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字意思和解釋
震
基本字義解釋
● 震
◎ 疾雷(霹靂)使物體振動:「震夷伯之廟」。震霆。
◎ 雷:「燁燁震電。」
◎ 巨大的力等使物體劇烈顫動:震撼。震蕩。震顫。震響。震動。聲震遐邇。
◎ 迅速或劇烈地顫動:地震。身子不由得一震。
◎ 特指「地震」:震災。震源。震中。震級。震情。防震。抗震。余震。
◎ 〔震旦〕佛教經籍中的譯名,指中國。
◎ 驚恐或情緒過分激動:震驚。震怒。震駭。震懾。
英文翻譯
shake, quake, tremor; excite
詳細字義解釋
◎ 震
〈名詞〉
(1) (形聲。從雨,辰聲。雷、雨常常并作,故從雨。本義:雷,疾雷)
(2) 同本義
震,劈歷振物者。——《說文》
三月癸酉,大雨震電。——《春秋》。孔穎達疏:「何休云:震,雷也。電,霆也。」。
(3) 又如:震震(雷、鼓、車、馬等所發出的巨響);震厲(雷聲);震霆(轟雷,響雷);震雷(響雷);震響(震雷似的響聲)
(4) 八卦之一。雷之象
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易·說卦》。
(5) 又如:震宮(東方);震方(震位,震維。東方);震區(東方)
(6) 與天子有關。如:震位(指東宮,即「太子之宮」);震宮(太子所住的宮殿);震業(帝王的事業);震儲(皇儲,太子)
(7) 威勢;威嚴
夫兵戢而時動,動則威,觀則玩,玩則無震。——《國語·周語上》
畏君之震。——《左傳·成公二年》。
(8) 又如:震灼(威勢極盛);震肅(因懾于威勢而肅然)
詞性變化
◎ 震
動
(1) 震動,物體自身動蕩或使物體動蕩
后數日驛至,果地震隴西。——《后漢書·張衡傳》
雷奔電泄,震天動地。——《水經注·河水》
以類天之震曜殺戮也。——《漢書·刑法志》
震驚朕師。——《書·舜典》
余威震于殊俗。——漢· 賈誼《過秦論》
內地為之震。——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2) 又如:震掉(顫動);震域(地震波及的范圍);震裂(物體因受震動而裂開);震主之威(指人威勢極為盛大,使君王畏忌不安)
(3) 震驚;驚懼;使驚懼
愿承閑而自察兮,心震悼而不敢。——《楚辭·九章·抽思》
簿者數內大使以震其君。——《韓非子·八奸》
權以示群下,莫不響震失色。——《資治通鑒》。
(4) 又如:震汗(因驚懼而顫抖出汗);震怖(驚恐);震悸(驚怖恐懼);震懾(震懼。形容極害怕)
(5) 心動;激動
若聽樂而震,觀美而眩,患莫甚焉。——《國語·周語下》。
(6) 又如:震憐(動情憐恤)
(7) 振興;振奮
莫不震疊。——《詩·周頌·時邁》
滯久而不震,生乃不殖。——《國語》。
(8) 又如:震奮(振作奮發);震發(奮發,奮起);震激(振作激發)
(9) 怒
震于廷。——《太玄·釋》。范望注:「震,怒也。」。
(10) 又如:震恚(大怒,盛怒);震撲(怒而攻打);震憤(大怒)
(11) 地震
八月丁酉,南宮極震。——《左傳·昭公二十三年》
震之所在。(地震所在的方位。)——《后漢書·張衡傳》。
(12) 又如:震中;震波;震級
造詞
◎ 震波
因震源的震動力所形成的力學波
◎ 震旦
古代印度人稱中國
諾矩羅居震旦東南大海際雁蕩山芙蓉峰龍湫。——宋·沈括《夢溪筆談》
◎ 震蕩
(1)震動
雷聲震蕩著大地
(2)處于動蕩狀態
震蕩不寧
◎ 震動
(1)顫動
每次爆炸都受到猛烈的震動
(2)使顫動
哭聲震動天地。——明·張溥《五人墓碑記》
(3)使人心里不平靜
消息震動了全國
◎ 震耳
聲音高得或尖得令人難受
一聲震耳的號聲
◎ 震耳欲聾
形容聲音大到快要把耳朵震聾了的程度
震耳欲聾的鞭炮聲
◎ 震古爍今
形容成果輝煌或業績宏偉,遠遠超過古人,顯耀當代
◎ 震駭
(1)震動
海內震駭
(2)震驚
人們被惡性搶劫案震駭了
◎ 震撼
(1)指心理受到強烈沖擊;憾動
自然科學上的發現震撼了歐洲人的普遍心理
(2)使猛烈震動
炮兵部分演習的時候寂靜的農村被大炮的隆隆聲所震撼
◎ 震惶
震驚而惶恐
百獸震惶。——清·梁啟超《飲冰室合集·文集》
◎ 震級
表示一次地震大小的指標。是根據地震儀器記錄推算出來的
◎ 震驚
(1)令人震動而驚異
震驚中外
(2)震撼驚駭
局外人尤為震驚
◎ 震覺
通常指對物理震動的知覺
◎ 震例
發生地震的例證
◎ 震栗
恐懼戰抖
全身震栗;驚恐戰栗
◎ 震怒
非常憤怒;盛怒
這消息使他震怒
說文解字
【卷十一】【雨部】震
劈歴,振物者。從雨辰聲。《春秋傳》曰:「震夷伯之廟。」 ,籒文震。章刃切〖注〗臣鉉等曰:今俗別作霹靂,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