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誓字意思和解釋

基本字義解釋

shì ㄕˋ

◎ 當眾或共同表示決心,依照說的話實行:師。詞。愿。死。

◎ 表示決心的話:發。宣。立

英文翻譯

swear, pledge; oath

詳細字義解釋

shì

〈動詞〉

(1) (形聲。從言,折聲。本義:發誓;立誓)

(2) 同本義
誓,以言約束也。——《說文》。段注:「凡自表不食言之辭皆曰誓,亦約束之意也。」
約信曰誓。——《禮記·曲禮》
予誓,告汝誓命。——《書·甘誓》。注:「要信也。」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詩·衛風·氓》
司射西面誓之。——《儀禮·大射儀》。注:「猶告也。」
而誓之曰:「不及黃泉,無相見也。——《左傳·隱公元年》
終待說山盟海誓。——趙長卿《賀新郎》
不久當還歸,誓天不相負。——《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為誓與城為殉。——清·全祖望《梅花嶺記》
至于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宋·歐陽修《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3) 又如:誓志(發誓立志);誓死不貳(發誓至死不變心);誓辭(立誓的言辭);誓戒(誓約警戒);誓劍(對著劍發誓;皇帝贈與出巡大臣的寶劍,即后世所稱的「上方寶劍」);誓書鐵券(即「丹書鐵券」。古代帝王頒賜功臣的享有免罪等特權的證件)

(4) 接受爵位
凡諸侯之適子,誓于天下,攝其君,則下其君之禮一等。——《周禮》

(5) 告誡;告知
司射西面誓之曰:「公射大候,大夫射參,士射干。」——《儀禮·大射儀》。注:「猶告也。」
惟君有黼裘以誓省。——《禮記·玉藻》。疏:「告勑也。」
[五戒]一日誓,用之于軍旅。——《周禮·秋官·士師》

(6) 又如:誓戒(約束警戒);誓民(告戒吏民);誓眾(告誡眾人)

(7) 銘刻;牢記。如:誓肌(刻骨銘心)

詞性變化

shì

〈名詞〉

(1) 指國與國、人與人之間所訂立的誓約;盟約;誓言
張陳背誓。—— 曹植《五帝誅》
周武有孟津之誓。——《左傳·昭公四年》
女子先有誓,老姥豈敢言。——《玉臺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2) 又如:誓令(誓言與命令);誓信(盟約);誓書(盟約);誓章(記載有誓詞的文件);誓要(約盟,盟誓)

(3) 古代告誡將士的言辭。如:《湯哲》、《泰誓》、《秦誓》

shì
〈形容詞〉
謹慎
曲藝皆誓之,以待又語。——《禮記·文王世子》

造詞

誓不罷休 shìbùbàxiū

發誓不達目的決不甘休,表示具有堅定的決心
不達目的誓不罷休

誓詞 shìcí

起誓的言詞,誓言
入黨誓詞

誓師 shìshī

(1)出征前統帥向戰士宣布作戰意義,表示決心
(武王)躬擐甲胄,以伐無道而討不義,誓師牧野,以踐天子之位。——《淮南子·要略》
(2)泛指群眾集會莊嚴地表示決心
誓師大會

誓死 shìsǐ

立下誓愿,表示至死不變
闖王明白大家都誓死跟隨他到鄖陽山中,深深感動。——姚雪垠《李自成》

誓死不二 shìsǐbù'èr

立志至死不生二心。形容意志堅定專一

誓死不屈 shìsǐbùqū

寧死都不屈服,形容很有氣節

誓同生死 shìtóngshēngsǐ

立志同生共死。形容十分密切,不可拆散

誓愿 shìyuàn

立誓時表示的心愿

誓約 shìyuē

宣誓時訂下的必須遵守的條文
忠于誓約

說文解字

【卷三】【言部】

約束也。從言折聲。時制切

同音字

最近查詢漢字

按讀音檢索漢字

按部首檢索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