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字意思和解釋
韋
基本字義解釋
● 韋(韋)
◎ 經去毛加工制成的柔皮:韋編三絕(喻讀書刻苦)。
◎ 〔韋伯〕磁通量實用單位,一韋伯等于108麥克斯韋。
◎ 姓。
英文翻譯
tanned leather; surname; simplified form of KangXi radical number 178
詳細字義解釋
◎ 韋 韋
〈動詞〉
(形聲。從舛( ),舛像兩腳相對形。意為違背。囗聲。韋是違的初字。本義:違背) 同本義
韋,相背也。……經傳多以違為之。——《說文》
五音六律,依韋響昭。——《漢書·禮樂志》
詞性變化
◎ 韋 韋
〈名>
(1) 熟皮,去毛熟治的皮革
獸皮之韋可以束枉。戾相違背,故借以為皮韋。按,熟曰韋,生曰革。——朱駿聲《說文通訓定聲》
韋,柔皮也。——《字林》
凡兵事韋弁服。——《周禮·司服》
韋藩木楗以過于朝。——《國語·晉語》。注:「韋藩,韋蔽前后。」
乘韋先牛十二。——《左傳·僖公三十二年》
(2) 又如:韋弁(古冠名。皮帽);韋柔(性格軟弱);韋帶(以韋皮為帶,無飾,古代未仕者之服飾);韋裳(熟皮制的衣裳)
(3) 皮繩
無待韋弦。——《王文憲集序》。注:「韋,皮繩也。」
(4) 又如:韋布(韋帶布衣;借指普通百姓);韋弦(皮繩和弓弦。前者柔韌,后者堅直,比喻緩急。也比喻箴規,矯治);韋編(古代用竹簡寫書,然后用韋皮編聯起來,稱為韋編。后世用為一般古籍的代稱)
(5) 計算圓周的量詞。通「圍」
是日大風,拔甘泉畤中大木十韋以上。——《漢書·成帝紀》
(6) 古國名,豕韋的簡稱。春秋時衛地。故址在今河南省滑縣境內
韋顧既伐, 昆吾夏桀。——《詩·商頌·長發》
(7) 姓。如:韋蘇州之淡雅(指唐代詩人韋應物,他曾任蘇州刺史,故稱。他的詩,風格恬淡自然);韋馱(佛教守護之一);韋馱尊天(印度婆羅門所侍奉的天神)
(8) 韋伯的簡稱
造詞
◎ 韋編三絕
據《史記·孔子世家》記載,孔子晚年喜讀《周易》,常常翻閱,愛不釋手,以致連穿連《周易》竹簡的皮條也斷了數次。形容好學不倦,勤奮用功
康熙字典
【戌集中】【韋字部】韋
〔古文〕【唐韻】宇非切【集韻】【韻會】于非切,音幃。【說文】相背也。從舛口聲。獸皮之韋,可以束枉戾相韋背,故借以爲皮韋。【廣韻】柔皮。【左傳·僖三十三年】以乗韋先。【疏】乗韋,四韋也。【周禮·春官·司服】凡兵事,韋弁服。【儀禮·聘禮】君使卿韋弁。【註】韋弁,韎韋之弁。【史記·孔子世家】讀易,韋編三絕。【楚辭·卜居】將突梯滑稽,如脂如韋,以挈盈乎。 又【前漢·郊祀歌】依韋響昭。【註】師古曰:依韋諧和,不相乖離也。 又國名。【詩·商頌】韋顧旣伐。【箋】韋,豕韋,彭姓也。【左傳·襄二十四年】在商爲豕韋氏。【註】豕韋,國名。【一統志】直隷大名府滑縣,古豕韋氏之國。 又豨韋氏,古帝王號。【莊子·外物篇】以豨韋氏之流觀今之世。 又不韋,縣名,屬益州郡,見【前漢·地理志】。 又姓。【姓苑】出自顓頊大彭之後,夏封于豕韋,以國爲氏。 又通圍。【前漢·成帝紀】大風拔甘泉畤中,大木十韋以上。【註】師古曰:韋,與圍同。 又【集韻】胡隈切,音徊。本作回。詳囗部回字註。
說文解字
【卷五】【韋部】韋
相背也。從舛囗聲。獸皮之韋,可以束枉戾相韋背,故借以爲皮韋。凡韋之屬皆從韋。,古文韋。宇非切〖注〗、,亦古文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