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字意思和解釋
寇
基本字義解釋
● 寇
◎ 盜匪,侵略者,亦指敵人:盜寇。賊寇。
◎ 侵略者來侵犯:寇邊。
◎ 姓。
英文翻譯
bandits, thieves; enemy; invade
詳細字義解釋
◎ 寇
〈動詞〉
(1) (會意。從宀(
),表示與室家房屋有關,從元(人),從攴( ),表示持械擊打。意思是手持器械的人,侵犯到房子里來打人。本義:入侵;侵犯)(2) 同本義
寇,暴也。與敗賊同義(朋侵)。——《說文》
寇賊奸宄。——《書·舜典》。傳:「群行攻劫曰寇。」鄭注:「強取為寇。」
凡兵作于內為亂,于外為寇。——《左傳·文公七年》
大兵不寇。——《呂氏春秋·貴公》
匈奴背叛不臣,數為寇暴于邊鄙。——《鹽鐵論·本議》
吐蕃發十萬兵寇西川。——《資治通鑒》
(3) 又如:寇戎(來犯的敵軍);寇虐(侵掠殘害之行)寇鈔(攻劫掠奪);寇剽(搶劫);寇鈔(亦作「寇抄」。劫掠);寇攘(劫掠;侵擾);寇竊(搶劫;盜竊)
(4) 砍伐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莊子·人間世》
詞性變化
◎ 寇
〈名詞〉
(1) 入侵者
西山寇盜莫相侵。——杜甫《登樓》
(2) 敵人
豈可復留此殘寇,使長為國家之憂者。——《資治通鑒》
(3) 賊兵,敵軍
在宋城上而待 楚寇矣。——《墨子·公輸》
今寇眾我寡。——《資治通鑒》
(4) 又如:寇亂(外寇與內亂。兵起于外為寇,起于內為亂)
(5) 盜匪
北與寇往來其間。——宋· 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6) 又如:寇逆(賊寇,叛逆);寇劫(指行劫的群盜);寇戎(匪患與戰爭);寇奸(寇賊奸宄)
(7) 姓
造詞
◎ 寇邊
敵人侵犯邊境
◎ 寇仇
仇人;仇敵
康熙字典
【寅集上】【宀字部】寇 ·康熙筆畫:11 ·部外筆畫:8
【唐韻】苦切【集韻】【韻會】【正韻】丘切,音扣。【說文】暴也。從攴從完,當其完聚而寇之也。攴,擊也。會意。【廣韻】鈔也。【增韻】仇也,賊也。【易·蒙卦】不利爲寇,利禦寇。【詩·大雅】式遏寇虐。【書·舜典】寇賊姦宄。【註】羣行攻刼曰寇,殺人曰賊。又【左傳·文七年】兵作於內爲亂,於外爲寇。 又【周禮】司寇,秋官,主戮理官也。 又【揚子·方言】凡物盛,多謂之寇。【郭璞註】今江東有小鳧,其多無數,俗謂之寇鳧。 又姓。宋有寇準。 【歐陽氏曰】俗作,非。
考證:〔【郭璞註】今江東有小鳧,其多無數,俗謂之寇。〕 謹照原文寇字下增鳧字。
說文解字
【卷三】【攴部】寇
暴也。從攴從完。苦候切〖注〗徐鍇曰:「當其完聚而欲寇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