朒字意思和解釋
朒
基本字義解釋
● 朒
◎ 農歷月初月亮出現在東方:「朒朓警闕,朏魄示沖。」
◎ 虧缺;不足:盈朒。
● 朒
◎ 〔朒朒〕方言,(幼兒語)肉,如「吃朒朒」。
詳細字義解釋
◎ 朒
〈動詞〉
(1) 農歷月朔前后月見于東方
朒朒警闕。——謝莊《月賦》
(2) 又如:朒朒(農歷月初月見于東方和月末月見于西方)
(3) 虧缺,不足。如:朒數(稍小于正數之數);朒縮(退縮)
(4) 扭,折傷
有幾個朒翻了的,也有閃朒腿的,爬得起來,奔命走出廟門。——《水滸傳》
康熙字典
【辰集上】【月字部】朒 ·康熙筆畫:10 ·部外筆畫:6
【正字通】女六切,音衄。【說文】朔而月見東方曰朒。○按朒《說文》作肭,非。當從肉。《謝莊·月賦》朒朓警闕。《李善註》引《說文》亦作朒。餘詳肭字註。 又【玉篇】縮朒,不寬伸之貌。【前漢·五行志】王侯縮朒不任事。【註】鄭氏曰:縮朒,不任事之貌也。
考證:〔謝莊月賦,朒朓警闕。〕 謹照原文闕改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