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字意思和解釋
影
基本字義解釋
● 影
◎ 物體擋住光線時所形成的四周有光中間無光的形象,亦指不真切的形象或印象:人影。花影。倒影。幻影。影壁。影響。影射(借甲指乙,或暗指某人其事)。無影無蹤。影影綽綽(模模糊糊,不真切)。捕風捉影。含沙射影(喻暗地里誹謗中傷)。
◎ 形象:攝影(照相)。留影。剪影。影印。影像。
◎ 描摹:影寫。影抄。影宋本。
◎ 指「電影」:影評。影院。影片。影視(電影和電視)。影壇。
英文翻譯
shadow; image, reflection; photograph
詳細字義解釋
◎ 影
〈名詞〉
(1) (形聲。從彡,景聲。彡(
),毛飾花邊形。本義:影子;因擋住光線而投射的暗影)(2) 同本義
影,形影。——《廣韻》
猶表之與影。——《呂氏春秋·功名》
吾日悠悠慚于影。——《淮南子·修務》
(3) 字本作「景」
二子乘舟,汛汛其影。——《詩·邶風·二子乘舟》。疏:「景,指舟影。」
罔兩問于景。——《淮南子·道應》
正日景以求地中。——《周禮·大司徒》。釋文:「景,本或作影。」
影布石上,佁然不動。——唐·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4) 又如:影燈(點火取影的彩燈);影不離燈(緊密地連在一起);影形不離(形影不離。比喻關系密切);影柱(古代測日影、定時刻的表柱。引申指法規、標準);影表(即圭表。為古代測度日影的天文儀器);影子花(影蹤);影兆(蹤影);影附(謂如影附形);影神(迷信謂人影有神靈主之,故稱);影從(如影隨形。形容迅速依附、追隨);影影(身影);影蹤(身影,蹤跡);湖光塔影;影娥池(漢代未央宮中池名。本鑿以玩月,后以指清澈鑒月的水池)
(5) 圖繪的佛像或人物肖像
三有佛影,煥若真容,相好具足,儼然如在。——唐·玄奘《大唐西域記》
毀神影,壞屋舍。——《南史》
寫了武松鄉貫年甲,貌相模樣,畫影圖形,出三千貫信賞錢。——《水滸傳》
(6) 又如:影身(畫像);影圖(畫像);影殿(寺廟中供奉神佛的殿堂);影室(影堂。寺廟道觀供奉佛祖、尊師真影之處);影神(指遺像;畫像)
(7) 照片。如:合影;影集
(8) 痕跡,某物經過后留下的一條線或蹤跡。如:影子花(影蹤);影跡(蹤跡;線索)
詞性變化
◎ 影
〈動詞〉
(1) 遮蔽;遮蓋。如:影屏(門內做屏障用的屏風);影蔽(掩蔽;隱匿)
(2) 影射。如:影子語(含蓄影射的言語、議論);影帶(猶影射)
(3) 假冒
雖有富戶,或投名于勢要,以求影庇。——《舊五代史·唐莊宗紀》
(4) 又如:影射(假冒他人字號、招牌;以假充真);影庇(將戶籍或土地財產虛掛在權勢人家名下,以逃避徭役稅收);影占(虛占人戶或財產,使逃避賦役、稅收)
(5) 隱藏
只見對面松林里影著一個人在那里舒頭探腦價望。——《水滸傳》
(6) 又如:影著(隱著;藏著);影射(暗中耍手腕)
(7) 照射
朵朵祥光捧圣,影遍了世界。——《西游記》
(8) 描摹;影印。如:影宋元本或校宋元本的書籍
(9) 晃動
先把拳頭虛影一影,便轉身,卻先飛起左腳,踢中了。——《水滸傳》
造詞
◎ 影本
[書籍碑貼等]用影印、復印、照相或臨摹真跡復制而成的副本
◎ 影壁
(1)大門內或屏門內的做屏蔽的墻壁,也有木制的,下有底座,可以移動,上面像屋脊
(2)指塑有各種形象的墻壁
◎ 影調
印制的畫片中各個部分相對的深黑程度或色彩強度
◎ 影調劇
一種新的地方戲曲劇種,在唐山皮影戲調子的基礎上發展而成。流行于河北唐山一帶
◎ 影跡
痕跡;蹤影
又一天過去了,哪里都沒有他的影跡
◎ 影集
電視連續劇
◎ 影集
貼照片的簿冊
◎ 影劇
電影和戲劇
◎ 影劇院
既可放映電影,又可演戲的場所
◎ 影迷
喜歡看電影而入迷的人
◎ 影片
(1)
(2)放映的電影
故事影片
(3)電影膠片
◎ 影評
對電影創作或表演進行評論的文章
◎ 影區
常用于水下或大氣中,按幾何聲學理論,指聲波達不到的區域
◎ 影射
借此指彼;暗指(某事,某人)
把一團美意看作不良之心,捉雞罵狗,言三語四,影射的發作了一場。——《醒世恒言》
◎ 影視
電影和電視的合稱
◎ 影堂
舊時供奉神佛或陳設祖先圖像的廳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