恧字意思和解釋
恧
基本字義解釋
● 恧
◎ 慚愧:愧恧。
詳細字義解釋
◎ 恧
〈形容詞〉
(1) 自愧
恧,慚也。從心,而聲。——《說文》
山之東西,自愧曰恧。——《方言六》
茍中情之端直兮,莫吾知而不恧。——《后漢書·張衡傳》
處之不慚恧。——《漢書·王莽傳上》
內負宿心,外恧良朋。——嵇康《幽憤歌》
(2) 又如:恧顏(慚愧);恧步(惶愧卻步);恧怩(慚愧忸怩);恧恧(慚愧的樣子);恧然(慚愧的樣子);恧縮(慚愧而畏縮)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字部】恧 ·康熙筆畫:10 ·部外筆畫:6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女六切,音忸。【說文】慙也。從心而聲。【徐曰】心挫衂也。【小爾雅】心愧爲恧。【揚子·方言】山之東西,自愧曰恧。 又葉女力切,音匿。【張衡·思賦】夕惕若厲以省諐兮,懼余身之未敕。茍中情之端直兮,莫吾知而不恧。 又或作忸。【六書精蕰】從而從心。髡首而心懷慙也。
說文解字
【卷十】【心部】恧
慙也。從心而聲。女六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