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字意思和解釋
盈
基本字義解釋
● 盈
◎ 充滿:盈滿。盈溢。充盈。沸反盈天。
◎ 多余:盈余。盈虧。盈利。
同義字、反義字
英文翻譯
fill; full, overflowing; surplus
詳細字義解釋
◎ 盈
〈動詞〉
(1) (會意。從皿。《說文》:「滿器也。」)
(2) 同本義
盈,滿器也。——《說文》
盈莫不有也。——《墨子經》
盈,滿也。——《廣雅》
不盈。——《易·坎》。虞注:「溢也。」
樂主其盈。——《禮記·祭義》。注:「盈,猶滿也。」
大庖不盈。——《詩·小雅·車攻》
灤水闊不盈丈,而中甚深。——清·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
(3) 又如:盈盈(充盈、充積的樣子);車馬盈門;充盈(充滿);盈抱(滿杯);盈科(水多滿坑坎);盈衍(充斥;充滿);盈庭(亦作盈廷。充滿朝廷);盈衿(滿胸;滿杯);盈塞(充滿;填塞);盈漫(充積散亂)
(4) 自滿;滿足
窮涯而反,盈量知歸。——南朝梁·任昉《王文憲》序
(5) 又如:盈厭(滿足);盈量(達到所能容納或經受的最大限度);盈數(指十、百、千、萬等整數)
(6) 溢出
水流而不盈。——《易·坎》
(7) 長,增加
進退盈縮變化。——《戰國策·秦策三》
盈縮卷舒,與時變化。——《淮南子·俶真》
冬夏積水,亦時有盈耗也。——北魏·酈道元《水經注》
(8) 又如:盈耗(增減)
(9) 超過
丹蛇逾百尺,玄蜂盈十圍。——南朝宋·鮑照《苦熱行》
詞性變化
◎ 盈
〈形容詞〉
(1) 豐滿,勻稱好看
貌豐盈以壯姝兮,苞溫潤之玉顏。——《文選·宋玉·神女賦》
(2) 又如:盈肥(豐滿肥腴);盈容(容色莊重)
(3) 圓滿,無殘缺
三月而盈。——《禮記·禮運》。疏:「謂月光圓滿。」
(4) 又如:盈月(滿月圓月);盈沖(盈滿與虛空);盈昃(日月圓滿或虧缺)
(5) 有余、多余、多出來,余出。通「贏」
今有共買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九章算術·盈》
(6) 又如:盈積(結余);盈虛(有余與不足);盈絀(有余與不足);盈羨(充足有余;盈余);盈味(余味)
(7) 盛,旺盛
披竭我盈,故克之(盈,指士氣旺盛)。——《左傳·莊公十年》
(8) 又如:盈虛消息(古人認為,時運循環,生滅不已,可由盛而衰,也可由衰而盛)
(9) 豐足。如:盈裕(充裕);盈祿(豐厚的俸祿);盈饒(充足,富足)
(10) 眾多。如:盈多(眾多);盈千累萬(形容為數眾多)
造詞
◎ 盈虧
(1)賺錢或賠本
工廠自負盈虧
(2)指月亮的圓和缺
(3)價值的增加或減少(如商務來往或資本增值中的)
公司財務上的盈虧
◎ 盈利
(1)眾多之利
志唯務于盈利者,小人也。——晉·葛洪《抱樸子》
(2)利潤
盈利很少
◎ 盈滿
(1)蓄滿
老大娘眼里盈滿了淚水
(2)富貴權勢、罪過等極盛;極多
懷盈滿之戒
◎ 盈滿之咎
過于滿盈,會招來災禍。多指財產過多而言
吾門戶殖財日久,盈滿之咎,道家所忌。——《后漢書·折像傳》
◎ 盈溢
充溢;洋溢
熱情盈溢
◎ 盈盈
(1)形容清澈
春水盈盈
(2)形容舉止、儀態美好
盈盈顧盼
(3)形容快樂神情或美好情緒、氣氛等充分流露
喜氣盈盈
(4)形容動作輕盈
盈盈起舞
(5)十五歲
料他年紀多只在盈盈左右。——《鼓掌絕塵》
三五而盈。——《禮記·禮運》
◎ 盈盈秋水
秋水:比喻清澈的眼波。形容女子雙眼含淚的眼神
一般情況,幾回斷腸,只落得盈盈秋水淚汪汪。——明·張鳳翼《紅拂記·華夷一統》
◎ 盈盈在目
盈盈:美好。指美好的形象猶在眼前
于舟中見一女子,美而艷,來橈去楫,一瞬即過,然思之盈盈在目也。——清·俞樾《楚士呂鳳梧》
◎ 盈余
(1)有余,多余
(2)收入款項對于支出款項的超過額
預算盈余
◎ 盈則必虧
滿盈之極,必有虧損
全則必缺,極則必反,盈則必虧。——《呂氏春秋·博志》
康熙字典
【午集中】【皿字部】盈 ·康熙筆畫:9 ·部外筆畫:4
【唐韻】以成切【集韻】【韻會】怡成切【正韻】餘輕切,音嬴。【說文】滿器也。【博雅】滿也,充也。【易·豐彖】天地盈虛,與時消息。【詩·齊風】雞旣鳴矣,朝旣盈矣。【左傳·莊十年】彼竭我盈,故克之。【禮·禮運】月生三五而盈,三五而闕。又【祭義】樂主其盈。【註】猶溢也。 又【揚子·方言】魏盈,怒也。燕之外郊,朝鮮冽水之閒,凡言呵叱者,謂之魏盈。 又國名。【山海經】大荒南有盈民之國。 又州名。【唐書·地理志】諸蠻有盈州。 又姓。晉欒盈之後。 又古通作嬴。【正韻】盈縮,過曰盈,不及曰縮。【史記·蔡澤傳】進退盈縮。【天官書】作嬴縮。【古詩】盈盈樓上女。【註】盈同嬴,容也。 又葉與章切,音陽。【張籍·祭韓愈詩】新亭成未登,閉在莊西廂。書札與詩文,重疊我笥盈。 【說文徐註】夃,古乎切,益多之義也。古者以買物多得爲夃,故從夃。買物多得當爲字。
說文解字
【卷五】【皿部】盈
滿器也。從皿、夃。以成切〖注〗臣鉉等曰:夃,古乎切。益多之義也。古者以買物多得爲夃。故從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