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旗字意思和解釋

基本字義解釋

qí ㄑㄧˊ

◎ 用布、紙、綢子或其他材料做成的標識,多是長方形或方形:子。幟。號。艦。手。

◎ 中國清代滿族的軍隊編制和戶口編制(共分八旗,后又建立蒙古八旗,漢軍八旗),特指屬于滿族的:人(滿族人)。籍。袍。

◎ 中國內蒙古自治區的行政區劃,相當于縣。

英文翻譯

banner, flag, streamer

詳細字義解釋

〈名詞〉

(1) 同本義
旗,熊旗五游,以象罰星,士卒以為期。——《說文》
熊虎曰旗。——《廣雅》
師都建旗。——《周禮·春官》
熊虎為旗及國之大閱。——《周禮·司常》
望其旗靡。——《曹劌論戰》

(2) 泛指各種旗幟
斬木為兵,揭竿為旗。——賈誼《過秦論》
以為旗章。——《禮記·月令》
旗所以立兵也,所以利兵也,所以偃兵也。——《管子·兵法》

(3) 又如:旗纛(古代軍隊和儀仗隊用的大旗);旗牌(擔任傳遞號令等的武吏);旗鼓(指槍棒等武藝的架式、門戶);旗頭(旗手);旗麾(將旗)

(4) 表識,標志。如:旗亭(酒樓。懸旗為酒招);旗望(酒旗);旗麾(將旗)

(5) 清代以旗幟的名色作為區別的兵民一體的組織[「Eightbanners」oftheMannationalityintheQingDynasty]。如:旗丁(滿族士兵);八旗;旗田(清朝旗人的田地);旗兵(八旗兵丁);旗官(旗人之為官者);旗校(旗軍的校官)

(6) 內蒙古自治區的行政區劃單位,相當于縣

(7) 假借為「箕」。箕宿。二十八星宿之一
壽于旗翼。——《荀子·富國》

詞性變化


〈動詞〉
號令
昔舜欲旗古今而不成。——《呂氏春秋·諭大》

造詞

旗布 qíbù

一種輕薄松軟的平紋織物,主要用作制旗和節日裝飾織物

旗幅 qífú

一面伸開的旗子從旗桿算起的長度

旗桿 qígān

升旗于其上的桿子

旗鼓 qígǔ

旗和鼓。古時軍中用以發號施令
故國之旗鼓。——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

旗鼓相當 qígǔ-xiāngdāng

比喻雙方力量不相上下
這兩支足球隊旗鼓相當,打得十分激烈

旗號 qíhào

標明軍隊名稱或將領姓氏的旗子,現用來比喻某種名義
他打著援助的旗號,干著破壞的勾當

旗艦 qíjiàn

載有海軍將官或艦隊、分艦隊司令官并懸掛其旗幟的軍艦

旗開得勝 qíkāi-déshèng

戰旗一展開就取勝,比喻一舉成功或事情一開始就取得成果
人人奮勇,個個英雄,端的是旗開得勝,馬到成功。——關漢卿《五侯宴》

旗滿 qímǎn

八旗滿洲。清代軍制分八旗,每旗又分滿洲、蒙古、漢軍等旗
旗滿官兵。——《廣東軍務記》

旗袍 qípáo

中國婦女穿的傳統長衫

旗人 qírén

舊稱清代隸屬八旗的人

旗手 qíshǒu

舉著旗走在行列前面的人,比喻領導人或先行者

旗下 qíxià

屬下
他旗下的山頂酒店一直生意興隆

旗幟 qízhì

(1)各種旗子的總稱
鮮紅的旗幟迎風飄揚
(2)比喻有代表性的某種思想、學說或政治力量

旗子 qízi

同「旗」

康熙字典

【卯集下】【方字部】旗 ·康熙筆畫:14 ·部外筆畫:10

【唐韻】【集韻】【韻會】渠之切【正韻】渠宜切,音奇。【說文】熊旗五游,以象罰星,士卒以爲期。【釋名】熊虎爲旗,軍將所建,象其猛如虎,與衆期其下也。【周禮·春官·司常】熊虎爲旗。【又】師都建旗。【註】畫熊虎者,鄕遂出軍賦,象其守猛莫敢犯也。 又【左傳·閔二年】佩衷之旗也。【註】旗,表也。 又星名。【史記·天官書】東北曲十二星曰旗。【註】兩旗者,左旗九星,在河鼓左也。右旗九星,在河鼓右也。皆天之鼓旗,所以爲旌表。 又姓。【廣韻】齊卿子旗之後,漢有九江太守旗光。 又與箕同。【荀子·富國篇】則國安於盤石,壽於旗翼。【註】旗,讀爲箕。箕翼,二十人宿名。 又【韻補】葉渠尤切。【班固·西都賦】乗輚輅,登龍舟,張鳳蓋,建華旗。○按《說文》旗從其聲,訓熊旗五游,以象罰星,士卒以爲期也。旂從,斤聲,訓旗有衆鈴以令衆也。分旗,旂爲二。《正字通》云:周禮九旗所畫異物,所建異名,各有等差。雖旌旄之通稱,而制度自別,未可合爲一也。

說文解字

【卷七】【部】

熊旗五游,以象罰星,士卒以爲期。從其聲。《周禮》曰:「率都建旗。」渠之切

同音字

最近查詢漢字

按讀音檢索漢字

按部首檢索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