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督字意思和解釋

基本字義解釋

dū ㄉㄨˉ

◎ 察看;監管:監辦。導。察。促。師。率(shuài )(亦作「督帥」)。戰。學。

◎ 責罰:過(督察責備)。責。

◎ 古代將官名:都郵。護。總。提撫。

英文翻譯

supervise, oversee, direct

詳細字義解釋

〈動詞〉

(1) (形聲。從目,叔聲。本義:察看督促,監督)

(2) 同本義
督,察也。——《說文》
禁督逆祀命者。——《周禮·春官·大祝》
植中樞,立督慮。——《太玄卷一周》
行督責之術。——《史記·李斯傳》
離婁督繩。——《漢書·王褒傳》
督責大臣。——《漢書·公孫賀傳》
聞將軍有意督過之。——《漢書·高帝紀》
亮使馬謖督諸軍在前。——《三國志·諸葛亮傳》

(3) 又如:

(4) 督郵(官員。系漢時代表太守督察下屬縣吏政績優劣、宣講教會等的佐吏);

(5) 督責(督察處罰);

(6) 督過(督察責罰);

(7) 督訓(督察教育);

(8) 督參(督察參驗);

(9) 督詰(督察責問);

(10) 督整(督率整頓);

(11) 督齊(督率整頓);

(12) 督導(勉勵);

(13) 督治(督率治理);

(14) 督理(監督治理;督率管理);

(15) 督御(監督治理);

(16) 督統(監督統率;率領);

(17) 督壓(監視壓服);

(18) 督視(監視);

(19) 督趲(督催趕行。趲:加快);

(20) 督進(督促前進);

(21) 督勸(督促勸勉);

(22) 督繕(督促修繕);

(23) 督催(猶督促);

(24) 督策(督促鞭策);

(25) 督飭(督促命令);

(26) 督迫(猶督促,催迫);

(27) 督切(督促;督責);

(28) 督索(催討);

(29) 督正(矯正;糾正);

(30) 督聽(正聽;不偏聽)

(31) 責備;責罰。如:督并(捆綁責打);督笞(杖罰;責打)

(32) 統率,指揮
旋見一白酋督印度卒約百人。——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詞性變化

〈名詞〉

(1) 統帥諸軍的將領
審知故松山殉難督師 洪公果死耶?—— 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遂以周瑜、 程普為左右督,將兵與 備并力逆 操。——《資治通鑒》

(2) 如:督鎮(清代對省一級文武官員的統稱);督臣(即總督);督署(總督衙門);督篆(總督的大印)

(3) 中醫學名詞。督脈。又如:督任(人體的督脈與任脈)

(4) 姓

造詞

督辦 dūbàn

(1)
(2)督促辦理;督察辦理
督辦糧秣
(3)督促辦理、督察辦理的官名和機構名。清代后期中央和地方臨時設置

督標 dūbiāo

總督所統率的軍隊。清代軍制,督撫所管轄的綠營兵稱「標」
城內督標撫標旗滿官兵。——《廣州軍務記》

督察 dūchá

監督檢查

督促 dūcù

監督催促
督促這個男孩做完功課

督導 dūdǎo

監督、指導

督撫 dūfǔ

總督和巡撫,明清兩代最高的地方行政長官
督撫大吏爭上符瑞。——《明史·海瑞傳》

督府 dūfǔ

軍府

督工 dūgōng

監工

督過 dūguò

監督責罰;責備
聞大王有意督過之,脫身獨去,已至軍矣。——《史記·項羽本記》

督軍 dūjūn

中國古時地方軍政長官。漢代曾設督軍御史,三國時尚有,為監軍之官。北洋軍閥時期將地方的軍政長官都督改長督軍(如省督軍)。民國初省的最高軍事長官

督率 dūshuài

監督率領

督脈 dūmài

中醫學名詞。奇經八脈之一。身后之中脈為督脈

督署 dūshǔ

總督衙門
以辛亥三月二十九日圍攻兩廣督署之役為最。——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督相 dūxiàng

督理軍務的統帥
督相史忠烈公知勢不可為。——清·全祖望《梅花嶺記》

督學 dūxué

舊時主管教育的部門中負責視察、監督學校工作的人,是提督學政或督學使者的簡稱
音樂督學

督戰 dūzhàn

在前線監督作戰
親臨督戰

更多造詞

說文解字

【卷四】【目部】

察也。一曰目痛也。從目叔聲。冬毒切

同音字

最近查詢漢字

按讀音檢索漢字

按部首檢索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