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鞭字意思和解釋

基本字義解釋

biān ㄅㄧㄢˉ

◎ 驅使牲畜的用具,柔軟像繩子:桿。長莫及。

◎ 用鞭子抽打:打。撲。責。策。

◎ 形狀細長類似鞭子的東西:教

◎ 一種古代兵器,鐵制有節,無鋒刃:鋼。竹節

◎ 編連成串的爆竹:炮。小

英文翻譯

whip; whip; string of firecrackers

詳細字義解釋

biān

〈名詞〉

(1) (形聲。從革,便聲。本義:皮制的馬鞭)

(2) 同本義泛指鞭子
鞭,驅也。——《說文》
其左執鞭弭。——《國語·晉語》
雖鞭之長,不及馬腹。——《左傳·宣公十五年》
北市買長鞭。——《樂府詩集·木蘭詩》
駿馬不勞鞭。——唐·李白《贈友人》

(3) 又如:鞭影(馬鞭的影子。后以比喻警戒策勉);鞭鐙(馬鞭與馬鐙);鞭弭(馬鞭和弓)

(4) 竹根
新鞭暗入庭,初長兩三莖。——張蠙《新竹》

(5) 又如:鞭筍(植物名。指竹子的根莖生長于地下);鞭茁(初生的鞭筍)

(6) 形狀細長類似鞭子的東西。如:教鞭

(7) 古代一種兵器。如:三棱鞭;鋼鞭;九節鞭

詞性變化

biān

〈動詞〉

(1) 打馬。泛指鞭打
使造父操右革而鞭笞之。——《韓非子·外儲說右下》

(2) 又如:鞭牛(鞭打春牛以示迎春);鞭石(用鞭擊石);鞭草(以鞭擊草);鞭楚(用黃荊木條鞭打人)

(3) 古刑名。鞭笞罪人的刑罰
乃掘楚平王墓,出其尸,鞭之三百,然后曰。——《史記·伍子胥列傳》

(4) 又如:鞭尸(以鞭抽打尸體。指嚴厲責罰已死的罪人);鞭墓(即鞭尸);鞭刑(古時用鞭子抽打犯人的刑法)

造詞

鞭策 biāncè

(1)馬鞭子,也指用鞭子趕馬
前有銜轡(駕馭牲口用的嚼子和韁繩)之制(控制),后有鞭策之威。——《荀子·性惡》
(2)比喻督促
愿更加鞭策,以成遠大。——明·歸有光《示廟中諸生》

鞭笞 biānchī

用鞭子抽打
執敲撲而鞭笞天下。——漢·賈誼《過秦論》

鞭春 biānchūn

[口]∶鞭打春牛以示迎春(舊時府、縣官在立春前一天迎接用泥土做的春牛,放在衙門前,立春日用紅綠鞭抽打,因此俗稱立春為打春)。也稱「打春」

鞭打 biāndǎ

用鞭子抽打

鞭打快牛 biāndǎ-kuàiniú

越是走得快的牛,越是用鞭子打它,讓它走得更快。比喻賞罰不明,獎懶罰勤

鞭痕 biānhén

鞭子抽打留下的痕跡

鞭炮 biānpào

(1)爆竹
(2)指成串的小宮竹

鞭辟入里 biānpì-rùlǐ

原指學習要切實。現常用來形容言論或文章說理透徹、深刻。也說「鞭辟近里」(里頭)

鞭撻 biāntà

鞭打;驅使
受到他那種特有的決心的鞭撻

鞭責 biānzé

用鞭子抽打并責備詢問

鞭長莫及 biāncháng-mòjí

(1)本意為馬鞭雖長,但打不到馬肚子上。喻雖有力,力量亦達不到
雖鞭之長,不及馬腹。——《左傳·宣公十五年》
(2)后用以喻力不能及。亦作「鞭不及腹」

鞭子 biānzi

通常由一個柄和鞭繩構成靈活運動的軟桿,一種用來抽打的工具

康熙字典

【戌集中】【革字部】鞭 ·康熙筆畫:18 ·部外筆畫:9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連切,音編。【說文】本作。驅也。【玉篇】笞也。馬箠也。【書·舜典】鞭作官。【傳】以鞭爲治官之。【左傳·僖二十三年】左執鞭弭,右屬櫜鞬。【禮·曲禮】乗路馬,必朝服載鞭策,不敢授綏。【周禮·地官·司市】凡市入,則胥執鞭度守門。【史記·三皇紀】以赤鞭鞭草木。

考證:〔【周禮·地官·司市】凡市入,則胥吏執鞭度守門。〕 謹照原文省吏字。

說文解字

【卷三】【革部】

驅也。從革聲。,古文。卑連切

同音字

最近查詢漢字

按讀音檢索漢字

按部首檢索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