味字意思和解釋
味
基本字義解釋
● 味
◎ 舌頭嘗東西所得到的感覺:味覺。味道(亦指興趣)。滋味。
◎ 鼻子聞東西所得到的感覺:氣味。香味兒。
◎ 情趣:趣味。興味。意味。津津有味。
◎ 體會,研究:體味。耐人尋味。
◎ 量詞,指中草藥的一種:五味藥。
英文翻譯
taste, smell, odor; delicacy
詳細字義解釋
◎ 味
〈名詞〉
(1) (形聲。從口,未聲。本義:滋味)
(2) 同本義
味,滋味也。——《說文》
以五味五谷五藥養其病。——《周禮·疾醫》
味者,氣之父母也。——《鹖冠子·泰錄》
五味六和十二食。——《禮記·禮運》
一鑊之味。——《呂氏春秋·察今》
其味皆苦。——明·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味亦苦。
味苦而微辛。
(3) 又如:味如嚼蠟(比喻詩文枯燥,讀后令人心情不舒);入味(有滋味);味口(猶胃口。指食欲);味欲(對美味的嗜好);口味(飲食品的滋味)
(4) 食物
食不二味,坐不重席。——《韓非子》
(5) 體味;體會。如:味精(體味精深)
(6) 佛教語。六塵之一。如:味塵(佛教謂六塵之一。謂飲食之五味能使人起貪欲而污真性,故謂味塵)
(7) 旨趣;意義。如:情味(情調意味);韻味(含蓄的意味);味況(情味和情狀);味外味(文字言辭之外的意境、情味)
(8) 氣味。如:茉莉花的香味
詞性變化
◎ 味
〈動詞〉
(1) 辨別滋味;品嘗。如:品味(品嘗);味賞(玩味欣賞)
(2) 用心通過閱讀和思考、觀察和實驗求得知識。如:味覽(用心細覽)
◎ 味
〈量詞〉
——用于中藥配方藥物的一種為一味
加入幾味祛風的藥。——《儒林外史》
造詞
◎ 味道
(1)滋味
櫻桃的味道真好
(2)意味;趣味
這首詩寫得有點味道
(3)體味道理
味道守真
(4);體味道的哲理
◎ 味感
辨別味道的能力
◎ 味精,味素,味之素
調味品,白色粉末狀結晶,放在菜或湯里使有鮮味
◎ 味覺
味覺感受器受到化學物質刺激后在味覺中樞引起的感覺,由酸、甜、苦、咸四種基本感覺組成
◎ 味蕾
舌、軟腭、咽等處粘膜上皮內的味覺感受器
◎ 味美思
即苦艾酒。一種以苦艾等香草加味的白葡萄酒,通常于餐前飲用
◎ 味同嚼蠟
形容沒有味道,多指文章或言語乏味,毫無生氣和感染力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字部】味 ·康熙筆畫:8 ·部外筆畫:5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無沸切,音未。【說文】滋味也。【玉篇】五味,金辛木酸水鹹火苦土甘。【禮·王制】五味異和。 又【老子·道德經】味無味。【列子·天瑞篇】有味者,有味味者。【後漢·郞顗傳】含味經籍。 又五味,藥名。【抱樸子·僊藥篇】移門子服五味子十六年,色如玉女。【本草綱目】作菋。 又【集韻】莫拜切,音。飮食之味。 又莫珮切,音妹。器光澤也。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益州郡味縣。【註】孟康曰:味音昧。 又【釋文】亡曷反,音沫。【禮·檀弓】瓦不成味。【註】味當作沫。沫靧也。○按《集韻》《類篇》引《禮·檀弓》瓦不成味,作莫佩切,而《釋文》則止亡曷反一音,今兩存之。
說文解字
【卷二】【口部】味
滋味也。從口未聲。無沸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