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北字意思和解釋

基本字義解釋

běi ㄅㄟˇ

◎ 方向,早晨面對太陽,左手的一邊,與「南」相對:方。辰(古書指北極星)。上(古代以北為上,后指去本地以北的某地,與「南下」相對)。極星(出現在天空北部的一顆亮星,人常靠它辨別方向)。國(指中國北部)。

◎ 打了敗仗往回逃:敗

bèi ㄅㄟˋ

◎ 古同「」,違背,違反。

同義字、反義字

英文翻譯

north; northern; northward

詳細字義解釋

běi

〈名詞〉

(1) 方位名。與「南」相對
人坐立皆面明背暗,故以背為南北之北。——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萬物負陰而抱陽。——《老子》。王力按,山北為陰,山南為陽,老子的話等于說萬物負背而抱南。
然則北通巫峽。——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南聲函胡,北音清越。——宋·蘇軾《石鐘山記》
沛公北向坐。——《史記·項羽本紀》
又北向。——明·歸有光《項脊軒志》

(2) 又如:正北;西北;東北;北邙(即氓山。在河南洛陽市北。東漢及魏晉的王侯公卿多葬于此。泛指墓地);北闈(清代在順天(今北京)的鄉試稱「北闈」,在江寧(今南京)的鄉試稱「南闈」);北里(妓院);北闕(皇宮。借指帝王);北鄙(北方的邊邑);北雍(北京的國子監);北邙鄉女(代指死去的女性);北津(北方的渡口)

(3) 敗逃的軍隊
燕兵獨追北,入至臨淄。——《戰國策·燕策一》

(4) 姓

詞性變化

běi

〈動詞〉

(1) 敗北
連戰皆北。——《史記·項羽本紀》
魯人從君戰,三戰三北。——《韓非子·五蠹》

(2) 敗逃
追亡逐北,伏尸百萬。——漢· 賈誼《過秦論》

(3) 另見 bèi

造詞

北半球 běibànqiú

地球赤道以北的一半

北邊 běibiān

(1)見「北1」
(2)北部地區,在中國指黃河流域及其以北的地區

北兵 běibīng

指元兵(南宋時)
時北兵已迫修門外。——宋·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北部 běibù

(1)
(2)在某一明指或隱含的定向點以北的地區或國家
(3)泛指一地、一國的北方地區

北辰 běichén

即北極星
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論語·為政》

北大荒 běidàhuāng

舊指黑龍江省嫩江流域、黑龍江谷地和三江平原廣大荒蕪地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進行開墾,已建立密山、合江、黑河等墾區。盛產小麥、大豆、甜菜等

北狄 běidí

古代北方少數民族的統稱
唯北狄(此指北魏)野心,掘(同「倔」)強(jiàng)沙塞之間。——南朝齊·丘遲《與陳伯之書》

北斗,北斗七星 Běidǒu,Běidǒuqīxīng

大熊星座的一部分恒星,七顆亮星在北天排列成斗(或勺)形。七顆星名是天樞、天璇、天璣、天權、玉衡、開陽和搖光。前四顆稱「斗魁」,又名「璇璣」;后三顆稱「斗柄」,又名「玉衡」。此七星即大熊座α、β、γ、δ、ε、ζ和η,除天權(δ)是三等星以外,其余六顆都是二等星。北斗七星常被當作指示方向和認識星座的重要標志

北伐戰爭 Běifá Zhànzhēng

1926-1927年中國共產黨和國民黨合作進行的反對北洋軍閥的戰爭。簡稱北伐

北方 běifāng

(1)向北的方向;地球北極的方向
(2)特指中國黃河以北的地區
北方有侮臣者。——《墨子·公輸》
且北方之人,不習水戰。——《資治通鑒》

北方方言 běifāng fāngyán

(1)見「北方話」
(2)在美國從新澤西中部伸向西北,越過賓夕法尼亞的北部諸縣,并且通過俄亥俄北部、印第安納和伊利諾斯的一條線以北地區講的英語方言

北方話 běifānghuà

漢語最大的一種方言。現代漢民族共同語的基礎方言。以黃河流域為中心,分布于東北和長江流域中部及西南各省(包括四川、云南、貴州、湖南西北部和廣西北部的方言),使用人數約占漢族全部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北方話內部一致性很強,根據部分分支,一般又分為北方、西北、西南、江淮等四個次方言

北方人 běifāngrén

(1)北部地區(如中國、北歐或加拿大北部)的本地人或居民
(2)北方的本地人或居民;尤指美國北方各州的本地人或居民

北風 běifēng

(1)從北方吹來的風。亦指寒冷的風
(2)尤指[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以西的]大平原上突然的強北風或得克薩斯以及墨西哥灣上和西加勒比海的同樣的風
(3)
(4)一種強北風,尤指墨西哥或中美的
(5)西班牙的冬季北風

北瓜 běigua

亦稱「南瓜」

北關 běiguān

南宋首都臨安城的北門
使北營,留北關外,為一卷。——宋·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更多造詞

康熙字典

【子集下】【匕字部】北 ·康熙筆畫:5 ·部外筆畫:3

〔古文〕【唐韻】博墨切【集韻】【韻會】必墨切【正韻】必勒切,綳入聲。【說文】乖也。從二人相背。【徐曰】乖者,相背違也。【史記·魯仲連傳】士無反北之心。【玉篇】方名。【史記·天官書】北方水,太隂之精,主冬,曰壬癸。【前漢·律歷志】太隂者北方。北,伏也。陽氣伏于下,于時爲冬。又【廣韻】奔也。【史記·管仲傳】吾三戰三北。又【集韻】補妹切【韻會】蒲妹切,音背。【集韻】違也。【正韻】分異也。【書·舜典】分北三苗。【註】分其頑梗,使背離也。

說文解字

【卷八】【北部】

也。從二人相背。凡北之屬皆從北。博墨切

同音字

最近查詢漢字

按讀音檢索漢字

按部首檢索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