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字意思和解釋
審
基本字義解釋
● 審(審)
◎ 詳細,周密:審慎。審視。
◎ 仔細思考,反復分析、推究:審查。審定。審訂。審核。審美。審計。審評。審時度勢。
◎ 訊問案件:審理。審判。審訊。公審。
◎ 知道:不審近況如何?
◎ 一定地,果然:審如其言。
英文翻譯
examine, investigate; judge
詳細字義解釋
◎ 審 審
〈動詞〉
(1) (會意。從宀番。宀房屋。番,獸足。屋里有獸足印,能仔細分辨。簡體字從宀申聲。本義:詳究;考察)
(2) 同本義
審,謂詳觀其道也。——《荀子·非相》
聞而審,則為福矣。——《呂氏春秋·察傳》
故審堂下之陰,而知日月之行,陰陽之變。——《呂氏春秋·察今》
直以不能內審諸己,外受流言,沉迷猖獗,以至于此。——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
(3) 又如:審時(詳察時令);審物(詳察物情);審形(詳察實情);審決(審察決定);審機而行(詳細、周密地進行分析研究,把握好時機再行動);審別(審察辨別);審勢(審察形勢)
(4) 知道,知悉
審,知也。——《類篇》
審矣,何足怪乎?——司馬遷《報任安書》
君子審禮。——《史記·禮書》
陛下連降三詔,召臣回朝,未審圣意為何?——《三國演義》
(5) 又
今投使君,共圖大事,未審尊意如何?
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6) 又如:審悉(詳細了解)
(7) 審核,審查,檢查核對
為人主計者,莫如先審取舍。——漢·賈誼《過秦論》
(8) 又如:審考(審查);審合(審查驗證);審決(審查決定);審覆(審查;審察);審釋(審查釋放);審端(檢查修正);審分(審定名分、職分);審律(審定樂律);審音(審定字的讀音)
(9) 審訊;審判
余經秋審,皆減等發配。——清·方苞《獄中雜記》
(10) 又如:審斷(審判裁決);審究(審問查究);審擬(審問擬罪);審鞫(審訊);審錄(審訊);審語(審判結論);審質(審問)
(11) 詢問,打聽清楚
十一娘亦審里居。——《聊齋志異》
詞性變化
◎ 審 審
〈副詞〉
(1) 真實;確實
先生在兵間,審知故揚州閣部 史公果死耶,抑未死耶?—— 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2) 詳盡,仔細
等于己者,問焉以資切磋,所謂交相問難,審問而明辨之也。——清· 劉開《問說》
(3) 又如:審觀(仔細觀察);審圖(周密謀劃;仔細考慮);審畫(填重籌劃);審度(詳細考量);審顧(仔細察看);審慮(仔細考慮);審詳(仔細審察);審酌(仔細斟酌);審注(仔細觀察;細看);審求(仔細探求);審謀(周密謀劃);審省(詳細省察);審稽(詳細考查);審說(詳細解說);審辨(審慎辨別);審當(周密而確當)
◎ 審 審
〈形容詞〉
(1) 慎重,小心謹慎
言審莫過圣人。——王充《論衡》
(2) 又如:審練(審慎精細)
(3) 確切
稱言命者,有命審矣。——王充《論衡》
(4) 又如:審期(確切的日期)
(5) 正,不偏斜
本不審,雖堯舜不能以治。——《呂氏春秋》
(6) 固定;安定
故水之守土也審,影之守人也審,物之守物也審。——《莊子》
造詞
◎ 審查
檢查、分析、核對有關情況
審查屬實
凡是人類社會所創造的一切,他都用批判的態度加以審查,任何一點也沒有忽略過去。——《論學習共產主義》
◎ 審察
(1)仔細地察看
審察詳情
(2)審查
◎ 審處
(1)審判罪犯并加以處理
交由人民法院審處
(2)對事情進行審查并加以處理
◎ 審諦
仔細地看
審諦之,短小,黑赤色,頓非前物。——《聊齋志異·促織》
◎ 審訂
審查修改
審訂教材
◎ 審定
審查決定
計劃已由委員會審定
◎ 審讀
審閱
審讀稿件
◎ 審度
認真察看并估量
作戰前要先審度時勢
◎ 審改
審查并進行修改
審改文件
◎ 審干
審查干部
◎ 審稿人
閱讀并評價手稿的人(如審定可能用于出版或用作電影或劇本的材料)
◎ 審核
審查核定
這些數字必須加以審核
對于材料的準確性進行必要的審核,這可以算是考據工作。——《義理、考據和辭章》
◎ 審計
審查核定財政收支、預算、決算等
◎ 審結
審判結案
該案已經審結
◎ 審理
審查和處理案件
審理案件
◎ 審美
(1)關于或論述美學或其主題的
審美哲學家
(2)鑒別和領會事物或藝術品的美
審美觀點
你在這里也不能不驚嘆群眾審美的眼力。——《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