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衷字意思和解釋

基本字義解釋

zhōng ㄓㄨㄥˉ

◎ 內心:由。苦。無動于腸。

◎ 福,善:「降于下民」。

◎ 正中不偏:折

◎ 貼身的內衣。

英文翻譯

heart, from bottom of one's heart

詳細字義解釋

zhōng

〈名詞〉

(1) (形聲。從衣。中聲。本義:貼身的內衣)

(2) 同本義
衷,里褻衣。——《說文》。段玉裁注:「褻衣有在外者,衷則在內者也。」

(3) 又如:衷衣(里衣,內衣);衷服(貼身內衣)

(4) 通「中」。內心
汝不察吾衷。——清·林覺民《與妻書》

(5) 又如:衷懷歉仄(心里感到內疚抱歉);衷言(心里話);衷素(內心真情)

(6) 中心,中央
佩,衷之旗也。——《左傳·閔公二年》
發命之不衷。——《左傳·昭公十六年》
服之不衷。——《左傳·僖公二十四年》

(7) 又如:衷正(中正)

(8) 姓

基本詞義解釋

zhòng

〈動詞〉

(1) 適合,恰當
服之不衷,身之災也。——《左傳·僖公二十四年》。注:「猶適也。」
而后立衷焉。——《左傳·莊公六年》。注:「節適也。」

(2) 另見 zhōng

詞性變化

zhōng

〈動詞〉

(1) 貼身穿著;穿在里面
或衷其襦。——《谷梁傳》
楚人衷甲。——《左傳·襄公二十七年》
今人服公裳必衷以背子。——宋· 程大昌《演繁露·背子中禪》

(2) 又如:衷襦(襯在里面的短衣);衷甲(在衣服里面穿鎧甲)

(3) 引申為包圍
衷戎師,前后擊之,盡殪。——《左傳》

zhōng

〈形容詞〉

(1) 正;正派
楚辟我衷。——《左傳·昭公六年》。注:「正也。」
發命之不衷。——《左傳·昭公十六年》。注:「當也。」
史館取為衷據。——清· 章學誠《邵與桐別傳》

(2) 又如:衷據(正確的根據)

(3) 善;福
今天降衷于吳。——《國語·吳語》
和衷哉。——《書·皋謨》。傳:「善也。」

(4) 忠誠
欲對衷言不從。——《荀子·成相》。注:「誠也。」
不從命乃衷。——《荀子·子道》

(5) 又如:衷愚(愚忠。盡忠而不明事理。多用作臣子上言于帝王的自謙之詞);衷赤(赤誠之心)

(6) 另見 zhòng

造詞

衷腸 zhōngcháng

心里的話;衷情
傾吐衷腸

衷情 zhōngqíng

內心的感情
抒發衷情

衷曲 zhōngqǔ

衷腸;心事
訴說衷曲

衷心 zhōngxīn

(1)無保留地,忠實的、熱情
(2)發自內心的;真心
衷心贊美

康熙字典

【申集下】【衣字部】衷 ·康熙筆畫:10 ·部外筆畫:4

【唐韻】陟弓切【集韻】【韻會】【正韻】陟隆切,音中。【玉篇】善也。【書·湯誥】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左傳·昭二十二年】無亢不衷,以獎亂人。 又中也。【周語】國之將興,其君齊明衷正,精潔惠和。 又【韻會】誠也。【左傳·昭十六年】發命之不衷。 又通也。【左傳·莊六年】必度于本末而後立衷焉。 又【增韻】方寸所蘊也。 又【說文】裏褻衣也。【左傳·宣九年】陳靈公與孔寧儀行父通于夏姬,皆衷其衵服。 又姓。【正字通】漢哀帝之後衷愉仕唐,攺姓哀。 又【廣韻】陟仲切,中去聲。當也。【韻會】折衷,平也。【史記·孔子世家】折衷于夫子。【註】折,斷也。衷,當也。 又【後漢·梁統傳】爰制百姓于之衷。【衷】不輕不重也。通作中。【前漢·貢禹傳】微夫子之言,則無所折中。亦讀作平聲。 【六書正譌】俗作,非。

考證:〔【後漢·梁統傳】爰制百姓于冊之衷。【註】不輕不重也。〕 謹照原文冊改。不輕不重也卽原傳正文非註文。註字改衷字。

說文解字

【卷八】【衣部】

衣。從衣中聲。《春秋傳》曰:「皆衷其衵服。」陟弓切

同音字

最近查詢漢字

按讀音檢索漢字

按部首檢索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