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字意思和解釋
杜
基本字義解釋
● 杜
◎ 落葉喬木,果實圓而小,味澀可食,俗稱「杜梨」,亦稱「甘棠」、「棠梨」。木材可做扁擔或刻圖章。
◎ 阻塞(杜絕。杜塞( )。杜門謝客,防微杜漸。
),堵塞( ):◎ 〔杜撰〕憑自己的意思沒有根據地編造。
◎ 姓:杜康(相傳最早發明釀酒的人,文學作品中借指酒)。
英文翻譯
stop, prevent; restrict; surname
詳細字義解釋
◎ 杜
〈名詞〉
(1) (形聲。從木,土聲。本義:杜梨,棠梨,一種木本植物)
(2) 同本義
杜,甘棠也。——《說文》。按:「牡曰棠,牝曰杜。」
杜樹大者插五枝。——《齊民要術》
(3) 姓
詞性變化
◎ 杜
〈動詞〉
(1) 堵塞
杜,塞也。——《小爾雅·廣詁》
犯令陵政則杜之。——《周禮·大司馬》。注:「杜塞使不得與鄰國交通。」
(2) 又如:杜耳惡聞(塞住耳朵不愿聽);杜隔(阻塞隔離);杜閉(堵塞,關閉);杜禁(堵塞)
(3) 關門,封閉。
杜乃護王。——《書·費誓》。注:「閉也。」
犯令陵政則杜之。——《周禮·夏官·大司馬》
強公室,杜私門。——《史記·李斯列傳》
陵怒,謝病免,杜門竟不朝請。——《漢書·王陵傳》。 顏師古注:杜,塞也,閉塞其門也。
塞隘杜津。——《漢書·敘傳》
(4) 又如:杜口(閉口不說);杜門卻掃(關閉大門,不再打掃庭院路徑);杜門晦(屏)跡(關閉大門,隱匿自己的蹤跡)
(5) 杜絕,制止。如:杜心(絕望);杜諫(諫止;制止);杜弊(杜絕作弊);杜棄(拒絕,屏棄);杜遏(禁絕,阻止)
(6) 沖擊
水之性,行至曲必留退,滿則后推前,地下則平行,地高即控,杜曲則搗毀,杜曲激則躍。——《管子·度地》
(7) 拒絕[refuse]。如:杜黜(排斥,黜退)
造詞
◎ 杜弊清源
杜絕弊端,廓清來源
◎ 杜甫
(712—770)唐代著名詩人。祖籍襄陽,生于河南鞏縣。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杜甫被公認為唐代以來最偉大的詩人之一。著有《杜少陵集》
◎ 杜甫草堂
唐代大詩人杜甫晚年流居成都的故居,位于今四川省成都市西南部浣花溪畔,內有杜甫石刻像、工部祠、詩史堂等,1954年建立杜甫草堂紀念館
◎ 杜漸防萌
漸:指事物發展的開端。萌:萌芽。杜絕漸生的變故而防患于未然
復制孝經,廣陳德行,杜漸防萌,預所有抑。——《三國志·秦宓傳》
◎ 杜漸防微
見「防微杜漸」
◎ 杜鵑
(1)杜鵑屬的一種鳥,體長約15厘米,體背尾部均黑色,體下面白色、雜有深色橫條紋,腳黃色,常把卵下到別的鶯鳥巢里
(2)一種常綠或落葉灌木,葉子橢圓形,花多為紅色。供觀賞。也叫「杜鵑花」
◎ 杜鵑啼血
傳說杜鵑鳥啼叫時,嘴里會流出血來,這是形容杜鵑啼聲的悲切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白居易《琵琶行》
◎ 杜絕
堵塞、徹底制止
杜絕一切貪污和浪費
◎ 杜康
傳說中酒的發明者。周人。后作為美酒代稱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曹操《短歌行》
◎ 杜口裹足
閉口不言,裹足不前。形容膽小恐懼,不敢向前
杜口裹足,莫肯向秦耳。——《史記·范雎蔡澤傳》
◎ 杜口結舌
閉著嘴說不出話來。形容理屈詞窮,無言以對。亦形容十分害怕
杜口結舌,心中怫郁。——漢·焦延壽《易林》
◎ 杜門
閉門
光退門閭,杜門自守。——《漢書·孫光傳》
而又剪發杜門。——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 杜門不出
關起門來,不再外出。比喻不與外界交往或隱居
公子虔杜門不出,已八年矣。——《史記·商君傳》
◎ 杜門謝客
閉門深居,謝絕來客。形容與外界隔絕,隱居度日
唐大夫如白居易輩,蓋有遇此三齋月,杜門謝客,專延緇流作佛事者。——宋·陸游《老學庵筆記》
◎ 杜牧
字牧之,唐代著名詩人,京兆萬年(現陜西西安)人
◎ 杜塞
阻止;堵住;阻塞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字部】杜 ·康熙筆畫:7 ·部外筆畫:3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動五切,音。【說文】甘棠也。牡曰棠,牝曰杜。樊光曰:赤者爲杜,白者爲棠。【陸璣·草木疏】赤棠,子澀而酢,無味。木理韌,可作弓幹。與《說文》不同。 又塞也。【書·費誓】杜乃擭。【周禮·夏官·大司馬】犯令凌政則杜之。 又【爾雅·釋草】杜榮。【註】似茅,皮可爲索。 又香草名。【屈原·九歌】采芳洲兮杜若。又繚之兮杜蘅。又【方言】東齊謂根爲杜。又澀也。 又【本草】杜仲,藥名。 又【博雅·釋蟲】杜伯,蠍也。 又姓。【廣韻】本帝堯劉累之後。出京兆、濮陽、襄陽三望。 又【集韻】董五切,音睹。姓也。楚有杜敖。 又【類篇】同都切,音徒。亦姓也。晉有杜蒯。
考證:〔【爾雅·釋蟲】杜伯,蝎也。〕 謹按所引出博雅非爾雅,爾改博。幷照原文蝎改蠍。
說文解字
【卷六】【木部】杜
甘棠也。從木土聲。徒古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