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字意思和解釋
昏
基本字義解釋
● 昏
◎ 天剛黑的時候:黃昏。昏曉(朝夕。亦指明暗)。昏定晨省( )(人子侍奉父母的日常禮節,晚上服侍就寢,早上省視問安)。
◎ 暗而無光:昏暗。昏黑。
◎ 惑亂:昏憒。昏聵。昏庸。
◎ 神智不清楚或失去知覺:發昏。昏厥(亦稱「暈厥」)。昏亂。
◎ 古同「婚」,婚姻。
同義字、反義字
英文翻譯
dusk, nightfall, twilight, dark
詳細字義解釋
◎ 昏 昬、曛
〈名詞〉
(1) (會意。從日,從氐(
昏,日冥也。——《說文》
日至于虞淵,是為黃昏。——《淮南子·天文訓》
昏以為期。——《詩·陳風·東門之楊》
與曛黃以為期。——《楚辭·思美人》
在晝猶昏。——吳均《與朱元思書》
昏晨之往來。——明·劉基《誠意伯劉文成公文集》
風雨晨昏。——清·袁枚《祭妹文》
(2) 又如:昏旦(黃昏和早上);昏晚(天剛黑);昏黃(暮色,天色暗淡)
詞性變化
◎ 昏
〈形容詞〉
(1) 引申為昏暗;無光
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過午已昏。——明· 歸有光《項脊軒志》
(2) 又如:昏鄧(昏暗的樣子);昏鄧鄧(昏澄澄、昏昏瞪瞪。形容昏暗);昏曚(昏暗模糊);昏昏(昏暗;陰暗)
(3) 目不明;昏花。如:昏困(昏倦。頭腦昏沉,精神倦怠);昏坎(昏花,模糊);昏騰(頭昏眼花或頭腦暈轉)
(4) 昏聵;糊涂
昏迷不恭。——《書·大禹漠》
我獨若昏。——《老子》
遠我昏乎?——《莊子·在宥》
昏微遵跡。——《楚辭·天問》
不昏乎其所已知,而昏乎其所未知。——《呂氏春秋·有度》
重昏而終身。——《楚辭·屈原·涉江》
偽孽昏狡。——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以昏氣出之。——唐· 柳宗元《柳河東集》
幽暗昏惑。——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5) 又如:昏眊(糊涂而年老);昏耄(年老胡涂);昏瞀(神志不清;缺乏分辨能力);昏愚(糊涂而愚蠢)
(6) 世道混亂、黑暗
昏椓靡共。——《詩·大雅·召》
(7) 又如:昏世(黑暗腐敗的時代);昏敝(政治黑暗腐敗)
(8) 斑駁難辨
看那山門時,上有一面朱紅牌額,內有四個金個,都昏了,寫著「瓦罐之寺」。——《水滸傳》
◎ 昏
〈動詞〉
(1) 昏迷;失去知覺
昏到于地。——《儒林外史》
(2) 又如:昏暈(昏迷)
(3) [因為古代婚禮是在傍晚舉行,故引申為]婚禮
宴爾新昏。——《詩·邶風·谷風》
昏姻之故。——《詩·小雅·我行其野》
昏禮者,將合姓之好,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后世也。——《禮記·昏義》
如舊昏媾。——《左傳·隱公十一年》
為父子,兄弟,姑姊,甥舅,昏媾,姻亞。——《左傳·昭公二十五年》。注:「妻父曰昏。」
(4) 又如:昏姻(婚姻);昏第(古代行冠禮、婚禮的地方。又作婚第);昏媾(婚姻,結親)
(5) 惑亂;迷惑
下民昏墊。——《書·皋陶謨》
寡君之二三臣札瘥天昏。——《左傳·昭公十九年》。注:短折曰矢,未名曰昏。
君子失心,鮮不夭昏。——《國語·晉語》。注:昏,狂荒之疾。
蟊賊內訌,昏椓靡共。——《詩·大雅·召》。《箋》云:昏椓皆奄人也。
昏于小利。——《呂氏春秋·誣徒》
先生之老與昏與?——《呂氏春秋·貴直》
僮昏不可使謀。——《國語·晉語四》
(6) 出生后尚未命名而死,夭折,早死。如:昏札(夭亡,夭折)
造詞
◎ 昏暗
(1)光線微弱;暗
昏暗的燈光
(2)昏庸愚昧
蜀主劉禪昏暗,邊城外破,士女內震,其亡可必矣。——《三國演義》
◎ 昏沉
(1)頭腦迷糊,神志不清
患了重感冒覺得頭腦昏沉
(2)陰暗朦朧
暮色昏沉
◎ 昏黑
缺乏光線∶天色黑暗
秋天漠漠白昏黑。——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 昏花
視覺模糊
老眼昏花
◎ 昏話
胡話;荒誕的話
◎ 昏黃
黃昏;形容天色、燈光等呈幽暗的黃色或有風沙的天色
日落的時候,天地間一片昏黃
◎ 昏昏沉沉
形容頭腦昏亂,神志不清
熱帶地區的濕熱空氣使人感到一切都昏昏沉沉、懶懶散散
◎ 昏昏欲睡
昏昏然只想睡覺。形容疲倦或精神萎靡的樣子
那個精神病人哭鬧過后昏昏欲睡
◎ 昏惑
昏聵困惑
心智昏惑
◎ 昏厥
因腦部貧血引起供氧不足而短時間失去知覺
昏厥過去
◎ 昏君
昏亂的君王
◎ 昏聵
眼花耳聾,頭腦糊涂
一個昏聵而又可憐的老人
◎ 昏亂
昏庸無道;糊涂妄為
◎ 昏昧
(1)不明事理
(2)指政治黑暗
◎ 昏蒙
愚昧;糊涂
◎ 昏迷
(1)因大腦功能嚴重紊亂而長時間失去知覺
昏迷不醒
(2)昏暗糊涂
昏迷不恭
說文解字
【卷七】【日部】昏
日冥也。從日氐省。氐者,下也。一曰民聲。呼昆切〖注〗、,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