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避字意思和解釋

基本字義解釋

bì ㄅㄧˋ

◎ 躲,設法躲開:雨。暑。世。諱。回重就輕。世絕俗。

◎ 防止:免。孕。嫌。雷針。

同義字、反義字

英文翻譯

avoid; turn aside; escape; hide

詳細字義解釋

〈動詞〉

(1) (形聲。從辵( chuò),辟聲。本義:躲開,回避)

(2) 同本義
避,回也。——《說文》
避,去也。——《蒼頡篇》
無乃實有所避。——《國語·周語》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晉·陶淵明《桃花源記》
有書生避雨檐下。——清·周容《芋老人傳》

(3) 又如:避風雨;避秦(秦時苛政擾民,人民紛紛逃避而隱居);避言(言語謹慎,避免說錯話);避宅(到處躲藏,不住在家里)

(4) 離去
左右攘辟。——《禮記·曲禮》。注:「疏遠也。」
桓公避席再拜。——《呂氏春秋·直諫》。注:「下席也。」

(5) 又如:避地(離去,遷居他處以避禍。或指隱遁);避趨(離開與接近);避境(避離某地,不入其境)

(6) 遜讓如:避讓(謙讓;辭讓);避賢(讓賢);避榮(辭讓榮華);避路(讓路)

(7) 隱藏
避吾親。——《史記·袁盎晁錯傳》。索隱:「隱也。」
潛避兩炮臺中。——《廣州軍務記》

(8) 又如:避跡(隱匿);避風頭(見形勢不利就躲起來)

造詞

避而不談 bì’érbùtán

(1)常指狡猾地、不采用正面拒絕的辦法回避
這件麻煩事早就看出來了,但道德學家往往避而不談或者把它加以縮小
(2)有意識地回避問題
確實,有些牧師和教師都避而不談生活的現實

避風 bìfēng

(1)離開刮風處或遮擋住以避免風吹
(2)離開或躲藏,以避免在是非之地受到注意或糾纏
到鄉下來避避風

避風港 bìfēnggǎng

(1)一種無裝卸設備的港口,其唯一目的是在暴風雨時使船只得到掩護
(2)一塊可以躲避危險的地方
前幾天他又住院了。這一次他是把醫院當作避風港,躲過大家對他的指責

避風頭 bì fēngtou

(1)
(2)避風
(3)也比喻躲過重大變故中矛盾沖突最激烈的時候

避光 bìguāng

(1)喜陰的或在陰處茁壯生長
(2)表現負趨光性

避諱 bìhui

(1)忌諱;由于道德或審美的原因或可能遭到危險而不愿說出或聽到某些會引起不愉快的字眼
由于人們避諱這個討論主題,因此討論會激起了民憤
(2)回避[某事物]
避諱這個問題

避諱 bìhuì

封建君王或尊親為了顯示威嚴,規定人們說話中避免直呼其名或在行文中直寫其名,而以別的字相代替

避禍就福 bìhuò-jiùfú

避開兇險,趨向幸福
或示形象,倚托物類,使人思惟,自解意趣,吉兇善惡,了然知之,避禍就福,所向諧也。——《云笈七簽》

避忌 bìjì

回避;有所顧忌而避開

避開 bìkāi

(1)躲開,不接觸
他有意避開她
(2)擺脫,不受困擾
他暫時避開了縈懷在他頭腦中的沉重的心事

避坑落井 bìkēng-luòjǐng

避開了坑,又掉進了井。比喻躲過了禍,又遇到了害

避雷器 bìléiqì

一種保護電器設備等免受雷擊損害的裝置

避雷線 bìléixiàn

一種為防止架空輸電線路的導線受到雷擊而架設的線路

避雷針 bìléizhēn

一種保護建筑物及屋外電氣設備免受雷擊的裝置

避免 bìmiǎn

使不發生
避免重犯錯誤

避難 bìnàn

(1)逃離戰爭或動亂不安的地方
(2)尋求庇護所

更多造詞

康熙字典

【酉集下】【辵字部】避 ·康熙筆畫:20 ·部外筆畫:13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毗義切,音鼻。【玉篇】迴避也。【史記·藺相如傳】望見廉頗,引車避匿。【前漢·王吉傳】敘:避而入商雒深山。【後漢·郅惲傳】避地敎授。【註】隱遁也。 又【正韻】通作辟。【論語】辟世、辟地、辟言、辟色,俱作辟。

說文解字

【卷二】【辵部】

回也。從辵辟聲。毗義切

同音字

最近查詢漢字

按讀音檢索漢字

按部首檢索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