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字意思和解釋
附
基本字義解釋
● 附
◎ 另外加上,隨帶著:附體。附件。附帶(a.另外有所補充的;b.非主要的)。附庸。附會(a.把不相關連的事勉強拉到一起,如「牽強附會」;b.組織文章、布局謀篇、命意修辭等創作活動,如「精思附會,十年乃成」)。附贅懸疣。
◎ 同意,贊同:隨聲附和。附議。
◎ 捎帶:「一男附書至」。
◎ 靠近:附近。附耳低言。
◎ 依從:依附。歸附。趨炎附勢。
英文翻譯
adhere to, append; rely on near to
詳細字義解釋
◎ 附 坿
〈動詞〉
(1) (形聲。從阜,付聲。從「阜」(
),表示與地形地勢的高低上下有關。( )本義:小土丘。《說文》:「附婁,小土山也。」)(2) 沾著,附著
如涂涂附。——《詩·小雅·角弓》
是故涂不附。——《考工記·輪人》
丈人附耳謂先生曰:「有匕首否?」——馬中錫《中山狼傳》
(3) 又如:附纏(附著,糾纏住);附離(附著)
(4) 依傍;依附
附于諸侯,曰附庸。——《禮記·王制》
勝所以自附為婚姻者,以公子之高義,為能急人之困。——《史記·魏公子列傳》
齊人勿附于秦。——宋·蘇洵《六國論》
(5) 又如:附勢;附籍天潢(依附皇室);附郭(近城的地方;郊外);附納(依附交結);附順(依附順從);附權(依附權貴)
(6) 附帶。如:附項(附帶的事項);附記(附帶記述);附呈(附帶送上);附款(文件中的附帶條款或款項);附答(附帶)
(7) 歸附
荊州之民附操者逼兵勢耳。——《資治通鑒》
懷敵附遠,何招而不至?——《漢書·食貨志》引漢·賈誼《論積貯疏》
(8) 又如:附眾(使眾人歸附);附款(歸附款服);附化(歸化);附就(俯就,屈己從人);附悅(順從悅服)
(9) 附會。如:附甲(在他人的奏議上簽名以示附議);附合(附會);附訛(附會訛謬)
(10) 佩帶
西門豹急,佩韋以自緩;董安于緩,帶弦以自促。急之與緩,俱失中和,然而韋弦附身,成為完具之人。——《論衡》
(11) 靠近
燕不用而耳不附。——《韓非子·用人》
其附于刑者,歸于土。——《周禮·大司徒》
(12) 又如:附火(靠近火取暖)
(13) 增益
刻死而附生謂之墨,刻生而附死謂之惑。——《荀子·禮論》。注:「附,增益也。」
(14) 如:附益(增益,增加);附說(增加解說)
(15) 搭乘[船]。如:附搭(搭乘);附舟(搭船)
(16) 捎帶;寄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唐·杜甫《石壕吏》
(17) 通「撫」(
昭公之弟商人以桓公死爭立而不得,陰交賢士,附愛百姓。——《史記·齊世家》
詞性變化
◎ 附
〈名詞〉
(1) 樹木外表的粗皮
(2) 中草藥「附子」的簡稱
(3) 通「腑」。臟腑
臣幸得托肺附。——《漢書·楚元王傳》
(4) 姓
造詞
◎ 附帶
趁便
附帶說一下
◎ 附帶
非主要的
附帶勞動
◎ 附點
緊接音符或休止符號后面的點。表示其拍數延長1/2
◎ 附耳
貼近耳朵
附耳私語
遂與諸將附耳低言,如此如此。——《三國演義》
◎ 附和
隨著別人說或做
點頭附和
◎ 附會
把不相關的事說成有關;把沒有某種意義的事說成有某種意義
◎ 附驥
蚊蠅叮附馬尾而遠行,比喻攀附權貴而成名。也說「附驥尾」
◎ 附驥尾
附在千里馬的尾巴上。比喻仰仗他人而成名。一般用作謙詞
附驥尾則涉千里,攀鴻翮則翔四海。——王褒《四子講德淪》
◎ 附加
額外加上
書后附加十個附錄
◎ 附加
額外的
附加稅
◎ 附近
(1)靠近,離某地不遠的
(2)指附近的地方
炸彈落在建筑物附近
◎ 附錄
附在書刊正文后面的有關文章或資料
這些附錄占六頁篇幅
◎ 附設
附帶設置
這個工廠附設了一個俱樂部
◎ 附屬
由某機構所設并受其管轄的單位
附屬工廠
◎ 附屬國
主權、經濟等各方面從屬于強國控制之下的國家
◎ 附圖
(1)文內插圖
(2)見「插圖」
說文解字
【卷十四】【部】附
附,小土山也。從付聲。《春秋傳》曰:「附無松栢。」符又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