。姿勢挺立的或筆直。
(4) 如:亭立(直立;聳立);亭亭秀秀(身材修長,容貌、體態俊美);亭亭款款(身材修長、緩步走動的樣子);亭亭植立(花木主干挺拔的);亭亭當當(妥當;合宜);亭亭裊裊(形容女子身材修長和體態輕盈)
(5) 正
鶴跡秋偏靜,松陰午欲亭。——《和史宮贊》
(6) 又如:亭決(公平的判斷)
造詞
◎ 亭歷
又寫作「葶藶」,草木植物,籽味苦,可入藥
黃連苦杕亭歷。——明·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 亭臺樓閣
涼亭、臺榭、閣樓等精巧裝飾性園林建筑物的總稱。亦作「樓臺亭閣」
◎ 亭亭
(1)高聳直立的樣子
亭亭凈植。——宋·周敦頤《愛蓮說》
亭亭獨立。——明·李漁《閑情偶寄·種植部》
亭亭如蓋。——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2)形容女子或花木挺立秀氣
◎ 亭亭玉立
指身材修長美麗或花木細長挺拔。亦作「玉立亭亭」
◎ 亭午
正午;中午
大車揚飛塵,亭午暗阡陌。——李白《古風》
◎ 亭子
(1)花園、公園或娛樂場所供游樂或休息的小建筑,有時為裝飾性的
在亭子中野餐
(2)涼亭,常建在花園或花園中的開敞的納涼亭榭,常由柱子支承屋頂建造
◎ 亭子間
〈方〉∶上海一些舊式樓房中的一種狹小黑暗的小房間,位于房子后部的樓梯中間
說文解字
【卷五】【高部】亭
民所安定也。亭有樓,從高省,丁聲。特丁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