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拼音:[si li tao sheng]
成語解釋:從極危險的境地中逃脫,幸免于死。
成語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三折:“半萬賊兵,卷浮云片時掃凈,俺一家兒死里逃生。”
成語繁體:死裏逃生
成語簡拼:slts
常用程度:常用成語
成語簡拼:中性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賓語;指幸免于死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產生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辯形:逃,不能寫作“淘”。
成語辨析:死里逃生和“九死一生”都包含“在危險之中得到生路”;但死里逃生多用于口語之中;一般指在一次危險中逃脫出來;得以活命;而“九死一生”指多次從危險中逃脫出來;語義范圍小;多用于書面語。
近義詞:死中求生 九死一生
反義詞:死路一條
成語造句:今日死里逃生,夫妻再合。 ★明.馮夢龍《警世通言》卷十二
成語英文:escape by a hair's breadth
成語日文:命(いのち)からがらに逃(に)出(だ)す
成語德文:mit knapper Not dem Tod entgehen
成語法文:echapper a la mort
歇后語:漏網之魚;黃鼠狼嘴下溜出的雞
成語謎語:亡命之徒
成語故事:春秋時期,魯國內亂,大權由季孫氏、孟孫氏及叔孫氏三家輪流控制,其中季氏勢力最大,無視魯君的存在,季府的總管陽虎見孱弱的季恒子好欺,讓公山弗擾暗中在蒲圍布置謀殺季恒子。季恒子發現情況異常,借口上廁所而死里逃生