罌字意思和解釋
罌
基本字義解釋
● 罌(罌)
◎ 〔罌粟〕二年生草本植物,全株有白粉,花有紅、紫、白等色,果實球形。未成熟時,果實中有白漿,是制鴉片的原料,果殼可入藥,花供觀賞。
◎ 古代大腹小口的酒器。
英文翻譯
long necked jar or bottle
詳細字義解釋
◎ 罌 罌、甖
〈名詞〉
(1) 大腹小口的瓦器。或作「甇」
罌,缶也。——《說文》
自關而西,晉之舊都,河汾之間,其大者謂之,其中者謂之;自關而東,趙魏之郊,謂之甕,或謂之罌。——《方言五》
用瓦木罌,容十升以上者,五十步而十,盛水且用之。——《墨子》
(2) 又如:罌盎(泛指盛酒器);罌瓶(泛指盛酒器)
(3) 泛指小口大腹的瓶
火藥三百罌。——清·邵長蘅《青門剩稿》
(4) 又如:罌缶(大腹小口的瓶)
(5) 植物名。罌粟科,罌粟屬,二年生草本,高約1.5米
造詞
◎ 罌粟
一種直立的一年生罌粟屬草本植物(Papaversomniferum),全株有白粉,葉心臟形,邊緣有起伏的鋸齒,花大,白色、紅色、粉色或淡紫色,有時重瓣,生長在長而硬的花梗上,自古以來就有栽培,果實未成熟時取其乳狀汁液制阿片。作為鴉片的來源,種子含油,可食,花供觀賞
康熙字典
【未集中】【缶字部】罌
【廣韻】烏莖切【集韻】於莖切【韻會】幺莖切,音纓。【說文】缶也。【廣雅】瓶也。【玉篇】瓦器也。【前漢·韓信傳】以木罌缶度軍,襲安邑。【註】師古曰:罌缶,謂瓶之大腹小口者也。 又【集韻】於正切,音郢。義同。【干祿字書】甖通罌。
說文解字
【卷五】【缶部】罌
缶也。從缶賏聲。烏莖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