囋字意思和解釋
囋
基本字義解釋
詳細字義解釋
◎ 囋
〈形容詞〉
(1) 多言
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荀子》
(2) 另見
◎ 囋
〈動詞〉
(1) 譏嘲
囋,譏囋,嘲也。——《廣韻》
(2) 又如:囋念(狡猾)
(3) 夸贊
癡珠囋聲好,跨進屏門。——《花月痕》
(4) 另見
康熙字典
【丑集上】【口字部】囋 ·康熙筆畫:22 ·部外筆畫:19
【集韻】才達切,音巀。【博雅】嘈囋,聲也。【陸機·文賦】務嘈囋而妖冶。【註】蒼曰:嘈啈,聲貌。啈與囋囐同。【集韻】或作囐啐。 又【廣韻】嘈囋,鼓聲。 又【北魏書·西域傳】波斯國人號王曰醫囋。 又【集韻】子末切,音拶。聲多也。 又【類篇】才贊切,音。譏也。【集韻】書作。 又【集韻】千安切。同餐。吞也。 又【正韻】與賛讚同。【荀子·勸學篇】問一而告二,謂之囋。【註】囋卽讚字,謂以言強讚助之。 又【類篇】在坦切,音囋。嘲也。◎按各韻書或作,皆重文。字從兓作,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