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中文青年中文

食字意思和解釋

基本字義解釋

shí ㄕˊ

◎ 吃:肉。欲。

◎ 吃的東西:品。糧。零。豐衣足

◎ 俸祿:「君子謀道不謀」。

◎ 日月虧缺或完全不見的現象:日。月

sì ㄙˋ

◎ 拿東西給人吃:母(乳母)。

yì ㄧˋ

◎ 用于人名:酈其()(中國漢代人)。

英文翻譯

eat; meal; food; KangXi radical number 184

詳細字義解釋

shí

〈名詞〉

(1) (會意。從饣皂,饣聲。本義:飯,飯食)

(2) 同本義
食,饣米也。——《說文》。按,六谷之飯曰食。
掌王之食飲。——《周禮·膳夫》。注:「飯也。」
治其糧與其食。——《周禮·廩人》。注:「止居曰食。」
共王及后之六食。——《周禮·饌人》。注:「六谷之飯。」
小人有母,皆嘗小人之食矣。——《左傳·隱公元年》
甘其食,美其服。——《老子》
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戰國策·齊策》
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宋·司馬光《訓儉示康》

(3) 又如:食次(酒菜和點心之類;食品);食店(飯店);食壘(一種有幾層屜的食盒);食嗓(食道);食忌(飲食的禁忌);食官(古代掌管飲食的官);食膳(膳食,肴饌);食為民天(飲食是人民最重要之事)

(4) 糧食
籍兵乞食于西周。——《戰國策·西周策》。注:「糧也。」
食太陰在卯穰。——《史記·貨殖列傳》。索隱:「謂谷也。」
食,謂農殖嘉谷,可食之物。——《漢書·食貨志》
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唐·白居易《賣炭翁》
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三國志·諸葛亮傳》

(5) 又如:口中食(吃的糧食);食地(可種糧食的田地)

(6) 食物的通稱
廉者不受嗟來之食。——《樂羊子妻》
野獸在深山里沒有食吃。——魯迅《祝福》

(7) 又如:豬食;雞食;貓食

(8) 食祿,俸祿
君子謀道而不謀食。——《論語·衛靈公》

(9) 食墨亦簡作「食」。龜卜的術語。古代龜卜兆與墨畫重合叫「食墨」,為吉兆
召伯相宅,卜惟洛食。——《文選·張衡·東京賦》

(10) 虧損。后作「蝕」
易腐敗而食之貨勿留。——《史記》

(11) 特指日蝕或月蝕
彼月而食,則維其常。——《詩·小雅·十月之交》
日中則昃,月盈則食。——《易·豐》
三年春王二月,己巳,日有食之。——《左傳·隱公三年經》
是故圣王日食則修德,月食則修刑。——《管子·四時》

基本詞義解釋

〈動詞〉

(1) 拿東西給人吃。后作「飼」
彼留子國,將其來食。——《詩·王風·丘中有麻》。高亨云:「食通飼,給人以食物吃。」
飲之食之,教之誨之。——《詩·小雅·綿蠻》
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戰國策·齊策》
吾業是有年矣,吾賴是以食吾軀。——明· 劉基《賣柑者言》

(2) 又如:食監(監督做飯的官);食養(供給生活用品);食官(管伙食的官);食士(給兵吃飯);食饑息勞(使饑餓者飽肚,使勞累者得到休息)

(3) 使鬼神享受祭品。如:食祭(用酒飯祭祖)

(4) 飼養 ;喂養;供養
自粥于秦客,被褐食牛。——《史記·商君列傳》
謹食之,時而獻焉。——唐· 柳宗元《捕蛇者說》
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唐· 韓愈《雜記》

(5) 又如:食馬(喂馬)

(6) 引申為喂奶。如:食母(乳母);食子(用乳哺育子女)

(7) 宴請
餉食賓射,共其膳羞之牛。——《周禮·地官》

(8) 另見 shí;yì

(1) ——用于人名的字。如漢代的酈食其、審食其

(2) 另見 shí,sì

詞性變化

shí

〈動詞〉

(1) 吃
食舍肉。——《左傳·隱公元年》
長鋏歸來乎,食無魚!——《戰國策·齊策四》
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宋· 蘇洵《六國論》
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孟子·梁惠王上》

(2) 又如:廢寢忘食;以食食( )人;食母;食以草具;吞食;食犬(專供食用的狗);食酒(飲酒);食茶(自己飲用的茶);食息(吃飯休息,泛指休息);食藿懸鶉(形容貧窮困苦);食餼(即「補廩」。生員中的附生遞補為廩生);食獐(吃獐子);食肉寢皮(食其肉而寢處其皮。形容痛恨之極)

(3) 靠著吃飯;賴以為生。引申為依賴、依靠
尊為公侯,食邑萬戶。——《漢書·張安世傳》

(4) 又如:食力(依賴民眾的賦稅生活);食采(受納采地的租稅);食邑(卿大夫的封地。收封地的租稅以供食用,故稱「食邑」,或稱「采邑」);食俸(官吏每月每歲所受的薪俸。又稱「食祿」);食加(靠大夫的田畝增加而生活);食官(靠官府發的糧食而生活);食租衣稅(靠收稅而生活);食職(靠職務所得而生活)

(5) 享受;受
居右,食嘉。——王充《論衡》

(6) 又如:自食其果;食征(享用稅收);食德(享受先人的德澤);食報(受報答或受報應);食俸(享受俸祿)

(7) 墾耕
我死則擇不食之地而葬我焉。——《禮記·檀弓上》

(8) 又如:食力(依靠自己勞力而生活)

(9) 背棄[諾言]
爾無不信,朕不食言。——《書·湯誓》

(10) 又如:食言而肥

(11) 接受,采納
賢圣不能正不食諫諍之君。——《鹽鐵論》

(12) 祭獻,享祀
哭汝既不聞汝言,奠汝又不見汝食。——清· 袁枚《祭妹文》

(13) 又如:食監(官名。漢置。掌管晦時祭祀)

(14) 另見 sì;yì

造詞

食不充饑 shíbùchōngjī

形容艱難貧困,勉強維持生活

食不二味 shíbù'èrwèi

吃飯沒有兩種菜肴。形容飲食儉樸

食不甘味 shíbùgānwèi

吃東西不知滋味,形容有心事煩憂不安或指身體不適
寡人臥不安席,食不甘味。——《戰國策·楚策》

食不裹腹 shíbùguǒfù

果:飽足。吃不飽肚子

食不求甘 shíbùqiúgān

飲食不求甘美。形容生活儉樸

食不暇飽 shíbùxiábǎo

沒空好好吃飯。形容終日操勞忙碌

食不下咽 shíbùxiàyàn

食物在嘴里但咽不下去。形容心中憂煩不安、不思飲食

食道 shídào

食管

食而不化 shí'érbùhuà

吃下去不消化。比喻對所學的知識未能理解,不會運用
然讀書以明理,明理以致用也。食而不化,至昏憒僻謬,貽害無窮。——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六》

食古不化 shígǔ-bùhuà

指學了古代的知識,不善于理解和應用,跟吃了東西不能消化一樣
定欲為古人而食古不化,畫虎不成,刻舟求劍之類也。——清·陳撰《玉兒山房畫外錄》載惲向《題自作畫冊》
我們這位朱老伯一輩子就是誤在這經書上頭,以至到如今,還是食古不化。——《晚清文學叢鈔·中國現在記》

食管 shíguǎn

自咽到胃的管道,長25—30厘米,其外面為纖維膜,中為縱行及環行肌層和由疏松結締組織組成的粘膜下層,內面為粘膜層,其表面襯有未角化的復層鱗狀上皮,并有食管腺開口。亦稱「食道」

食具 shíjù

吃飯的用具,如碗、筷、杯、盤等

食客 shíkè

(1)古代寄食在貴族官僚家里為主人謀劃、奔走的人
士以此方數千里爭往歸之,致食客三千人。——《史記·魏公子列傳》
(2)飲食店的顧客

食糧 shíliáng

指供食用的糧食,也用于比喻某種不可缺少的東西
煤是工業的食糧

食量 shíliàng

攝取食物的能力。亦稱「飯量」

食料 shíliào

帶有食物價值的一種物質,如在加工前或加工后作為食物的原料

更多造詞

說文解字

【卷五】【食部】

一米也。從皀亼聲。或說亼皀也。凡食之屬皆從食。乘力切〖注〗餐、,古文食。,食本字,從皀亼聲。,古文香。

同音字

最近查詢漢字

按讀音檢索漢字

按部首檢索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