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蒿字意思和解釋

基本字義解釋

hāo ㄏㄠˉ

◎ 二年生草本植物,葉如絲狀,有特殊的氣味,開黃綠色小花,可入藥(亦稱「青蒿」、「香蒿」):萊(雜草,喻草野百姓)。

◎ 氣蒸出的樣子。

◎ 消耗。

英文翻譯

mugwort, artemisia; give off

詳細字義解釋

hāo

〈名詞〉

(1) (形聲。從艸,高聲。本義:草名。有白蒿、青蒿、牡蒿、臭蒿等多種。特指青蒿)

(2) 即青蒿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詩·小雅·鹿鳴》

(3) 蒿子,蒿屬的一種植物。引申為野草的意思。如:蒿艾(即艾蒿。一種野生的草。泛指野草);蒿棘(蒿草與荊棘);蒿藜(蒿和藜。泛指雜草;野草);蒿蓬(蒿草與蓬草)

詞性變化

hāo

〈動詞〉
今世之仁人,蒿目而憂世之患。——《莊子·駢拇》

(1) 又如:蒿目時艱(形容對時局憂慮不安)

(2) 物之精氣蒸出的樣子。如:蒿蒸(蒸騰貌);蒿蒿(形容氣體浮生的樣子)

(3) 用同「薅」
我把花子腿砸折了,把淫婦鬢毛都蒿凈了。——《紅樓夢》

(4) 憂煩;憂慮不安。如:蒿惱(騷擾;打擾;煩惱);蒿目(憂慮不安);蒿然(憂煩;憂慮不安);蒿憂(為世事憂慮)

造詞

蒿菜 hāocài

泛指野草、雜草
蒿菜中側聽徐行。——《聊齋志異·促織》

蒿子 hāozi

常指葉呈羽狀分裂、花小、氣味特殊的草本植物

蒿子稈兒 hāozigǎnr

對用作蔬菜的茼蒿的嫩莖葉的稱謂

康熙字典

【申集上】【艸字部】蒿 ·康熙筆畫:16 ·部外筆畫:10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呼高切,好平聲。【說文】菣也。【詩·小雅】食野之蒿。【傳】蒿,菣也。【禮·月令註】蒿亦蓬蕭之屬。【爾雅·釋草】蘩之醜,秋爲蒿。【註】春時各有種名,至秋老成,通呼爲蒿。【陸佃·詩疏】蒿,草之高者。 又焄蒿,氣蒸出貌。【禮·祭義】其氣發揚于上,爲昭明焄蒿悽愴,此百物之精也。 又耗也。【楚語】使民蒿焉。 又【莊子·騈拇篇】今之君子蒿目而憂世之患。【註】蒿易棲塵,喩君子瞇眼塵中也。 又地名。【穀梁傳·桓十五年】公會齊侯于蒿。 又姓。【通志·氏族略】蒿氏。【註】見《姓苑》。 又【韻會】呼侯切,讀齁。【易林】堅冰黃鳥,常哀悲愁。不見白粒,但見藜蒿。 又【篇海】與藳同。◎按蒿名類甚多,《正字通》載簍蒿、薌蒿等,今皆刪去。詳蔞、薌等本字註。

說文解字

【卷一】【艸部】

菣也。從艸高聲。呼毛切

同音字

最近查詢漢字

按讀音檢索漢字

按部首檢索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