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逃字意思和解釋

基本字義解釋

táo ㄊㄠˊ

◎ 為躲避不利于自己的環境或事物而離開:跑。敵。匿。遁。逸。

◎ 躲開不愿意或不敢接觸的事物:避。難(nàn )。匯。稅。世(避世)。

同義字、反義字

英文翻譯

escape, flee; abscond, dodge

詳細字義解釋

táo

〈動詞〉

(1) (形聲。從辵( chuò),兆聲。本義:逃走,逃跑)

(2) 同本義
逃,亡也。——《說文》
許由逃之。——《莊子·外物》
恒侯體痛,使人索扁鵲,已逃秦矣。——《韓非子·喻老》
處于逃。——《韓非子·內儲說上》
逃未及遠。——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
脫身以逃。——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3) 又如:逃閃(逃跑藏匿);逃越(逃走);逃生子(逃妾所生之子);逃犯(逃跑的犯人);逃軍(軍隊主將拋下軍隊獨自逃走;逃兵)

(4) 逃避,回避
少則能逃之。——《孫子·謀攻》
今我逃楚,楚必驕,驕則可與戰矣。——《左傳·襄公十年》
無所逃于天地間。——清·黃宗羲《原君》

(5) 又如:逃稅(逃避納稅);逃會;逃債;逃學;逃刑(逃避刑責)

(6) 藏,隱匿。如:逃祿(隱居不仕);逃世(避世。隱居不仕);逃形(藏身);逃身(逃命;藏身);逃官(隱居不仕);逃山(隱居)

(7) 離開
罷鋤用又廢,戀鄉不忍逃。——唐·司馬札《鋤草怨》

(8) 又如:逃席(宴會中途不辭而去);逃徙(離鄉逃奔他處居住);逃酒(逃避飲酒,離席先去);逃伍(充軍者逃離部伍)

(9) 叛,離,由于關系破裂而脫離
醉中往往愛逃禪。——杜甫《飲中八仙歌》

(10) 又如:逃禪(違背佛教戒律);逃墨(離棄墨子的學說)

造詞

逃奔 táobèn

逃走

逃避 táobì

逃走避開;躲開不愿意或不敢接觸的事物
逃避追蹤者

逃兵 táobīng

(1)
(2)擅自逃離部隊的兵士
(3)因怕困難而擅離職守的人

逃竄 táocuàn

逃跑流竄;潰散奔逃

逃遁 táodùn

逃跑;隱藏躲避起來
逃遁的散兵

逃犯 táofàn

(1)逃跑的犯人
(2)在逃犯(在逃的人犯)的俗稱

逃荒 táohuāng

因災荒而流落他鄉去謀生

逃匯 táohuì

違反國家外匯管理規定,把應售給國家的外匯私自存放國外、轉讓或買賣的活動

逃離 táolí

(1)從…逃離
搶劫后逃離農村
(2)側重于秘密逃走撤退,尤其在暗中還干了犯罪的行為
他帶著他的衣物悄悄逃離那個學院,躲在一處偏僻的農舍里

逃命 táomìng

為保住性命而逃離危險境地

逃難 táonàn

(1)為免受災禍苦難而逃亡在外
(2)難民逃跑

逃匿 táonì

逃跑躲藏

逃跑 táopǎo

為躲避對自己不利的環境或事物而逃離
棄槍逃跑

逃散 táosàn

奔逃流散

逃生 táoshēng

逃出險境,以求生存
霍克伯里河及其支流全部泛濫,災情那么嚴重,農民們不得不趕快逃生
死里逃生

逃世 táoshì

逃離現實生活,離開塵世

更多造詞

康熙字典

【酉集下】【辵字部】逃 ·康熙筆畫:13 ·部外筆畫:6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徒刀切,音陶。【說文】亡也。【書·牧誓】乃惟四方,多罪逋逃。【註】謂有罪逃亡之人也。 又【廣韻】避也,去也。【史記·吳世家】季札讓逃去。【註】謂讓位而逃也。【後漢·謝該傳】良才抱璞而逃,所謂往而不返者也。 又通作跳。逸去也。【史記·高祖紀】項羽圍成臯,漢王跳。【註】跳,音逃。【前漢·燕王澤傳】跳驅至長安。 又葉田黎切,音題。【劉歆·列女贊】衞君不聽,後果遁逃。許不能救,女作載馳。 《集韻》逃,俗作迯,非是。,古文造。

考證:〔【史記·高帝紀】項羽圍成臯,漢王跳。〕 謹照原文高帝改高祖。〔【前漢·劉澤傳】跳驅至長安。【註】跳,音逃。〕 謹照原文劉澤改燕王澤。註跳音逃語見史記不在漢書,今移於上文漢王跳之下。〔【說文】逃,一作。俗作迯。〕 謹按說文無此語。今照集韻改爲集韻逃,俗作迯,非是。

說文解字

【卷二】【辵部】

亾也。從辵兆聲。徒刀切〖注〗,古文逃。

同音字

最近查詢漢字

按讀音檢索漢字

按部首檢索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