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兀字意思和解釋

基本字義解釋

wù ㄨˋ

◎ 高而上平,形容禿山,泛指禿:鷲。「蜀山,阿房出。」

◎ 高高地突起:然(a.高高突起的樣子;b.突然;c.昏沉無知的樣子)。突

◎ 中國元曲中用作發語詞:那。的()(a.這,這個;b.怎么,怎的;c.突然)。

英文翻譯

to cut off the feet

詳細字義解釋

(1) ——「兀禿」 wūtu:同「烏涂」 wūtu

(2) 另見

基本詞義解釋

〈形容詞〉

(1) (指事。從一,在人上。人頭上一橫,表示高平。本義:高聳特出的樣子)

(2) 同本義
兀,高而上平也。——《說文》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3) 又如:兀岸(直聳挺拔);兀嶁(險峻)

(4) 光禿(如毛發)的
蜀山兀。——唐· 杜牧《阿房宮賦》

(5) 又如:兀首(頭發脫落)

(6) 茫然無知
臨文乍了了,徹卷兀若天。——柳宗元《讀書》

(7) 又如:兀兀陶陶(醉酒);兀楞楞(癡呆)

(8) 不夠穩定。如:兀突突(形容心跳不安)

(9) 獨立
焉有翡翠橫肩,援琴合膝,而能兀焉自立者也?——清· 吳從先《金小品傳》

(10) 昏沉。如:兀兀騰騰(昏昏沉沉)

詞性變化

〈動詞〉
動搖,搖晃
兀其根本而能全于長世者也。——《后漢書》

〈副詞〉

(1) 還;仍然;到目前依舊。如:兀子(仍然;還);兀自(兀子。還,仍然)

(2) 筆挺地。如:兀坐(端坐)

〈代詞〉

(1) 這,那。如:兀是誰(那是誰;這是哪一位);兀底(這;這個);兀得(這個;這)

(2) [名]∶姓

(3) 另見

造詞

兀傲 wù’ào

(1)倔強不隨俗
規規一何愚,兀傲差若穎。——陶潛《飲酒》
(2)高傲

兀的 wùde

(1)這;這個
瞧他兀的得意樣兒
(2)怎么,表感嘆
(3)〈方〉∶突然
兀的失蹤

兀立 wùlì

筆直挺立

兀臬 wùniè

(1)動蕩;不安定
(2)動搖
齒牙兀臬

兀然 wùrán

(1)突兀的樣子
兀然聳立
(2)兀的,忽然
兀然失笑起來
(3)昏然無知的樣子
兀然躺下
(4)依舊
多年未通音信,他兀然住在那個小山村

兀突 wùtū

出于意料之外;突然
事情發生得很兀突

兀兀 wùwù

(1)不動的樣子
他兀兀地看看我
(2)勤奮刻苦的樣子
(3)昏沉的樣子

兀坐 wùzuò

危坐,端坐
冥然兀坐。——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康熙字典

【子集下】【兒字部】兀 ·康熙筆畫:3 ·部外筆畫:1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五忽切,音杌。【說文】兀,高而上平也。從一在人上。又刖足曰兀。【莊子·德充符】魯有兀者叔山無趾,踵見仲尼。仲尼曰:無趾,兀者也。又【柳宗元·晉問篇】乗水潦之波,以入於河而流焉,盪突硉兀。【註】危石也。又兀兀,不動貌。【韓愈·進學解】常兀兀以窮年。又【正韻】臬兀,不安也。亦作卼。【易·困卦】于臲卼。又姓。【韻會】後魏改樂安王元覽爲兀氏。又【韻會】或作掘。【莊子·齊物論】掘若槁木。

說文解字

【卷八】【兒部】

高而上平也。從一在人上。讀若敻。茂陵有兀桑里。五忽切

同音字

最近查詢漢字

按讀音檢索漢字

按部首檢索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