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字意思和解釋
骨
基本字義解釋
● 骨
◎ 人和脊惟動物身體里面支持身體保護內臟的堅硬組織:骨頭。骨胳(全身骨頭的總稱)。骨節。骨肉(a.指最親近的有血統關系的人,亦稱「骨血」;b.喻緊密相連,不可分割的關系)。骨干( )。
◎ 像骨的東西(指支撐物體的骨架):傘骨。扇骨。
◎ 指文學作品的理論和筆力:骨力(a.雄健的筆力;b.剛強不屈的氣概)。風骨(古典文藝理論術語,指文章的藝術風格,亦指作品的風神骨髓)。
◎ 指人的品質、氣概:俠骨。骨氣。
● 骨
◎ 〔骨朵兒( )〕尚未開放的花朵。
◎ 〔骨碌〕滾動(「碌」讀輕聲)。
英文翻譯
◎ bone; skeleton; frame, framework
詳細字義解釋
◎ 骨
(1) ——表示聲、形、動作。如:骨都都(形容連續不斷向外冒);骨骨農農(咕咕噥噥;嘀嘀咕咕);骨轆轆(象聲詞。滾動聲)
(2) 另見
基本詞義解釋
◎ 骨
〈名詞〉
(1) (會意。從冎(
小篆象去掉肉的骨形,意思是「剮」。從肉,表示骨與肉相連。「骨」是漢字部首之一,從「骨」的字多與骨頭和人體有關。本義:骨頭)(2) 同本義
骨,肉之覈也。——《說文》
骨者,髓之府。——《素問·脈要精微論》
風生木與骨。——《管子·四時》
馬已死,買其骨五百金。——《戰國策·燕策》
以刀刺骨。——《韓非子·安危》
而額焦爛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盡脫矣。——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3) 骨頭,脊椎動物的骨骼的各個堅硬的部分。解剖學名詞。如:骨空(即骨孔);骨腔;尺骨;肋骨;龍骨(鳥類的胸骨);聽骨;頜骨
(4) 比喻在物體內部支撐的架子。如:鋼骨水泥;船的龍骨;主心骨;骨扇(折扇)
(5) 人的軀干。如:骨相(依人的骨胳與相貌,可推測其窮通禍福之五星);骨骸(形體)
(6) 尸骨,尸首。指死去的人
當時雖觭夢幻想,寧知此為歸骨所耶?——清· 袁枚《祭妹文》
(7) 又如:骨殖;骨朽(死亡已久)
(8) 人的品質、氣概
自是君身有仙骨,世人那得知其故?——唐· 杜甫《送孔巢父發游江東兼呈李白》
(9) 又如:傲骨;媚骨;骨清(超凡脫俗,具有神仙資質);骨格(品德;氣度)
(10) 比喻文學作品的剛健風格
蓬萊文章 建安骨,中間 小謝又清發。—— 唐· 李白《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11) 又如:骨格(詩文的體式和風格);風骨(詩文雄健有力的風格)
(12) 比喻剛毅正直。如:骨直(軀干挺直。比喻剛正強毅);骨鯁之臣(剛正直諫之臣)
(13) 比喻瘦勁的書體
蔡邕書骨氣洞達,爽爽有神。—— 唐· 張彥遠《法書要錄》引 南朝梁· 袁昂《古今書評》
(14) 又如:骨力
(15) 另見
造詞
◎ 骨刺
[醫]∶關節邊緣的骨贅
不鍛練容易長骨刺
◎ 骨董
(1)古器物。即「古董」
(2)瑣碎的事物
公人既無本領,只去理會許多閑骨董,百方措置思索,反以害心。——《朱子類語輯略》
(3)鼓起;撅著
骨董著這張嘴
◎ 骨嘟
也作「骨篤」。(嘴)向前突出;撅著
只有秋公骨嘟了嘴,坐在一邊。——明·馮夢龍《醒世恒言》
◎ 骨朵
像長棍一樣的古代兵器,用鐵或硬木制成,頂端瓜形
兩邊皆禁衛排立,錦袍,幞頭,簪賜花,執骨朵子。——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元宵》
◎ 骨朵兒
[口]∶未開放的花朵
這叫童子面,花期遲,剛打骨朵。——《茶花賦》
◎ 骨肥厚
骨組織(尤其顱骨組織)的過度形成
◎ 骨干
(1)某事物的主要部分、主要支柱或最實質性的成分或部分
服裝商已被描繪成為中產階級的骨干
(2)核心,中心,精髓部分
◎ 骨骼
(1)
(2)人或其他脊椎動物的骨架,泛指保護內部器官、支撐軟組織的骨架或多少有些軟骨性的架子
(3)非脊椎動物體的類似骨骼的結構(如海綿針骨的網狀組織、軟體動物殼或節肢動物的幾丁質或部分含鈣的外殼)
◎ 骨鯁
(1)魚骨頭
骨鯁在喉
(2)比喻個性正直、剛健
彼項王骨鯁之臣,亞父鐘離昧龍且周殷之屬,不過數人耳。——《史記·陳丞相世家》
◎ 骨鯁在喉
魚骨頭卡在喉嚨里,比喻心里有話沒說出來,堵得難受
這些話悶在心里多日了,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
◎ 骨化
形成或轉化成骨
◎ 骨化
(1)
(2)骨的形成過程,在膜狀骨或軟骨的基礎上,首先在中心部有鈣鹽沉著形成骨化點,由此向周圍產生新骨質,外被以骨膜,新產生的骨質不斷破壞原來的類骨質,形成髓腔并逐漸改變外形
(3)轉變成硬骨質的狀況
◎ 骨灰
人體經火葬或分解后的殘余
骨灰盒
骨灰堂
◎ 骨灰盒
存放尸體火化后骨灰的盒子
◎ 骨架
(1)用作支持某物(如文學作品或有機體的一部分)的結構、基礎或輪廓的支架
這部小說的骨架已經搭好
(2)
(3)高大建筑用以支撐外部墻壁并把負荷和應力分散到基礎之上的鋼架或混凝土支架
(4)動植物(或動植物某部位的)支撐性、保護性架子或結構
◎ 骨節
(1)骨骼
(2)骨骼的一個節,相骨相接之處
康熙字典
【亥集上】【骨字部】骨 ·康熙筆畫:10 ·部外筆畫:0
【唐韻】【韻會】古忽切【集韻】吉忽切,音汨。【說文】肉之覈也。【釋名】骨,滑也。骨堅而滑也。【靈樞經】腎主骨,張筋化髓榦,以立身。【周禮·天官·疾醫】以酸養骨。【註】酸木味,木根立地中似骨。【疏】謂似人之骨立肉中者。【列子·天瑞篇】精神者,天之分。骨骸者,地之分。屬天,淸而散。屬地,濁而聚。 又牲骨。【禮·祭統】凡爲俎者,以骨爲主。【儀禮·鄕射禮註】以骨名肉,骨貴也。 又姓。【隋書·骨儀傳】骨儀,京兆長安人。 又【唐書·東夷傳】新羅,其族名第一骨,第二骨,以自別。 又苦骨,苦參別名。又多骨,白荳別名。見【本草綱目】。
說文解字
【卷四】【骨部】
肉之覈也。從冎有肉。凡骨之屬皆從骨。古忽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