鷦字意思和解釋
鷦
基本字義解釋
● 鷦(鷦)
◎ 〔鷦鷯〕鳥,體長約十厘米,背赤褐色,腹灰褐色,尾短,捕食小蟲。亦稱「桃蟲」、「巧婦」。
◎ 〔鷦鶯〕鳥,體長十余厘米,鳴聲似貓叫,食蟲,對農作物有益。
◎ (鷦)
英文翻譯
wren
詳細字義解釋
◎ 鷦 鷦
造詞
◎ 鷦鷯
屬于鷦鷯屬(Napothera)及幾個有關屬的許多種畫眉型的小鳥,尤指一種非常小型的歐洲鷦鷯,身上深褐色,有黑色斑點斑紋,尾短而豎立,善鳴唱
康熙字典
【亥集中】【鳥字部】鷦
【唐韻】卽消切【集韻】【韻會】茲消切,音焦。【說文】鷦,桃蟲也。一名鷦鷯。俗呼黃脰雀,喙銳如錐。【爾雅·釋鳥】桃蟲鷦,其雌艾。【疏】此鷦小鳥,而生鵰鶚者也。【詩·周頌】肇允彼桃蟲,拚飛維鳥。【陸璣疏】今鷦鷯是也。微小於黃雀,其雛化而爲鵰,故俗謂鷦鷯生鵰。【揚子·方言】自關而東,謂之巧雀,或謂之女匠。自關而西,謂之韈雀,或謂之巧女。江東謂之桃蟲。【說苑】鷦鷯巢於葦苕,繫之以髮,取茅秀爲巢,以麻紩之,如刺韈然。○按鷦鷯、鷦、鷯,皆一聲之轉耳。小鳥之巧於爲巢者也。又【廣韻】鷦,南方神鳥。【樂葉圖徵】鷦明狀似鳳皇。一作焦明。【揚子·法言】焦明遴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