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字意思和解釋
抑
基本字義解釋
● 抑
◎ 壓,壓制:抑制。抑止。壓抑。抑強扶弱。抑揚(a.音調的高低起伏;b.沉浮;c.褒貶)。
◎ 憂悶:抑郁。抑塞( )。
◎ 文言連詞(a.表選擇,相當于或是、還是,如「抑或」;b.表轉折,相當于可是、但是,如「多則多矣,抑君似鼠」)。
◎ 文言發語詞:「抑齊人不盟,若之何」。
◎ 古同「噫」,嘆詞。
同義字、反義字
英文翻譯
press down, repress; curb, hinder
詳細字義解釋
◎ 抑
〈動詞〉
(1) (本寫作「歸」。會意。小篆字形,象用手抑人使跽。本義:按,向下壓)
(2) 同本義
抑之欲其奧。——唐·柳宗元《柳河東集》
(3) 又如:抑按(按壓);抑首(按其首);抑搔(按摩抓搔);抑揚(按下與上舉)
(4) 抑制
抑其兼并。——清·洪亮吉《治平篇》
不可遏抑。——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5) 又如:抑勒(壓制被扣);抑情(克制感情);抑引(抑制情欲而導之以善);抑末(抑制商賈);抑志(抑制自己的志向);抑枉(抑制邪辟);抑削(抑制削弱);抑挫(抑制折挫)
(6) 貶
教之春秋,而為之聳善而抑惡焉。——《國語·楚語上》
(7) 又如:抑卑(貶低);抑貶(貶低);抑退(黜退;貶退);抑損(貶低;貶損);抑黜(亦作「抑絀」。貶廢;排斥)
(8) 阻止。如:抑割(遏止舍棄);抑阻(阻撓;阻止)
(9) 強行;強迫
乙卯,詔諸路散青苗錢,禁抑配。——《宋史·神宗紀二》
(10) 又如:抑配(強行分配);抑勒(強逼;壓制);抑逼(強迫);抑留(強行留住);抑掠(強奪);抑買(強行購買);抑奪(剝奪;強行奪取);抑糴(強行收購糧食)
(11) 憂郁。如:抑抑(憂郁的樣子);抑悒(憂郁)
詞性變化
◎ 抑
<連>
(1) 或是,還是
抑其無取。——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抑未死耶。——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吾能之乎?抑汝能之乎?——清· 林覺民《與妻書》
(2) 但是;不過
抑愈所謂。——唐· 韓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抑不知生。
抑又有難。
(3) 又如:抑豈(難道);抑且
(4) 而且
非獨曉其文,抑亦深其義。——《太平廣記》
(5) 又如:抑且(而且)
◎ 抑
<副詞>
表示推測,可譯為「或許」、「也許」
抑本其成。——宋· 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 抑
<語氣詞>
用在句首,無義
抑又聞之。——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造詞
◎ 抑或
或是;還是
不知他們是贊成,抑或是反對
◎ 抑菌作用
抑制細菌生長的作用
◎ 抑揚
(1)音調有節秦地或高或低
抑揚中散曲,漂泊孝廉船。——溫庭筠《感舊陳詩》
(2)浮沉,進退。指處世態度
進退屈伸,與時抑揚。——張衡《南都賦》
(3)褒貶,指對人的評議
外相抑揚,內相附會。——《北史·甄琛傳》
(4)文氣起伏
辭旨抑揚,悲而不傷
◎ 抑揚頓挫
高低起伏,停頓轉折。形容音樂悅耳動聽或文章或詩文可讀性強,朗朗上口,音調鏗鏘有韻
只是到后來,那抑揚頓挫,入耳動心。——《老殘游記》
◎ 抑亦
副詞,表示推測,可譯為「也許」、「或許」
抑亦人謀也。——《三國志·諸葛亮傳》
◎ 抑郁
憂憤煩悶
抑郁成疾
◎ 抑止
制止;遏止
◎ 抑制
約束;壓制
抑制細菌繁殖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字部】抑 ·康熙筆畫:8 ·部外筆畫:4
【唐韻】於力切【集韻】【韻會】乙力切,音億。【說文】按也。【史記·三王世家】緣恩寬忍,抑案不揚。 又愼密也。【詩·小雅】威儀抑抑。 又治也,塞也。 又屈也,逼也。【禮·學記】君子之教喩也,強而弗抑。【疏】但勸強其神識,而不抑之令曉也。【楚辭·懷沙】俛屈以自抑。 又遏也,止也。【史記·平準書】抑天下物,名曰平準。【後漢·明帝紀】章奏若有過稱虛譽,尚書宜抑而不省。 又美也。【詩·齊風】抑若揚兮。【疏】揚是顙之別名。抑爲揚之貌。 又損也,退也。【後漢·蔡邕傳】人自抑損,以塞咎戒。又【班固·傳論】固之序事,不激詭,不抑抗。【註】抑,退也。抗,進也。通作挹。 又轉語,亦然之辭。【詩·鄭風】抑磬控忌。 又發語辭。【詩·小雅】抑此皇父。【王應麟·詩攷】韓詩,抑,意也。 又詩篇名。【楚語】衞武公作懿,戒以自儆。【註】大雅抑之篇,懿讀曰抑。 【說文】從反印,或從手作。隷作。今文省作抑。字從扌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