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字意思和解釋
策
基本字義解釋
● 策
◎ 古代的一種馬鞭子,頭上有尖刺。
◎ 鞭打:策馬。鞭策。
◎ 激勵,促進:策動。策勉。
◎ 古代稱連編好的竹簡:簡策。
◎ 古代帝王對臣下封土、授爵或免官:策命。策免。策封。
◎ 古代科舉考試的一種文體:策論。策問。
◎ 杖:策杖。
◎ 中國數學上曾經用過的一種計算工具,形狀與「籌」相似。
◎ 計謀,主意,辦法:上策。獻策。決策。政策。策劃。束手無策。
◎ 書法用字名稱,指仰橫。
◎ 姓。
英文翻譯
scheme, plan; to whip; urge
詳細字義解釋
◎ 策 筞
〈名詞〉
(1) (形聲。從竹,朿(
)聲。「朿」,指帶有芒刺的植物,作「策」的聲符,同時兼表字義。本義:竹制的馬鞭(頭上有尖刺))(2) 同本義。引申為駕馭馬匹的工具,包括韁繩之類
軓前十尺而策半之。——《考工記·舟人》
則仆執策立于馬前。——《禮記·曲禮》
繞朝贈之以策。——《左傳·文公十三年》
左師為已短策。——《左傳·襄公十七年》
傷吻敝策。——《漢書·王褒傳》
齊閔王將之魯,夷維子執策而從。——《戰國策·趙策》
執策而臨之。——唐·韓愈《雜說》
振長策而御宇內。——漢·賈誼《過秦論》
(3) 又如:策轡(馬鞭與馬韁);策彗(以帶葉竹帚制作的馬鞭)
(4) 策略;計謀
立鹽鐵,始張利官以給之,非長策也。——漢·桓寬《鹽鐵論·本議》
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漢·賈誼《過秦論》
予更欲一覘北,歸而求救國之策。——宋·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5) 又如:上策;下策;失策(策略上失誤);策無遺算(謀略周密準確,沒有遺漏失算之處)
(6) 中國古代用竹片或木片記事著書,成編的叫做策
單執一札謂之為簡,連編諸簡乃名為策。——《左傳·序》疏
凡命諸侯及孤卿大夫,則策命之。——《周禮·春官》
書策稠濁,百姓不足。——《戰國策·秦策一》
(7) 又如:策府(帝王藏書之所);策簡(指簿冊文書);策牘(簡策版牘。后指書寫用的紙張)
(8) 策書。古代君主對臣下封土、授爵、免官或發布其他敕令的文件。引申為策命;策免
策勛十二轉,賞賜百千強。——《樂府詩集·木蘭詩》
(9) 又如:策命(用策書任命);策拜(帝王以策書命官);策文(詔書之類的文告)
(10) 古代稱應試者對答的文字為策。也指一種議論文體
《治安策》——漢·賈誼
《教戰守策》——宋·蘇軾
(11) 又如:策套(科舉時代應試者應付策問考試的材料);策學(科舉時代供考生應付考試的短文集);策題(科舉策試的試題);策第(策試和選評)
(12) 古代用以計算的籌子(小竹片)
善數不用籌策。——《老子》
(13) 又如:策籌(同「籌策」。古代計算工具)
(14) 卜筮用的蓍草
詹尹乃端策拂龜。——《楚辭·卜居》
錯龜數策。——《戰國策·秦策》
(15) 又如:端策(把蓍草擺正)
詞性變化
◎ 策
〈動詞〉
(1) 用鞭棒驅趕騾馬役畜等。引申為駕馭
將入門,策其馬。——《論語·雍也》
乘堅策肥,履絲曳縞。——漢· 晁錯《論貴粟疏》
策之不以其道。——唐· 韓愈《雜說》
(2) 又如:鞭策;策馬(鞭馬);策馬飛輿(駕馬車疾行)
(3) 督促;使進步。如:策厲(督促勉勵);策進(促進)
(4) 拄著;拄著棍杖。引申為攙扶;架起
策扶老以流憩,時矯首而遐觀。——晉·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5) 又如:策杖(執持拐杖。又稱扶杖、拄杖);策踵(扶杖接踵而來);策立(站立)
(6) 謀劃;策劃
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計。——《孫子·虛實》
(7) 又如:策效(謀劃效力);策馭(謀劃掌握);策選(謀劃選取)
造詞
◎ 策動
(1)鞭策驅動
(2)謀劃鼓動
策動鬧事
他在策動一些人造反
◎ 策反
在敵對一方內部秘密進行鼓動,使其成員倒戈
◎ 策劃
設計規劃;密謀計劃。也作「策畫」
值班人員會立刻斷定這是存心策劃安排的
策劃政變
◎ 策略
計策;謀略
◎ 策論
古時指議論當前政治問題、向朝廷獻策的文章。清末科舉廢八股文,用策論代替
◎ 策馬
用馬刺抽打馬
◎ 策士
善于運用計謀的人;謀士
◎ 策試
以寫策論方式進行的科舉考試
◎ 策問
古代以對答形式考試的一種文體,內容以經義、政事為主,與今之論文答辯略有類似之處
◎ 策應
(1)
(2)戰斗中互相配合應敵
(3)斗爭中在輿論或行動上造成聲勢對自己一方進行的支持
◎ 策源地
策劃與發源之地
戰爭的策源地
說文解字
【卷五】【竹部】策
馬箠也。從竹朿聲。楚革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