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既字意思和解釋

基本字義解釋

jì ㄐㄧˋ

◎ 動作已經完了:往不咎。而。

◎ 已經:成事實。定。

◎ 常與「且」、「又」連用,表示兩者并列:快又好。

英文翻譯

already; de facto; since; then

詳細字義解釋

〈動詞〉

(1) (會意。甲骨文字形,左邊是食器的形狀,右邊象一人吃罷而掉轉身體將要離開的樣子。本義:吃罷,吃過)

(2) 同本義
既,小食也。——《說文》。羅振玉曰:「即,象人就食;既,象人食既。許訓既為小食,義與形不協矣。」
君既食。——《禮記·玉藻》
不拜既爵。——《義禮·鄉飲酒禮》

(3) 食盡。指日全食或月全食
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春秋·桓公三年》。杜預注:「既,盡也。」
其合相當如襲辟者,日既是也。——漢·王充《論衡》

(4) 完畢;完了
既而曰。——《公羊傳·宣公元年》。注:「事畢也。」
既者,盡也。有繼之辭也。——《谷梁傳》
既月。——《虞書》
董澤之蒲可勝既乎。——《左傳·宣公十二年》
藪澤肆既。——《國語·周語》
吾與汝既其文,未既其實。——《莊子·應帝王》

(5) 又如:既濟(六十四卦之。離下坎上。意指萬事皆濟);既冠之后(成年之后。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加冠禮,表示已成年)

詞性變化

〈副詞〉

(1) 已經
既來之,則安之。——《論語·季氏》
既祖,取道。(祭過路神,就要上路。祖,臨行祭路神,引申為餞行送別。)——《戰國策·燕策》
既克。——《左傳·莊公十年》
既其出。——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既加冠。——明· 宋濂《送東陽馬生序》
既入宮中,舉天下所貢…遍試之,無出其右者。——《聊齋志異·促織》
既泣之三日。——清· 龔自珍《病梅館記》

(2) 又如:既成(已經完成);既位(已就其位);既醉以酒,既飽以德(賓客稱主人優厚待客的客氣話)

(3) 不久;隨即
楚成王以商臣為太子,既欲置公子職。——《韓非子·內儲說下》
昔李斯與 包丘子俱事 荀卿,既而 李斯入 秦。——《鹽鐵論·毀學》

<連>

(1) 常用「則」、「就」、「那么」相呼應,相當于「既然」
既定策則仆須急歸營。——梁啟超《譚嗣同傳》

(2) 又如:既要革命,就要有一個革命的黨;既以(既然已經);既不沙(既不阿,既不呵,既不唦,既不是呵,既不索。都表示:既然不是這樣,如果不是這樣,不然的話)

(3) 跟「且」、「又」、「也」、「還」等詞配合,表示同時具有兩種情況
屈平既嫉之。——《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4) 又如:既高且大;既快又好;既堅持原則,又靈活運用

造詞

既成事實 jìchéng shìshí

已完成的、并且推定是不可改變的事

既定 jìdìng

已定的,已為前提的
既定方針

既而 jì’ér

不久,一會兒,副詞。指上件事情發生后不久
既而兒醒。——《虞初新志·秋聲詩自序》
既而得某尸于井。——《聊齋志異·促織》
既而胡即放。——清·梁啟超《譚嗣同傳》

既來之,則安之 jì lái zhī,zé ān zhī

既已來此,那就隨安于此
他果然既來之,則安之,我也只得因居之安,則資之深。——《兒女英雄傳》

既然 jìrán

表示先提出前提,而后加以推論,常用「就」、「也」、「還」等配搭
既然他已經好些,他就可以回學校去了

既是 jìshì

既然是
既是干不成,就算了吧

既往 jìwǎng

(1)以前
既往之事
(2)指已經過去的事情
既往不究

既往不咎 jìwǎng-bùjiù

不追究已經過去的錯誤
既往不咎,立功贖罪

既有今日,何必當初 jì yǒu jīnrì,hébì dāngchū

既然有今日的如此結果,何必在當初那么做。用以感慨現今的不如意,而深悔過去的錯誤
寶玉在身后面嘆道:「既有今日,何必當初。」——《紅樓夢》

同音字

最近查詢漢字

按讀音檢索漢字

按部首檢索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