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字意思和解釋
貌
基本字義解釋
● 貌
◎ 面容:面貌。容貌。貌相。以貌取人。
◎ 外表的樣子:禮貌。貌合神離。道貌岸然。
◎ 外觀:全貌。
◎ 古書注解里表示狀態、樣子,如「飛貌」指飛的樣子。
◎ 描繪,畫像:「命工貌妃于別殿」。
英文翻譯
countenance, appearance
詳細字義解釋
◎ 貌 皃
〈名詞〉
(1) (形聲。從豹省,皃(
)聲。本作「皃」,從「人白」,象人面形。兒,古文「人」字。本義:面容,相貌,容貌)(2) 同本義(外在的儀表,生就的形象)
皃,頌儀也。——《說文》。按,面之神氣曰頌,面之形狀曰皃。
夫皃情之華也。——《國語·晉語》
貌思恭。——《論語》。皇疏:「動容謂之皃。」
貌聳神溢。——唐·李朝威《柳毅傳》
人之貌有與也。——《莊子·養生主》
子產蹴然改容更貌。——《莊子·德充符》
貌甚寢。——明·魏禧《大鐵椎傳》
(3) 又如:貌團團(形容面容姣圓、豐潤的樣子);貌侵(容貌丑陋);貌妍(容貌美麗);貌寢(相貌丑陋、消瘦);貌狀(外貌;形象);貌容(容貌);貌色(容貌);貌肖(形貌相似)
(4) 外表的形象,外觀
貌恭而心不服。——唐·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5) 又如:貌為風厲(表面上做出嚴厲的樣子);全貌(事物的全部情況;全部面貌);貌似(面貌相似。或指事物外表相似而內在不同)
(6) 神態,面部神情
貌若男子所以恭敬,婦人之所以姣好也。——《說苑·脩文》
貌若甚戚者。——唐·柳宗元《捕蛇者說》
(7) 又如:貌禪(面部表情如僧徒入神。形容入神的樣子)
(8) 通「緢」。細微的絲
簡孚有眾,惟貌有稽。——《書·呂刑》。《說文》引作「帷緢。」
詞性變化
◎ 貌
〈副詞〉
(1) 表面上
北雖貌敬,實則憤怒。——宋· 文天祥《<指南錄>后序》
(2) 又如:貌受(表面上接受);貌是情非(表面做的與心里想的完全兩樣);貌離神合(表面上不同而實質上一致);貌合神離(表面上關系很親密而實際上懷有二心。同貌合心離);貌敬(容貌恭敬)
造詞
◎ 貌不驚人
指相貌平常,沒有什么引人注意的地方
◎ 貌合神離
表面上很親密而實際上懷有二心
◎ 貌似
表面上很像;外表像
康熙字典
【酉集中】【豸字部】貌 ·康熙筆畫:14 ·部外筆畫:7
〔古文〕【廣韻】莫敎切【集韻】【韻會】【正韻】眉敎切,音。【說文】皃,頌儀也。從人,白面,象人面形。籀文從豹,省作貌。【書洪範】五事,一曰貌。【疏】貌是容儀,舉身之大名也。 又【禮郊特牲】委貌,周道也。【註】或謂委貌爲冠。【後漢輿服志】委貌以皁絹爲之。又【史記游俠傳贊】諺曰:人貌榮名,豈有旣乎。【註】榮名飾表稱譽無極也。 又姓。【正字通】《戰國策》:齊有貌辨。 又【五音集韻】莫角切,音瞀。【正韻】描畫人物類其狀曰貌。【唐書后妃傳】命工貌妃於別殿。 又與邈同。遠也。【韓愈月蝕詩】完完上天東。【考異】完完,諸本作貌貌。 【集韻】或作。
說文解字
【卷八】【皃部】皃
頌儀也。從人,白象人面形。凡皃之屬皆從皃。,皃或從頁,豹省聲。貌,籒文皃從豹省。莫教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