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字意思和解釋
萍
基本字義解釋
● 萍
◎ 一年生草本植物,浮生水面,葉子扁平,表面綠色,背面紫紅色,葉下生須根,開白花,稱「浮萍」,亦稱「青萍」、「紫萍」,多用以喻不定的生活或行蹤:萍泊。萍蹤。萍水相逢。
英文翻譯
duckweed; wandering, traveling
詳細字義解釋
◎ 萍
〈名詞〉
(1) (會意兼形聲。從水,蘋,蘋亦聲。本義:浮萍)同本義
萍,蘋也。水草也。——《說文》
蓱始生。——《禮記·月令》。注:「蓱,萍也。其大者曰蘋。」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2) 又如:萍合(浮萍易散,飄泊不定,故用以比喻暫時的聚合);萍浮(浮萍飄跡水面。比喻人行蹤飄泊不定);萍飄梗泛(蹤跡飄泊無定);萍跡(喻人四處飄流,行蹤無定);萍流(飄流)
造詞
◎ 萍泊
像浮萍一樣漂泊無定。也說「萍泛」、「萍漂」
◎ 萍梗
比喻行蹤如浮萍斷梗一樣,漂泊不定
◎ 萍寄
浮萍寄跡水面。比喻行止無定,不能安居
◎ 萍蓬
比喻輾轉遷徙,沒有固定居所
◎ 萍飄蓬轉
比喻飄泊無定的生活
萍飄蓬轉,不通音問者,亦往往有之。——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 萍水相逢
(1)比喻素不相識之人偶然相遇
俺與你萍水相逢,出身相救,實出惻隱之心。——清·馮夢龍《警世通言》
(2)亦作「萍水相遇」
◎ 萍蹤
形容行蹤不定,像浮萍般四處漂浮
恨匆匆,萍蹤浪影,風剪了玉芙蓉。——《牡丹亭·鬧殤》
◎ 萍蹤浪跡
(1)像浮萍在水中,飄泊不定。比喻行蹤無定
相公這樣人家,萍蹤浪跡,你那里去尋他?——明·徐霖《繡襦記》
(2)亦作「萍蹤梗跡」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字部】萍 ·康熙筆畫:14 ·部外筆畫:8
【唐韻】薄經切【集韻】旁經切,音甁。【玉篇】萍草。【本草註】萍卽楊花所化,一葉經宿卽生數葉,葉下有微鬚,卽其根也。【禮·月令】萍始生。【周禮·萍氏註】萍之草無根而浮,取名於其不沉溺。【後漢·鄭傳】萍浮南北。 又靑萍,劒名。 又地名。【竹書紀年】蒐于萍澤。【晉書·地理志】萍鄕,屬安成郡。 又【集韻】【正韻】與蘋同。【韻會】蘋、萍本是一物,字異而音義相同。◎按《詩》食野之蘋,毛氏傳云:蘋,也。鄭氏箋云:蘋,藾蕭也。疏云:萍是水中之草,非鹿所食。故鄭氏不從毛氏,觀下食蒿食芩,皆陸草可知,則蘋當依經疏藾蕭,萍是浮萍,絕然二物,字可通借,義不相通,《韻會》之說非。
說文解字
【卷十一】【水部】萍
蘋也。水艸也。從水蘋,蘋亦聲。薄經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