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托字意思和解釋

基本字義解釋

tuō ㄊㄨㄛˉ

◎ 用手掌承著東西:兩手著下巴。

◎ 陪襯,鋪墊:襯。烘

◎ 承著器物的東西:盤。

◎ 寄,暫放:身;跡(均指遁居深山寄身于世外,以逃避世事)。

◎ 請別人代辦:委。拜。囑

◎ 借故推委或躲閃:推故。

◎ 信賴,憑借:名。庇。

◎ 壓強單位。

英文翻譯

to hold up with palm; to support, rely on

詳細字義解釋

tuō

〈動詞〉

(1) 推。同「拓」
托,推也。——《玉篇》
拓,手推物也。或作托。——《集韻》

(2) 用手掌附著或承著。如:托缽(手托缽盂。指齋人赴齋堂吃飯或向施主乞食。缽,意為應器。比丘的食器);托著盤子;托著下巴;兩手托腮

(3) 泛指承托。支持使穩定在某一高度的位置。如:托架(支撐重物的架子)

(4) 用作…的襯里。如:托一層紙

詞性變化

tuō

〈名詞〉

(1) 承托某些器物的座兒。如:茶托;花托兒;盞托;托子(承物的器具。即承盤。也叫托兒)

(2) 安裝步槍、獵槍的槍筒、接受器和其他裝置的木頭制作的供端起來瞄準射擊的部件。如:槍托

(3) 壓力單位,等于1333.2巴,為0°C和標準重力下1毫米汞柱的壓力

tuō

〈動詞〉

(1) (形聲。左形,右聲。本字是「乇」( zhé),小篆字形,象形。象初生的嫩芽,「一」表地面,枝葉有根,有所寄托。后加「手」作「托」。漢字簡化后,「托」又兼代「託」字。本義:寄托)

(2) 同本義
託,寄也。——《說文》
東方不可以託些。——《楚辭招魂》
託山阪以孤魂。——《文選·張衡·思玄賦》
久矣,予之不托于音也。——《禮記·檀弓下》
自托于趙。——《戰國策·趙策》
豈足托乎。——《資治通鑒》

(3) 又如:托身(寄身);托心(寄托心意);托情(寄情);托意(寄托心意);托言(寄托言辭);托附(寄托,依附);托宿(寄宿);托食(寄食)

(4) 交付委托
未填溝壑而托之。——《戰國策·趙策》
托臣以討賊。——諸葛亮《出師表》
家書一篋托焉。——清· 梁啟超《譚嗣同傳》
將身后托汝。——清· 袁枚《祭妹文》

(5) 又如:托實(托重于人;不客氣);托命(托寄生命);托音(寄托音信);托意(借事物以寄托感情);托體(委身。委托身體);托附(委任,受托);托始(托事而有所起始。后來也稱開始為托始);托寄(委托,交付)

(6) 假托 [言辭、 理由]
凡敗法之人,心設詐托物以來親。——《韓非子·飾邪》
外托服從之名。——《資治通鑒》
托名漢相。
托于柑以諷。——明· 劉基《賣柑者言》

(7) 又如:托言(借口);托病不來;托天(假托天命);托事(假藉事故);托善(假托美善);托諷(藉事物以為諷喻);托寓(藉以寓意);托之空言(無事實為證的言論)

(8) 依靠;憑借。如:托庇粗安(托人福庇,過著清閑而安適的生活);托足(立足;容身);托大(托身于高位而不被世俗糾紛所糾纏);托名(依托他人高名,借以顯揚己名);托承(依附承受);托援(依托而得到幫助)

(9) 請求。如:托人;托你一件事

造詞

托庇 tuōbì

依仗他人權勢的蔭庇

托病 tuōbìng

假托有病
托病離席

托詞 tuōcí

(1)借口
這只不過是西班牙人提出的一種捏造和托詞
(2)作為借口或辯解而提出或利用的某一個事物

托詞,托辭 tuōcí,tuōcí

找借口
予謂此反間也,否則托辭以逐客也。——文天祥《指南錄·自序》
托詞謝絕

托地 tuōde

突然;猛然
他托地站起來,拔腿就走

托兒所 tuō’érsuǒ

用于照顧和培養嬰幼兒的地方;公共場所中因父母不在而由受過訓練的服務人員臨時照顧孩子們的房間或地方

托爾斯泰 Tuō’ěrsītài

(1828—1910)俄國作家、道德思想家、改革家,代表作品有《戰爭與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復活》等

托福 tuōfú

依賴別人的福庇,使自己幸運。多用于回答別人的問候
我托福您身體好

托福 tuōfú

美國教育考試中心(EducationalTestingService)主辦的對非英語國家學生進行的英語水平考試

托付 tuōfù

交付;委托
托付不效。——諸葛亮《出師表》
把我的寶貴花兒托付給一個人

托孤 tuōgū

以遺孤相托

托故 tuōgù

推托于某種原因

托管 tuōguǎn

由聯合國委托一個或幾個會員國在其監督下管理還未獲得自治權的地區

托疾 tuōjí

稱病推托

托架 tuōjià

裝載重物的裝輪子的支架

托靠 tuōkào

依靠
托靠你給咱們拿點主意

更多造詞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字部】托 ·康熙筆畫:7 ·部外筆畫:3

【集韻】【韻會】闥各切。同拓。見拓字註。 又不托,與餺飥通。【五代史·李茂貞傳】一日食粥,一日食不托。【歐陽脩·歸田錄】唐人謂湯餠爲不托。 又柈名。宋曰托子,今曰托盤。

同音字

最近查詢漢字

按讀音檢索漢字

按部首檢索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