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癰字意思和解釋

基本字義解釋

(癰)yōng ㄩㄥˉ

◎ 一種皮膚和皮下組織的化濃性炎癥,易生于頸、背部,常伴有畏寒、發熱等全身癥狀:疽。吮舐痔(喻不擇手段地巴結,厚顏無恥地迎合權貴)。

英文翻譯

carbuncle, sore, ulcer, abscess

詳細字義解釋

yōng

〈名詞〉

(1) (形聲。從疒( chuáng),雍聲。本義:中醫指惡性膿瘡)

(2) 同本義
佗以為腸癰。——《后漢書·華佗傳》

(3) 又如:癰腫(癰疽);癰瘡(很大的毒瘡);癰囊(癰腫)

(4) 鼻疾,不知香臭
鼻不知香臭曰癰。——漢·王充《論衡·別通》

(5) 喻禍患。如:癰疽(比喻禍患;毛病)

造詞

癰病 yōngbìng

同時或接連不斷地形成許多癰的一種狀況

癰疽 yōngjū

毒瘡,皮膚的毛囊和皮脂腺成群受細菌感染所致的化膿性炎。病原菌為葡萄球菌

康熙字典

【午集中】【疒字部】癰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容切,音邕。【說文】腫也。【廣韻】癰癤。【釋名】癰,壅也。氣壅否結,裹而潰也。【正字通】惡瘡也。有疵癰,赤施,兔齧,走緩四淫。厲癰,脫癰諸名。皆氣血稽留,榮衞不通之所致也。【後漢·律曆志】驚蟄晷長八尺二寸,未當至而至,多病竍疽脛腫。 又地名。與雍州之雍通。【後漢·獻帝紀】分涼州河西四郡爲癰州。【註】謂金城,酒泉,墩煌,張掖。 又邕上聲。【戰國策】夫癘雖癰腫胞疾。【釋文】癰,委勇反。 【集韻】亦作臃。又書作。【韻會】或作。

說文解字

【卷七】【疒部】

腫也。從疒雝聲。於容切

同音字

最近查詢漢字

按讀音檢索漢字

按部首檢索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