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腫字意思和解釋

基本字義解釋

(腫)zhǒng ㄓㄨㄥˇ

◎ 皮肉浮脹:脹。瘤。痛。浮。紅。膿。臃

英文翻譯

swell; swollen; swelling

詳細字義解釋

zhǒng
〈名詞〉
(形聲。從肉,中(重)聲。本義:癰)同本義
腫,癰也。——《說文》
肉暴長曰腫。——《論衡·狀留》
腫瘍。——《周禮·瘍醫》。注:「癰而上創者。」
郁處頭,則為腫為風。——《呂氏春秋·盡數》
瘍醫掌腫瘍。——《周禮·天官》。鄭玄注:「腫瘍,癰而上生瘡者」

詞性變化

zhǒng

〈動詞〉

(1) 浮脹;腫脹
看那店主人,打的半邊臉都腫了,半日掙扎不起。——《水滸傳》

(2) 又如:腫泄(病名。腹瀉及手足浮腫);腫噲(虛腫);腫瘍(癰;毒瘡);腫病(病名。即水腫。通稱浮腫)

造詞

腫大 zhǒngdà

指一種異常的擴展、腫脹或膨脹,或者指強度或體積的增大

腫塊 zhǒngkuài

皮膚表面的結節或腫脹;皮膚腫瘤

腫瘤 zhǒngliú

在致病因素作用下,生物體組織細胞異常增生所形成的新生物。分良、惡性兩類

腫痛 zhǒngtòng

由急、慢性刺激引起的組織腫脹疼痛

腫脹 zhǒngzhàng

由于發炎、淤血或充血,身體某一部分體積增大

康熙字典

【未集下】【肉字部】腫

【唐韻】之隴切【集韻】【韻會】主勇切,音種。【說文】癰也。【廣韻】疾也。【周禮·天官·瘍醫】掌腫瘍,潰瘍,金瘍折瘍之祝藥,劀殺之齊。【註】腫瘍,而上生創者。【爾雅·釋訓】腫足爲尰。【疏】膝之下有瘡腫,是涉水所爲。 又膚肉浮滿也。【史記·倉公傳】後五日當腫。【前漢·五行志】公閉門而泣之,目盡腫。【後漢·梁皇后紀】從閒以來,加以浮腫。 又【釋名】腫,鍾也。寒熱氣所鍾聚也。 又【增韻】脹也。【管子·輕重篇】無鹽則腫。 又瘣也。【周禮·冬官考工記·輪人】旁不腫。【註】瘣也。

說文解字

【卷四】【肉部】

癰也。從肉重聲。之隴切

同音字

最近查詢漢字

按讀音檢索漢字

按部首檢索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